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后拾起文学梦
2019-09-10小良
小良
1990年,56岁的葛文芬从大连理工大学办理了退休手续。因为她是农学方面的知名专家,大连的一家合资公司立即聘请她做了技术顾问。继续发挥余热到69岁,公司还想续聘时,葛文芬考虑再三却拒绝了:她想在余生完成自己深藏多年的心愿。
早在少女时期,葛文芬对自己人生的规划就是当作家。她1934年出生于辽宁康平县的一個大户人家,自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早年就读于辽宁熊岳农业学校。她学业优秀,在繁忙的学习之余,还大量阅读世界文学名著,每天不忘通过写日记来提高自己的文字水平。
毕业后,葛文芬被分配到辽宁庄河市从事农业技术工作,玉米、水稻、果树、食用菌,育种、防治、改良、推广……她把30年的青春韶华,都献给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造福一方百姓,声名远播乡里。1986年,因为突出的科研能力和专业水准,葛文芬被大连理工大学破格聘为教授,担任应用菌研究中心副主任,在教学和科研领域成绩斐然。不久后,她又晋升为高级农艺师。
尽管一生致力农学研究,但葛文芬内心深处一直藏着那个未曾实现的文学梦。69岁才真正退休,她开始回忆自己跌宕起伏的人生……曾经的那些珍贵往事,如果不以文学的形式记录下来,就太可惜了。时不我待,再不写就来不及了!
说干就干,这位七旬老人跟外孙女学起了电脑,一下一下地敲打着键盘。凭着满腔热情,她很快完成了几万字的创作。但回头审视时,葛文芬并不满意。她把儿女和孙辈叫到一起开起了“评议会”。尽管孩子们嘴下留情,但她还是从话语中品出了自己文字的缺陷。较真的她果断地另起炉灶,重新构思,精心打造人物……经过近10年反反复复的打磨,她的第一部小说终于得以完成。小说以宏大的叙述视角、负责任的历史态度、动情的风物描摹,再现了一个家族的变迁与荣辱。
也许是因为创作过于辛苦,也许是因为年事已高,创作过程中,葛文芬病倒了。儿女们劝她:“这么大岁数了,颐养天年吧!”她却回答:“让我混吃等死,那不是我的退休生活。干些对社会有用的事情,这样充实、踏实啊!”晚辈们能理解她的心情,但还是跟她“约法三章”:养好身体、调整心态、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幸好葛文芬的身体没有大碍,恢复之后,她又全身心地投入了创作之中。81岁时,她50多万字的长篇小说《公孙苑》出版了。
在创作《公孙苑》的同时,葛文芬还开始了另一部自传体小说的创作。为了更好地完成这部小说,葛文芬先后回到自己出生、求学的地方,特别是工作了几十年的步云山采风。她风尘仆仆,不怕旅途劳顿。很快,这部90万字的自传体小说《云山不在高》也完成了。
2018年,她又开始了新的长篇小说的创作,主要写20世纪60年代在庄河扶贫的事,已经完成了30多万字。这部小说不好把握,葛文芬几度想放弃,但最后还是坚持了下来。她说:“我写作不为名利,就是出于一种社会责任感,想留存点历史资料,也以此告诉后人:‘你们身在福中,要知福惜福。”
如今,已经85岁的葛文芬仍在文学路上加速奔跑。她的生活很规律,每天的时间都安排得满满当当。她一般上午买菜、遛狗,下午两点至五点是她的写作时间,每天少则1000字,多则 3000字。平时她手不释卷,这既是嗜好,也是为自己充电。外出采风时,她也随身带着书,有时间便看一看。她总是不肯浪费一分一秒,有时荒废了一小会儿,她就免不了自责一番。
写作带给葛文芬精神的愉悦和生活的充实,成了她最好的养生方式。她的大儿子从澳大利亚回国探望母亲,进屋第一句话就是:“老妈,你怎么一点儿也没变老?看起来比以前还年轻了,有精神!”
在葛文芬身上,看不到老年人的暮气沉沉。她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
(摘自《新天地》2019年第9期,若子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