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等生课外阅读现状与转变对策
2019-09-10张丽芳
张丽芳
《新课程标准》提出: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而许多教师在长期“抓两头,带中间”的思想指导下,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优等生和后进生身上,导致数量最庞大的中等生成为班级学习活动的“背景”。这个“背景”的“面积”到了高年级增长趋势明显。以我校为例,高年级总人数为164人,语文成绩在70至85分之间的人数占113人,比例高达68.9%,比中年级时增加了94人,增长率为42.6%。高年级语文有大量的自主阅读、理解的要求,而中等生并没有跟上优等生的步伐,甚至从优等生“转化“成中等生,是形成这种局面的关键。因此,提高中等生的课外阅读水平和能力,指导中等生实行有效阅读,应成为高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关注点。如何提高高年级中等生课外阅读的有效性呢?
提高“有效阅读”意识和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向高年级学生提出了不小于100万字的阅读量要求,即每学期达到25万字,相当于语文课本5本左右。根据我校的课外阅读调查问卷显示,113名高年级中等生完成每学期5本阅读“任务”的有102人,“达标率”为90.26%,但阅读5本以上的下降到42.3%,10本以上的剧降到7.96%。这个数据表明,中等生“完成任务”式的心理占了主导作用。他们能主动或被动老师布置的任务,但同时严重缺乏主动完成阅读的热情。要转变中等生这种消极心理,首先必须想方设法提高他们课外阅读的兴趣。
营造班级读书氛围时,在班级开设课外阅读的展示台。这个展示台不能成为优等生的专属品,而应该有各个阶段学生,包括中等生的舞台。如请中等生参与读书环境的布置,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由中等生推介“最值得推荐书目”,选登他们进步的作品等。课堂上多设计适合中等生回答或参与的问题和环节,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
选择健康、合适的课外读物
别林斯基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读还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需要的读物。”对于中等生来说,这点尤为重要。他们大多自信心不足,有比较强的从众心理;或纯粹根据个人爱好选择读物,随意性、盲目性较大;加上受阅读水平、阅读能力所限,在阅读选择方面,会更容易偏向选择内容浅薄、甚至庸俗的“流行”产品。阅读这些作品,即使达到或超过规定的阅读量,但收效甚微,甚至可能出现负面作用。如果不及时引导,中等生可能会成为阅读、传播不良读物的“中坚力量”。因此,老师在关注学生阅读量的同时,也应该关注学生,特别是中等生的阅读书目,杜绝这种情况的发生。
根据“分层教学”的原则,笔者向中等生提出的阅读要求是“先重质,再重量。”每学期都列出学校在“书香校园”活动中所推荐的书目,标注其中哪些居于“必读书目”,在每周一节的课外阅读课中对这些书目的阅读进度进行交流汇报,并把交流的舞台予以各个层次的学生,不能以“抓两头”为借口忽视了中等生。
“书香校园”的推荐书目是由长期执教当年段的一线老师提供的,具有非常大的引导作用,而我标注的“必读书目”主要类型有:与课文配套的延伸读物;典范的文学作品。这两种类型的书目比较稳定,而每学期常新的推荐,有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报刊杂志等,有时会把某一期的报刊杂志作为学期的必读书目推荐,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的需要。对于中等生来说,“先重质,再重量”是一个最重要的课外阅读原则,让他们充分感受优秀作品的魅力,提高文学审美趣味,在书香的熏陶中茁壮成长。
教给中等生课外阅读的方法
任何阅读都讲究方式方法,特别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接触课外阅读的时间并不长,自身掌握的阅读方法与技巧并不完善,很多方面并不成熟,此时就需要语文教师为学生选择正确、合理的阅读方法并加以指导,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质量,将课外阅读的价值与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适合各个层次的阅读方法有:①浏览、精读与略读相结合。保证在较短的阅读时间内,既获得更多的信息量,又能较为深入地品味语言、写法等。②批注圈画法。学生在阅读的同时动笔,能极大加强阅读的有效性。③读书笔记法。给学生介绍有效的做读书笔记的方法,如表格式、思维导图式,甚至可以把书中的人物设为游戏中的角色或制作“人物名片”,既发展了阅读的兴趣,又提高了阅读的有效性。
建立“阅读助力”档案
一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记录意识,提高阅读积累带来的高效。很多老師都会让学生制作阅读记录卡、读书手抄报等,但制作之后,这些阅读的重要成果的去处就无人问津了。在高年级,笔者会要求学生每人建立一份“阅读档案”,把自己阅读成果归入其中,每过一段时间,就拿出来再次品读,老师也要关注各个层次学生的阅读情况。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达到积累的最佳效果,提高阅读的实效,又可以自我观察在读的书籍是否存在类别单一、品味不高的情况,并及时调整。二是老师也要为学生建立“阅读助力档案”。档案的形式多样:可以记录每个学期学生阅读过的书籍名称,以观察学生的选择读物是否向健康方面发展;可以记录每一个学生读书时采用的读书方法,因材施教,才能为他们的阅读提供最适合的建议。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南村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