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育,于无声处是惊雷

2019-09-10谢宇广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127期
关键词:雷夫海蒂行为准则

谢宇广

说到教育,尤其是德育,在人们的脑海里浮现的,也许都是一些轰轰烈烈的活动。比如“‘我不吸烟千人签名”“‘拒绝毒品从我做起万人游行”等等。这些活动和做法,除了吸引人眼球外,更多的作用可能是“作秀”,难以引起受教者心灵最深处的触动。这就像人们跟团旅游一样——“上车睡觉,下车尿尿,来到景点拍张照,回到家里啥也不知道。”相反地,如果你在旅途中,让思绪纷飞,心灵放飞,全身心地与高山、流水等大自然融为一体,才能感受到美好与心灵的触动。德育就像一个人跟着心灵去旅游,要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才能达到最佳效果。下面是笔者在语文课堂里渗透德育的一些做法。

一、女孩子先走

在笔者的语文课堂,通常会看到这样一幕:一男一女两个孩子被请到讲台前发言,发言完毕后,男孩子退到一边,做了一个“请”的手势,让女孩子先回座位。台下的孩子瞪大眼睛,看男孩子有没有做到,如果做到了,大家便会心一笑,继续安心听课。

细节体现人的素养,而人的素养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形成的。这些“女孩优先”的绅士习惯,在一些发达的西方国家,可能是司空见惯的行为,而在我们国家,却仅仅是一种口号:当两车相遇时,吃亏的总是女司机;面对挤满人的电梯時,总是身强力壮的男士挤了进去……于是,深圳出台了“拉链式”通行的举措。

这些人的基本素养从何处来,是从轰轰烈烈的“万人行动”中来的吗?肯定不是,它需要潜移默化地不断熏陶,才能形成人的基本素养。

细节不是孤立存在的,就像浪花显示了大海的美丽,但必须依托于大海才能存在一样。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因为家庭社会环境的长期影响,已经养成了好多坏习惯,而这些坏习惯的改变也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我们要有耐心,首先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先培养一种意识,然后经过长期的培养,慢慢使这种意识成为一种习惯。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课堂上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动,经过长年累月的固化,将来定能在孩子们的心灵打下深深的烙印,从而收到好的效果。正如冰心所言:“修养的花儿在寂静中开过去了,成功的果子便要在光明里结实。”

二、以“爱”为伴

上课铃声响起,笔者走上讲台,说:“请同学们打开笔记本,听老师念《海蒂》,边听边简单地记录,等一会儿进行复述。”教室里顿时安静下来,只听见沙沙的笔声……

从2012年开始,笔者教的每一个班级,上课伊始,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读小说《海蒂》。《海蒂》是一本以情动人的文学名著,在这本书里,始终贯穿着一个“爱”的主题,作者通过优美的笔触,把一个可爱、充满爱心的海蒂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眼前,使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爱的天使、爱的化身。海蒂虽然出身贫寒,却拥有一颗金子般的心。她的人格魅力、纯真善良深深地感染着周围的人,使饱经磨难、离群索居的爷爷重新回到人们中间,对生活有了新的认识和感悟,海蒂也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实现着自己生命的价值。此外,长年与轮椅为伴的富家少女克拉拉,贪玩厌学的牧羊娃彼德,陷于丧女之痛的医生以及在贫困与黑暗中艰难度日的瞎眼老奶奶,他们的生活都在海蒂的影响和帮助下发生了变化,变得美好,充满希望。

人类的天性以善为本,爱与被爱是我们每个人一生中必有的行为和感受,是人人心中永不泯灭的渴望,是生命的根基。《海蒂》能帮助我们唤醒孩子们的爱心,这是我所看重的。

雷夫·艾斯奎斯《第56号教室的奇迹》轰动一时,引起了我们的思考,在书中,他说,孩子的道德有6个阶段,分别是“我不想惹麻烦”“我想要奖赏”“我想取悦某人”“我要遵守规则”“我能体贴别人”“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雷夫认为:第六阶段不但是最难达到的,也是最难教的,因为行为准则存在于个人灵魂中,其中还包括了一份健全的人格在内。这种组合使得仿效成为不可能:就定义而言,第六阶段的行为无法教,也无法讲述。

如何帮助孩子的行为达到第六阶段呢?雷夫认为,我们不可以教,但可以试着帮孩子们从别人身上找出行为准则。许多卓越的书籍和电影都找得到达成第六阶段思维的人。

在课堂上读小说《海蒂》,除了可以进行“听说读写”训练外,笔者主要是试着帮孩子在小说中的“主人公”身上找出良好的行为准则,并利用小说中人物的完美人格,帮助孩子树立良好的品行。这种润物无声的做法,效果比单纯地说教要好得多。

三、感恩的心

2015年10月20日,五(1)班30多位妈妈,静静地坐在电教室里听我的公开课《慈母情深》。

课文里有这样的一段话:

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

“你找谁?”

“找我妈!”

“你妈是谁?”

我大声说出了母亲的名字。

“那儿!”

一个老头儿朝最里边的角落一指。

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

“妈——”

“妈——”

为了让学生领会母亲工作的辛苦,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情节:先让孩子们在教室里大声讨论,高声尖叫,然后,让一个同学在这种非常嘈杂的环境中,扮演作者“我”,去大声呼唤他的“妈妈”。然后,笔者问同学们:“在这样的环境里,你觉得叫唤一个人容易吗?你们想在这样高分贝的环境里呆着吗?”同学们纷纷摇头,表示一百个不愿意。笔者话锋一转:“你们在这样的环境里,一分钟都呆不了,有想过,妈妈是怎样在机器的轰鸣中,在灯泡的烧烤下度过一天又一天的吗?”教室里顿时沉默了下来。不言而喻,同学们马上体会到了母亲工作的辛劳。

课后,家长们表示,听了笔者的课,眼泪都要流下来了。同事们也认为这样的课堂设计,非常成功,让学生很容易就能入情入境地体会文学作品的妙处,也达到了育人的效果。学校是育人的场所,而德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是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的保障。相比空洞的说教,润物无声、育人无痕的德育教育更能深入人心,在潜移默化中获得的德育教化更会内化成自身的素质。

德育,应做到“于无声处见惊雷”,这也与语文课 “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要求不谋而合。

猜你喜欢

雷夫海蒂行为准则
一个小忙
海蒂和爷爷(中)
成为“雷夫”,你准备好了吗?
为何不吃梨
海蒂和爷爷
小木屋里的幸福时光
头发着了火的老师
从合作原则看英语对话中的性别差异
无视我,这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