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诗歌与童心相映成趣

2019-09-10肖志红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117期
关键词:儿童诗童趣童心

肖志红

我国是诗歌的国度,诗歌是语文课程学习的重要内容,对少年儿童语文素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语文教师要基于诗歌的特质,因循诗歌教学的一般特点,寻求适合的教学策略,营造富有童趣的教学情境,使诗歌成为学生成长的精神滋养,以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帮助学生演绎诗意童年。

一、尊重儿童,营造富有童趣的教学情境

小学阶段诗歌教学的对象是儿童,儿童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这就需要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尊重儿童的认知实际、兴趣爱好、学习心理等,避免单调、枯燥的教学过程,营造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尤其是课堂导入,它是诗歌教学展开的“序幕”,有效的导入能够牢牢抓住学生学习诗歌的注意力,使其表现出积极的学习情绪,从而主动参与到诗歌学习中。创设情境是提高诗歌教学有效性的较好方法,能够借助直观、形象的优势,刺激学生多种感官,从而使其受到感染。

例如教学《静夜思》一诗时,在导入环节,我先选择一位朗读能力比较强的学生进行朗读,利用相关的道具“复活”李白;同时,用多媒体播放配乐,利用月夜图片营造出一个月夜场景。在音乐声中,“李白”一边吟诵,一边走进学生的视野,开启了《静夜思》的教学之旅。在这个环节中,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拉近了与诗歌的距离;同时借助音乐、图片等辅助手段,教师带领学生进入了诗歌的意境,较好地抓住了学生的兴趣点,营造出了一个富有童趣的教学情境,学生的情绪很快被调动起来,并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放飞童心,捕捉富有童真的诗歌意象

诗歌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借助意象传达思想情感,因此,教学时我们要遵循诗歌创作的一般规律,以捕捉诗歌的意象为抓手,深刻理解诗歌索所要表达的情感。诗歌和其他体裁的作品不同,富有诗意特质,且教材所选的诗歌,往往彰显出童真童趣。这就需要我们基于诗意视角,放飞童心,从儿童的心理、认知特点去体悟诗歌的意象,从而使诗歌意象的解读摆脱成人化的倾向。

例如白居易《池上》一诗,诗歌塑造的意象主要包括“小娃”“小艇”“白莲”“浮萍”等,有人、有物、有景,情趣盎然。如何将诗歌的童真童趣还原出来呢?教学时,我引导学生放飞童心,展开想象,想象一下小娃此刻的神情、心理、动作等,将小娃撑船的动作、“偷”的动作还原出来;将白莲以及莲蓬的样子借助想象还原出来,将小艇在水中行驶的情状还原出来,将一池的浮萍和白莲形象通过想象创造出来……以意象为着力点,引导学生通过“小娃”“小艇”感受到那种无拘无束的自由、快乐;通过白莲、莲蓬和浮萍等,映衬出自由、快乐、纯真等,“池上”就成了一个快乐的“磁场”,成了童真的汇聚地。学生学习起来,自然趣味十足,体味深刻。

三、共享童趣,建构有情趣的诗歌意境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诗歌的教学理应成为一场快乐之旅”。教师基于童趣共享的视角,构建富有情趣的诗歌意境,并通过多样化的诗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进入诗歌营造的意境中,进行广泛的学习和互动,展现诗歌独特的艺术魅力,循序渐进,且行且深,向诗歌更深处迈进。

以杨万里的《小池》一诗为例,全诗28个字,言有尽而意无穷,全诗每一句都是一幅画面。为了引领学生更好地走进诗歌的意境,我们可以开展以下学习活动:

活动一:调动你的想象力,将诗歌的画面运用语言描述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活动二:结合诗句,想象诗歌的内容,为每一句诗配上一幅画。

以上环节的设计,结合了说、画两种活动形式,将传统诗歌教学中对诗歌的理解转化为描绘画面,有效促进了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同时借助绘画的语言形式,丰富了诗歌教学的课堂语言表达形式,促进了诗歌和绘画的有机融合,并借助绘画语言还原了诗歌意境,使学生获得了真切的体验。诗意语言表达、绘画意境展现,为学生之间的童趣共享创造了可能,提供了适切的途径。

四、激荡童声,体验有灵性的诗歌韵律

童年是一首歌,诗歌更应该成为这首歌的灵动音符。“一节没有声音的诗歌课堂必然是失败的课堂,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丰富诗歌课堂声音,让童声激荡起来。”在诗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多样化的朗读中去感悟、去经历、去体验,感受诗歌灵动的韵律,感受诗歌不一样的美,引领学生领略独特的审美体验。

例如教学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一诗时,我设计了如下几重朗读活动:“认读”,安排在课前自主学习环节,学生借助工具书自主朗读诗歌,做到读准字音、读准节奏;“演读”,学生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开展表演性朗读,要读出情感,并且根据表达的需要,演绎出诗人的情感;“赛读”,在学生演讀的基础上,开展小组比赛朗读;“诵读”,主要采用集体活动的方式,将这首诗歌富有情感地背诵出来。

四重朗读活动,层层深入。“认读”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朗读能力,使学生获得初步的诗意体验;“演读”将有声语言和形体语言有机结合,又需要读出情感,配合动作,难度不断加大,以加深对诗意的理解;“赛读”利用了学生的好胜心,激发朗读的积极性,在读中感悟诗境;最后,通过“诵读”进行集体成果展示,共享朗读的乐趣。在多样化的朗读过程中,学生获得了多重体验,感受到了诗歌富有灵性的韵律,审美能力也得到了有效培养。

五、优化活动,开启富有个性的诗歌旅程

诗歌教学从本质上来说是一项思维活动,如何为学生搭建自我展示平台,这就需要我们对诗歌教学进行优化设计,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积极推动诗歌教学的活动化、实践化。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引领学生开启一段富有个性的诗歌欣赏之旅,让同学们充分领略诗歌所营造出来的独特风景。

例如,教学李白《望庐山瀑布》一诗时,我将听、说、读、写融为一体,开展了多样化的教学活动。

“童声激荡”环节:引导全班同学在教师示范朗读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小小导游”环节:请某一小组的同学结合自己对诗歌的理解,以小导游的身份,用生动的语言向游客介绍庐山瀑布。

“我来代言”环节: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说说庐山瀑布之美,以代言人的身份,写一句代言词。

三重活动各有侧重且有机融合。“童声激荡”以读为抓手,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诗歌的语言,培养学生对诗歌语言的感悟能力,以读促悟;“小小导游”以导游评说的形式,再现庐山瀑布之景,激发学生语言表达的兴趣,在演与说的过程中,不露痕迹地加深对诗意的理解;“我来代言”以代言人的身份进行表达,形式新颖,学生很感兴趣,“代言”的过程,巧妙地将阅读教学和写作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为学生创造了语言运用、表达创新的机会,并促进了诗歌与生活之间的融合,在个性化理解中,提升学生对于诗歌的鉴赏能力。

诗歌是学生成长的精神之蜜,诗歌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充分关注诗歌教学的独特价值,在实践中不断探寻诗歌教学的有效策略,让诗歌与童心相映成趣,让诗意的芬芳充盈我们的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王筱雯.基于儿童本位的小学语文儿童诗诵读教学策略研究[D].渤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2]陆琴艳.用童诗点亮学生童年——低年级儿童诗教学浅析[J].考试周刊,2016(3).

[3]佘树丽.体悟诵读韵味放飞童年梦想——小学低年级儿童诗教学的策略[J].教书育人,2015(11).

[4]宋运来,王韧.低段儿童诗课文如何教——《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教学及评析[J].小学教学设计,2017(9).

[5]朱俊.擦亮童心守护诗心不忘初心——儿童诗欣赏课的教学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2017(4).

猜你喜欢

儿童诗童趣童心
九月·童趣
童心向党
童心向党 快乐成长
教案《创作儿童诗》
童趣
童心加油,战“疫”必胜
童心绘天下
长了翅膀的儿童诗
童趣游乐场
童趣照相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