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文化提升语文素养
2019-09-10陈浩
陈浩
摘要:培育初中生的文化自信,语文教学责无旁贷,这也是语文教师的使命。本文试对语文教学中培育学生文化自信做一些探索。笔者认为,初中语文教学应该以传承、弘扬传统文化为抓手,以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为目的,以培育学生文化自信为宗旨。依托课本,立足课堂,丰富课外,发挥教师引领作用,多方面入手,全方位努力,激发学生学习、传承传统文化的动力和自觉性,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真正地提升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文化自豪感,从而培育和坚定学生的文化自信。
关键词:传统文化 文化自信 语文素养 实践活动 教师引领
引言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民族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反映出一个民族、国家或政党充分肯定自身积淀的文化价值,对自身文化及其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国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的底气源自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文以化人,文以载道,让中华民族的文化在当代初中生中传承、弘扬,培育初中生文化自信,语文教学责无旁贷,这也是语文教师的使命。
初中语文教学如何把弘扬传统文化和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有机结合起来,培育学生文化自信?本文将对以上问题进行简要阐述,希望能对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做出有益的尝试。
一、依托课本,挖掘资源
语文教科书是语文教育教学中的重要资源,是语文教师在课程标准引领下组织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最重要的载体,也是学生最基本的语文读物,是他们提升语文素养、培育文化自信的典范读本。正因为其重要,教育部颁布新编语文课本并于2016年在起始年级开始使用。新编语文课本增加了许多弘扬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时代精神的篇目(据统计,七至九年级弘扬传统文化的课文占全部课文的40%)。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吃透课本,挖掘课本中的文化资源,引导学生细致解读课文。学生通过对课本的研读学习,不但能学到语言文学知识,还能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培育文化自信。例如在教学《中国的石拱桥》时,教师不能局限于课文的结构分析、说明文知识的讲解,还要通过课文对中国石拱桥的介绍、感知,让学生认识更多的中国建筑技术与艺术的魅力,感受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培育文化自信。
新编语文课本增加了许多古典诗文,这些古典诗文中包含着大量的古代文化知识,教师在教学这些课文时,应当为学生普及基本的传统文化知识。比如在学习《范进中举》时讲解科举制度的知识;学习《林黛玉进大观园》时,可以动员学生搜集课文中体现的古代礼仪知识、服饰文化知识等,强化学生对古代文化知识的掌握。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加透彻和完整地学习、了解和感受传统文化的内涵,培育文化自信。
古典诗词是我国珍贵的文化财富,凝聚着民族的文化精华。语文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引导学生去诵读、品味、感悟古典诗词。比如在教学《望岳》时,教师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诗歌,感知诗意,感悟诗情,最终学生不仅积累了诗词,感受了祖国河山的壮丽,还感悟到中华民族不畏艰难、奋勇登攀、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培育学生的文化自信。
二、立足课堂,创新教法
弘扬民族文化,提升语文素养,培育学生文化自信的主阵地还是语文课堂。语文课堂教学应当积极探索教法,创新教学模式,充分发挥语文课堂教学传播和弘扬传统文化的作用。
1.巧用课前,丰富学生的传统文化积累
每节课前三分钟小预备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诵读诗词或古文,也可以让学生给其他同学呈现、解读一个成语、一副楹联或者一句古人名句。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积累,又锻炼了学生听说读的能力,提升了他们的语文素养。
2.借助于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恰当地使用多媒体可以使语文课堂教学形式多样、有趣、灵活,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在语文课堂上利用多媒体呈现图片、声音、影像,可以还原课文里的场景,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从而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古代文化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在教学《诗经·蒹葭》时,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模拟诗文反映的场景,并播放歌曲《在水一方》,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古诗词。同时,学生也意识到古典诗词可以这么美好地演绎,培育了文化自信。
3.创新课堂形式,多管齐下,提升语文素养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中学语文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个体为对象的教学活动。教师要认识到学生成长的规律,采取灵活高效的教学模式和手段,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达到“真学、真懂、真信”的目的。鉴于此,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可以采用翻转课堂、文学经典研读、任务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模式,通过读、听、说、写、演、唱、画等形式,既能让学生提升语言的感悟能力,锻炼语言的表达能力,又能让学生深入体验古诗词的文化内涵,培育文化自信。在教学《诗经·关雎》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初读课文感知诗意,通过绘画再现诗境、诵读感悟诗情、表演展现诗事、吟唱抒发诗情、改写深化理解等方式,让这节语文课书声琅琅、议论纷纷、笔声沙沙。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对诗文的理解上升了一个层次,同時对《诗经·关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感受到中华民族先人对爱情的美好向往。这有利于学生提升语文素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培育和坚定文化自信。
三、丰富课外,创新活动
民族文化的传承和文化自信的培育,不能仅仅依赖语文课堂教学中“内化于心”的方式,还要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来“外化于行”。学生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这既能提升语文素养,培育文化自信,也能使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得以展现。
1.成立社团、兴趣小组,开展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传承活动
语文教师应该积极组织各种语文社团,如书法社团、吟诵社团、文学社团等。学生应该踊跃加入,积极参与,努力展示,这有助于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度,调动其学习传统文化的主动性,坚定其文化自信。
2.开展“校园民族文化周”等课外教育活动,扩大传统文化的影响
学校每学年定期举办一次“校园民族文化周”活动,一方面打造了校园文化,提升了学校的文化品位;另一方面,学生有了更好的展示自己的平台,利于他们学习、展示、传承传统文化。活动周期间可以邀请当地的民俗文化传承者或专家举办讲座,还可以举行经典诗词楹联诵读、书画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在这些新颖而活泼的活动中更加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展示文化积累,增强文化自信。
3.利用传统节日,开展语文课外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探究、挖掘传统节日的内涵,参与有关传统节日的语文实践活动,体验传统节日的文化氛围和文化享受,并适时灵活地引导学生比较中西方节日文化的异同,比如春节和圣诞节的比较、七夕节与情人节的比较等,深刻领悟博大精深的传统节日文化,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坚定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
4.组织传统文化专题研学旅行活动,深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知,增加学生传统文化的积累,坚定学生的文化自信
安徽省教育厅于2018年4月份出台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将中学生研学旅行纳入课程计划。语文教学要利用这一契机,组织学生参加传统文化专题研学旅行活动。通过研学路线和目的地的选择和研学形式的组织和安排,有意识地深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知,丰富学生传统文化的积累,坚定学生的文化自信。
2017年,我校组织学生去合肥非遗园参加研学旅行活动。活动主题是了解徽文化的知识,感受徽文化的魅力。通过搭建徽派建筑积木、观看黄梅戏、参观徽州文房四宝、参观安徽名人馆等活动,学生深刻感知了徽文化的内涵和魅力,提高了身为安徽人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也坚定了文化自信。
2018年4月,我校组织学生去山东曲阜参加研学旅行活动,主题是“学习传承儒家文化”。通过参观孔府、孔廟、孔林特别是在孔庙亲身体验“拜师礼”,学生领略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弘扬了尊师重教、明理求学、崇学向善的传统美德,也激发了学习、传承传统文化的热情。看到三孔之地无数外国游客来参观并交口称赞,学生更是充满了民族自豪感,坚定了文化自信。
四、教师引领,言传身教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弘扬传统文化、培育学生文化自信离不开语文老师的引领。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语文老师对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起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在日常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知水平。试想,一个气质儒雅、写得一手好字、满腹诗文的语文老师怎能不让学生为之倾倒?自然学生也会把这样的语文老师当作榜样并向之学习。因此,语文老师一定要努力学习传统文化,丰富自身的传统文化知识储备,提高自身修养,提升人格魅力,认识到传统文化对培育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增强传承、弘扬传统文化和培育学生文化自信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这样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学习、传承传统文化,提升语文素养和培育文化自信。
结语
现阶段中国人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和热情,坚定“四个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初中语文教学也应该以传承、弘扬传统文化为抓手,以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为目的,以培育学生文化自信为宗旨,依托课本,立足课堂,丰富课外,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多方面入手,全方位努力,激发学生学习、传承传统文化的动力和自觉性,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真正地提升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文化自豪感,从而培育和坚定学生的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程炯.浅谈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教师,2011(16).
[2]罗萍萍.语文教科书的文化自信:取向与路径——以义务教育阶段语文版教科书为例[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7(6).
责任编辑:丁 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