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新课堂 释放教学活力

2019-09-10秦学伟

关键词:教研组自学改革

秦学伟

课堂上,同学们在分小组讨论交流,你一言,我一语,有时还进行激烈的争论;每个学生都积极发言,表达自己对问题的不同看法,他们畅所欲言,侃侃而谈;教师呢,则在巡回指导,对于学生的交流或点头颔首,或点拨引导……这是走进山东潍城经济开发区豪德小学课堂看到的一幕,这已经成为豪德小学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改革后日常课堂教学的常态。

走进新时代,课堂教学也要有新气象。为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从今年4月开始,学校实施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体化课堂教学改革,引领教师从课程标准出发,科学设计教学目标、评价任务、教学活动,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学习目标进行个人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集体汇报交流,最终达成共识,形成一致意见,科学处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关系,把课堂打造成立德树人的高地和学校的特色。

有改革,必然有阻力,特别是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让那些以讲授为主的有着二三十年教龄的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改革,阻力可想而知。但是,目标已经确定,号角已经吹响,我们唯有大步向前。为推动教学评一体化课堂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学校主要采取了以下方法措施:

一、 校长挂帅,加强课改领导

为了加大课改力度,形成全员参与的大好局面,学校成立了教学评一体化改革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业务校长任副组长,教务处、科研处、教研组等负责人任成员,具体负责课改的组织实施,努力把课改打造成“一把手工程”。学校召开课堂改革动员大会,对课改的背景、意义、流程等进行全面梳理,要求人人参与,整体推进,实行达标考核,业务负责人身先士卒,带头行动,在全员推进实施中选树典型,利用典型教师带领全员达标,使全员达标常态化,确保不变样不走形,为课改项目提供组织保障。

二、 理论学习,转变教育理念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首先要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为此,学校多次组织业务培训,邀请有关专家走进校园,教师进行专业指导和培训,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势,学习课改有关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引导教师们认真阅读、学习课改书籍,比如《做幸福的教师》《突破合作学习的十大策略》《合作学习中的100个问题》等,并且进行阶段性的读书交流会,让教师们畅谈学习体会,进行头脑风暴,以实现资源共享。

三、 外出学习,开拓教育视野

为开拓教师的教育视野,学校多次组织教学管理人员和骨干教师外出培训和学习,先后派十几名教师到昌乐北大公学、昌邑外国语学校、潍城区仓南路小学进行全天候的影子培训,做到原汁原味学习、学懂弄通、学以致用。外出学习的教师回校后要写出学习汇报材料,和其他教师讨论交流,进行思想碰撞,之后上一节观摩课,把学到的分享给没有外出学习的教师,做到以点带面。课后,参加观摩的教师都要进行针对性的评课,要说优点,更要大胆说出不足之处,再次进行思想理念的碰撞,为每一位教师搭建展示个性的舞台,全方位发掘教师的潜能,真正做到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共同成长。

四、 集体备课,实现资源共享

为促进教学评一体化改革的顺利进行,学校成立语文、数学、英语学科教研组,业务骨干担任教研组长,利用每周二下午时间进行校本教研,组织集体备课,实现资源共享。各教研组成员按照分工在通研课标、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个人备课(一备);主备人将备课材料下发到每个成员手中,大家分头阅读,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达标检测等内容讨论交流,群策群力,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地修改(二备);之后每个教师再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改,最终形成符合本班学生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实际的教学设计(三备)。可以说,这一教学设计是教研组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教研组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新课改理念与学生实际结合的产物。

五、 小组共建,搭建学习平台

合作学习小组是教学评一体化课堂教学改革的根本保障,为此我们重点抓合作小组的建设。学习小组的建设,我们按照同组异质、优良均衡、男女搭配的原则,四人一组,设小组长一名。小组学习方式包括自学、对学、群学、互学等不同形式。

合作小组成效如何,小组长起决定性作用。因此,各班主任、任课老师重点加强小组长的培训和管理,通过个别辅导、集中培训的方式提高小组长的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提高其组织活动、合作学习的能力,成为小组的核心,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

为发挥合作小组的最大效能,我们实行小组评价,让教师由关注学生个体的评价转化为关注小组整体的评价。这样可以进一步激發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意识,在合作小组中人人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和能力大小积极参与、互相合作、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再也没有闲着没事干的学生。合作小组为所有学生搭建了一个公平公正、展示自我的平台,小组内人人都是主角,这种课堂模式能够发挥学生个人和合作小组的最大潜能,深受学生的喜爱。

六、 规范流程,优化教学设计

教学评一体化改革的实施,课堂教学设计是关键。课堂教学设计主要有以下环节:

1. 导入环节。一是导入新课,板书课题;二是出示学习目标(三维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方向,激发兴趣,使学生能够在目标的指引下积极主动地学习。

2. 自学环节。一是教师出示自学指导,进行自学示范,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二是学生自主学习;三是自学检测,可以通过提问、练习等方式检测自学情况。这样做,每节课学生都用比较明确的学习方法进行自学,有利于提高自学效率,也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形成与提高。

3. 合作学习环节。同学们在小组内进行合作学习,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相互交流,合作探究。可以一对一对学、小组内群学,你问我答,甚至进行激烈争论,互相检查纠错,互帮互学,人人参与,不懂就问,尽量在小组内达成共识。对于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向其他小组或者教师请教。教师在掌握基本情况后,对普遍存在的问题、关键知识进行重点点拨,为学生释疑解惑。

4. 达标检测环节。教师根据学习目标和学生学习情况设置训练项目,当堂进行达标训练,所有学生单独完成训练,教师及时进行评价,反馈矫正,努力做到堂堂清、天天清,一天一个歼灭战,不留任何死角。

现在,教学评一体化课堂教学改革正在豪德小学校园里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办公室里教师们经常会为某个环节设计进行激烈争论;课堂上同学们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滔滔不绝,侃侃而谈;观摩课、示范课、达标课,竞相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东风已经吹遍校园的角角落落。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大课改力度,组织教师们外出培训学习,邀请知名专家来校指导,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改革水平,让课改成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加速器”。

猜你喜欢

教研组自学改革
Factors of Influencing Middle School Students’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改革”就是涨价吗?
一个充满活力的教研组
对教研组长的选拔与培养知识
浅议教研组功能的最大化
告读者
怎样培养自学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