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形成家校共育连接纽带 优化中小学生德育工作

2019-09-10本刊编辑部

天津教育·下 2019年11期
关键词:纽带共育健康成长

本刊编辑部

家庭教育以家庭为单位,学校教育以学校为平台,两者作为启蒙教育的载体,家校共育将带来围绕中小学生的系统化教育环境,基础教育环境将得到全面优化。相较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是孩子接触学校教育之前所受的教育,家庭教育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的成果,做好家庭教育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积极意义。德育工作是中小学阶段不可或缺的工作内容,德育的核心是品德教育,这其中包括学生的思想、言行、价值观等等。但现阶段德育的开展步履维艰,效果有限,迫切需要家校共育的模式来打破这一尴尬局面。

一是德育处于“边缘”位置。德育工作在中小学的教育环境中处于一个相对尴尬的局面,德育工作并未落到实处,仅表现再讲一讲、提一提的层面,资金投入、时间安排和教学管理上,都并未对德育有所倾斜,限制德育的有效性,“边缘”情况始终存在。

二是德育课程与教学脱离“生活世界”。在现代教育环境中,德育工作不可或缺。对于小学生而言,德育与学生的生活世界保持高度关联,才能够起到良好的德育效果,但当前德育课程内容与教学相脱离,与家庭教育之间建立纽带关系面临困难。

三是德育教学的体制化问题存在。长期以来,德育在基础教育环境中的地位始终未得到明确,部分学校缺乏专职教育工作者,缺少专门的德育课程和有效的德育活动,体制化现象的长期存在,严重影响教学工作的展开。家校共育纽带的建立,打开德育工作新局面,使德育工作重点更明确,教育效果得以強化。通过家校共育提升德育工作有效性,实现路径如下:

一是建立明确的家校共育目标。家校共育的根本是资源的强化利用过程,家校共育的核心是充分利用家庭教育的家庭资源和学校教育的学校资源,两者互为补充,互为作用,将学生的德育素养作为衡量的关键依据,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在资源的共享下充分肯定家校共育的开展效果。整个过程要以明确的发展目标为支撑,即学生的健康成长。把握这一目标,学校的德育更明确,更能够把握重点。并在与家庭教育的共育中突破固定框架与教育环境的制约,深入每一个学生的“生活世界”,利用生活和家庭环境中经常接触到的内容进行德育,为学生成长服务。

二是打造多元化的家校共育渠道。德育工作的开展已成为基础教育的重要一环,家校共育成为今天德育工作的主要选择之一。发挥学校和家庭教育的核心功能,对学生的健康成长益处颇多。传统的家校共育渠道单一,多是以“家长会”“教师家访”等形式展开,而今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移动终端成为新的沟通平台,对家校共育而言也带来了多元途径。

三是营造家校共育环境。学校作为家校共育的主体,要发挥主体导向作用,开展各类围绕德育的主题周或者是主题月活动,让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其中,活动中突出强调德育工作的内容,让学生在与家长的沟通中拉近距离,提高德育工作效率。家校共育活动的创设,作为一个连接纽带,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在活动设计的过程中,学校教育要发挥出主导作用,协调好活动开展的各个基础性环节,使德育价值得到充分展现。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德育工作在基础教育环境中有着显著价值,学校教育是德育的“主阵地”,家庭教育是德育的“大本营”,建立家校共育的纽带,对中小学德育工作创新效用显著。

(责任编辑 林娟)

猜你喜欢

纽带共育健康成长
“心”纽带 连扬台——记在扬台青段雪玲
好习惯伴你健康成长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好好谁觉,赶走黑眼圈
巧用字母当“纽带”
朱文洲:笔墨丹青连接东西方艺术交流纽带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Children and 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