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2019-09-10张瑞楠

速读·上旬 2019年12期
关键词:课堂效率数学课堂课堂教学

张瑞楠

摘要: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锻炼能力和提高技能的主要途径。为了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互助、合作交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打造出真正的高效课堂。

关键词:课堂教学;数学课堂;课堂效率

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推进,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更新观念,转变角色,改变课程中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为适应这一发展,许多教师在这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本文主要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具体做法,与同仁探讨。

一、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及其低效的原因

笔者认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低效”主要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方不和谐的原因造成的。

如有的教师严格遵循教材,上课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半步,课堂气氛沉闷;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深远影响,教师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活动,创新思维的形成成为泡影,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有的教师备课缺乏“备学生”这一环节;缺乏对教材的精选与整合;缺乏对学生数学知识体系的方法指导和能力培养;有的教师忽视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教学密度要求不足,忽视对学生的基础、能力的关注,导致“教”与“学”不合拍。

二、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作为师生间双向信息交流的教学活动,这种交流是以信任为基础,以情感为载体的。师生间关系融洽,就会让学生感觉到课堂气氛轻松,不但教师乐意“教”,学生也乐意“学”,从而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大大提高。教师要放下架子,既做关心学生的朋友,又做学生心灵、智慧的双重引路人。为此,教师应花更多的时间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走进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让学生既“敬”你、又“怕”你,“敬”能达到爱屋及乌,“怕”能达到按要求完成你布置的学习任务。

三、应因势利导抓住学生的特点

中学生精力充沛、接受新事物快、好奇心强,有强烈的“趋新”心理,有些学生对图形观察不到位,语言概括不全面。因此,教学中教师要予以适当的点拨,同时初中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好奇心重,表现欲强,在教学中要抓住学生这一生理特点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同时,教学中尽可能让学生自主探究。充分利用一些好时机,恰当运用青少年对时尚追求、“追新”等特点,大力宣传和弘扬勇敢拼搏精神、为国争光精神,帮助他们摈弃狭隘自闭的思想。通过抓住这些青少年的特点,因势利导,学生对数学知识更乐于学习,也更容易接受和掌握。

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因其本身的特殊性,让不少学生觉得它抽象难懂。要使学生产生学习动力,光讲大道理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要想方设法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心理因素,它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探索欲的必要前提和主动学习的前导动力。大多数学生的数学成绩不好,乃是由于对数学缺乏兴趣所致。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通过运用一些生动形象、直观有趣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运用数学的环境;引导学生动手参与,鼓励学生积极探讨。让课堂学习的每一个环节都能感受到学习步步为营的踏实,体会渐人佳境的喜悦,树立学习的信心。备课各环节,如情境创设应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相适应,造成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使学生迅速沉浸于自主探究、欲罢不能的境地;达标检测注重基础练习,让每个学生都能通过训练感受到学习渐人佳境的喜悦,题目设计应注意难度梯度,让每个学生都能通过训练真正领悟到快乐的学习境界,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五、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课堂效率

教师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课程教学活动,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使之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并提供给学生共享。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感觉对教学很有帮助。例如:好的课前导入不但能营造轻松的教学气氛。因此,教师在设计导入环节时应注意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将学生引入到教学情境中去。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将学生带入教学情境中,再适时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产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六、课后分层作业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后续保障

课后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它具有理解、巩固、发展、深化、诊断、补救的功能。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作业,既锻炼了每个学生的意志力、责任心、自信心,也提高了学生的成就感。提高了课堂效率后,课堂的练习量已经很大,再过多地留一些重复性作业会让学生厌烦,会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导致厌学,那么,如何设计作业,使学生在不加重心理负担的前提下又学好数学呢?

我认为布置作業时教师不能搞简单的机械重复的作业进行“题海战”,而是要不拘泥形式地依据学生实际,根据学生能力水平的高低,用心地设计一些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作业。平时,笔者常设计三个不同层次的作业(一是基础型;二是提高型;三是拓展型),让学生自己选择类型来做。这样的设计使不同类型的学生乐做、能做,往往还是多选、多做。分层作业既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人入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又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到了后续保障。

数学教学改革是逐步累积的,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工作也不能一蹴而就,但只要每个数学教师积极投身于课堂教学改革,用自己的眼光发现问题,用自己的思考分析问题,用自己的智慧解决问题,多管齐下,共同努力,相信数学课堂必将充满朝气与活力,数学课堂教学效果也一定能大大提高!

总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高效课堂的探索之路任重而道远,需要教育工作者的不懈的努力,更需要一线的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出版社,2002.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北京师范大出版社,2002.

[3]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编.新课程与学生发展.北京:北京师范大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课堂效率数学课堂课堂教学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的方式方法研究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率的有效措施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品德教学利用微课开展预学的实践研究
数学课堂信息化中的“三适”探究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