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开展气排球课程的可视化分析

2019-09-10马晓菲

拳击与格斗·下半月 2019年11期
关键词:高职院校分析

摘 要:通过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浙江省部分高职院校开展气排球选修课程的现状进行走访调查。研究发现,浙江省部分高校气排球选修课程的开展与推广整体情况有待改善。学生对气排球课程的喜好程度较高;专项教师理论知识掌握及技能方面存在不足;学校管理层面对气排球课程开设的场地器材投入数量不足。

关键词:高职院校;气排球选修课;分析

课题项目:2018年校级一般科研项目《浙江省气排球运动推广与普及的对策研究》(QZYY1815)。

中图分类号:G849.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2-7475(2019)11-036-01

上世纪80年代,我国自主创新出的新型体育运动项目——气排球运动,是传统排球项目的分支。相较于排球项目而言,气排球运动具有趣味性更强,包容性更广,参与人数更多的先天优势。且球体质地轻盈、回弹性强、触手软绵、安全系数较高,特别适合“零”基础的学生参与,符合高职院校学生终生体育健康指导思想的需求及导向[1]。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对浙江省6个开设气排球选修课程院校的180名学生及16名专项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分别是衢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宁波职业技术学院、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1.2研究方法

数据收集和情况梳理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等方法得来,总共发放180份问卷,回收168份,回收率93.3%,有效问卷93.3%。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参与气排球选修课程的动机

“动机是指由特定需要引起的,欲满足各种需要的特殊心理状态和意愿[2]”。通过调查数据得知,根据学生参与气排球课程的动机自上而下的排序可以看出,排名在前三名的分别是自身喜好、提升技術水平及增加一项体育技能。说明学生对新开设的新型体育运动项目存在较大好奇心,并且对该项运动想要进一步深入了解,学习新知,不断提升自己。

2.2气排球专项教师队伍的自建情况

专业的教师团队是激发兴趣与高质量教育水平的基本和前提,同时也是校园体育文化长足健康发展的关键[3]。

从表中可以看出,在6所高职院校中有排球或气排球基础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半数以上,说明教师团队整体技术水平较强。其中,仅有5名教师拥有气排球项目相关的教材或读物,有8名教师参加过与气排球相关的集中培训。说明,在理论知识积累及提升方面存在缺失。良好校园体育文化的开展有助于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同时提升相关理论知识的内涵[4]。

2.3活动场地及器材的使用情况

一项运动的持续长久发展与不断壮大,与相应配套的硬件设施条件做保障密不可分[5]。通过调查得知,6所高职院校仅有1所院校无室内气排球场地设立。但由于气排球运动受自然环境、风速、天气等情况制约较为明显,所以对室内场馆的要求较为明确。

3结论与建议

3.1激发学生参与新型体育运动的热情,将兴趣转化为特长,促使学生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3.2师资团队专项素质不够“硬”。优化师资队伍建设,需要更多专项技能突出,理论知识过硬的青年教师们的加入,将理论知识学习与专项实践能力二者齐抓、共建。

3.3场地器材不够完善。应增加学校建设的资金投入,不断完善场地与器材建设,让教学及赛事活动的开展得到充分保障。

参考文献:

[1]蔡志薄.我国创新的气排球与项目展望[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6);849-850.

[2]林永铭.气排球运动损伤的调查报告[J].福建体育科技,2004,(5):23—25.

[3]蔡志薄.气排球的基本技战术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228—封3.

[4]门志强.浅谈气排球比赛[J].内蒙古教育学院学报,1999,(4);95.

[5]黄真理.气排球走向青壮年人[N].泉州晚报,2003-03-11(4).

作者简介:

马晓菲(1993.1—)女,内蒙古赤峰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猜你喜欢

高职院校分析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100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