APP下载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素养在必修教材中的落实

2019-09-10高娟娟

安徽教育科研 2019年1期
关键词:学生主体地位生活化课堂学科素养

高娟娟

摘要:新课改进入深水区,学科素养成为教学新的风向标。本文从教育部确立的学科素养出发,希望准确理解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的内涵及要求,并结合教学实际,从梳理教材逻辑结构、彰显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设计、设置生活化课堂活动等角度阐释学科素养在高中必修课本中的落实。

关键词:学科素养  教材逻辑结构  学生主体地位  生活化课堂

引言

新课改形势下,教师要准确把握新课改的方向,明确学科素养的重要性及内涵,结合学科具体内容,研究学科素养在教材中、课堂上、活动中和作业中的落实。

思想政治学科包含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四个学科核心素养。这四个学科核心素养不是政治学、法学、经济学、哲学等学科素养的组装,而是在内涵上相互交融、在逻辑上相互依存,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在这四个学科核心素养中,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是思想政治学科最根本的任务。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就是要培养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真挚情感和理性认同,使学生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其他素养的内在灵魂和共同标识。科学精神既指自然科学学习中应体现的求真务实思想,也指坚持真理、尊重规律、实事求是等,思想政治学科培养科学精神,就是使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国家发展和人类文明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这是培养其他素养的基本条件。法治意识是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内容,思想政治学科培养法治意识,就是要使学生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自觉参加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是其他素养的必要前提或必然要求。公共参与体现人民当家做主的责任担当,思想政治学科培养公共参与,就是要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使学生乐于为人民服务,积极行使政治权利、履行义务,是其他素养的行为表现。

学科素养是贯穿于具体教学的魂,也是教学的落脚点和归宿。准确把握和理解学科素养的内涵固然重要,但是如何把学科素养彰显在课堂中,融入教师和学生的意识中,达到政治学科的育人目的,是一项比较艰巨的任务,我们可以尝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从高中政治四本必修教材的逻辑结构来彰显核心素养

四本教材,前三本必修的主线分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修四的主线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即前三本是对“中国特色”的描述,最后一本提供的则是“一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这样的逻辑结构正是“从具体到抽象”;等到哲学学完以后,又可以根据哲学的知识来指导和整理前三本必修的知识,收到“从抽象到具体”的效果。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正是我们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与学科素养中“科学精神”实现了高度统一。每一本教材也有内在的逻辑结构。以文化生活为例,文化生活的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分别讲述了“文化的一般作用”和“文化的一般发展过程”;而文化生活的第三、四单元则是讲述“中华文化”和“当代中国文化”,整本书的逻辑结构是从“抽象到具体”,第一、二单元的知识给后面的知识做了铺垫和指引。

二、从“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设计来彰显学科素养

科学的教学设计首先要有科学的教学目标。我们要严格依据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并分析教材,确定主要的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科学的教学设计需要针对重点问题,结合学生实际设计“综合探究”。综合探究的过程是学生主体作用充分发挥的过程,这和学科素养中的“公共参与”是密不可分的。以文化生活第二课第一框题为例。这一框题的内容是“感受文化的影响”,讲述了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表现、特点,重点是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和特点。上这节课的时候刚好是春节前后。春节文化学生们非常熟悉,以春節文化作为切入点,贴近学生实际,学生可以深度参与。笔者设计这一节课的时候以“中国新春文化”为例,设置了三个环节,分别是“寻年味”——感受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尊年礼”——在新春礼仪中懂得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感受中华情”——在全世界华人共度新春佳节中理解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和潜移默化的特点。在一系列活动中,学科素养中的“政治认同”和公共参与得到了充分体现。

三、通过精心设计的“生活化课堂活动”来彰显学科素养

富兰克林说:“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加,我就会完全理解。”学科素养的传达,最为核心的环节在于学生的参与。以政治生活“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为例。如何让学生对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有一个高度的政治认同,培养积极参与政治生活的态度?以什么样的正确方法参与政治生活?这些问题解决了,学科素养也就落实了。这些问题可以通过“模拟人大”和“我要当人大代表”两场学生活动解决。“模拟人大”活动中结合人大的开会流程,设置探究问题“谈谈对人大的认识”,在学生谈认识的过程中层层深入,抽丝剥茧,学生在整个活动的参与中,知道了人大的基本职权、地位等基础知识,理解了人大对于国家的重要性。“我要当人大代表”的环节展示今年人大代表的著名提案,分析人大代表提案的特点,并结合本地实际,合作生成一提案,在参与中深刻感受到作为人大代表意味着什么,怎么当好这一条纽带。两个活动紧凑衔接,环环相扣,在统整中超越课堂知识的碎片化教学,具有逻辑美和整体性,真正让学生在参与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并得到情操陶冶。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会了整体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学生活动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活动”,更能体现学科性质和特点的是,通过布置课前或者课后实践性作业,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调查走访等观察社会、学会思考、辨别是非,逐步树立正确的三观,并且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实现公共参与。学生的学科素养是在相应的学科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选择生活化的活动,形成有效的课堂参与,课堂价值超越传统的知识和技能,实现了更高层次的整合和提升,是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

结语

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教师对学科素养有准确的把握和深刻的理解。学科素养会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它是学科的魂,贯穿于学科之中,它也是课堂教学的空气,彰显在课堂的设计和活动中。没有学科素养,课上只是知识的堆砌,课下只是题海中的技巧;没有学科素养,课堂的互动会因没有灵魂而浅薄和缥缈。每一个思想政治教师都应该把学科素养的培养放在心中,扛在肩上,只有这样,思想政治学科的性质和特点才能彰显。

参考文献:

[1]方俊,张国希.《完善知识结构 提升学科素养》[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8(4).

[2]张淑伟.基于学科素养的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策略[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7(36).

[3]王美蓉.涵育学生学科素养的生活化活动策略[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8(5).

猜你喜欢

学生主体地位生活化课堂学科素养
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活动研究
立足生活,有效改善高中政治教学
探究初中数学有效课堂的构建
高校学生工作开展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
基于学生主体地位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探究
从历史文物古迹到架构学科活动的探讨
教师学科素养及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探究
论语文教学模式与教学创新
打造英语生活化课堂的探索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