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老年眩晕患者的病因分析及治疗
2019-09-10李永强
李永强
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内科的老年患者发生眩晕的原因,并观察不同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笔者所在医院的神经内科患者中选取110例老年眩晕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其病因。随机抽取55例作为对照组,另外55例做为观察组,在急性期和间歇期分别采取不同的方式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式的效果及患者的并发症情况。结果 老年患者发生眩晕的主要原因是慢性主观性头晕,占比34.55%(38例)。观察组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神经内科的老年患者发生眩晕的原因比较复杂,对病因的分析有助于对患者采取规范性的治疗,增强治疗的有效率,并对并发症积极预防,为患者提供高效、安全、科学的治疗。
关键词:神经内科;老年眩晕;分析及治疗
眩晕是神经内科患者的常见病症,发病人数以老年人居多,主要是老年人的神经系统功能逐渐退化,精神状态较差,而神经内科疾病对神经系统也会造成一定的损伤,因此容易出现眩晕的症状。眩晕会导致患者头晕、恶心等,导致人体失去平衡,患者易发生摔倒或者昏厥等情况,不及时救治非常危险。老年人眩晕的原因比较复杂,在治疗时也面临很多的不确定因素,难度较大。本文对笔者医院的110例老年眩晕患者的病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两种治疗方式,通过观察其治疗效果来规范治疗方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笔者所在医院的神经内科患者中选取110例老年眩暈患者进行研究,诊治时间为2018年1月~2019年1月,疾病分布情况为:合并高血压患者53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39例,合并糖尿病患者18例。随机抽取55例作为对照组,男29例,女26例,平均(70.6±2.1)岁;其余55例为观察组,男27例,女28例,平均(70.2±2.4)岁。纳入条件:①老年患者的眩晕症状为不同程度的呕吐、恶心以及头颈部疼痛等,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②患者年龄大于60岁,对本次研究的内容知晓且自愿参与。排除条件:①患有合并恶性肿瘤。②患者精神异常,有认知功能障碍。③患者先天残疾或者有严重的肢体损伤。对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1.2.1病因分析:医护人员在患者入院后对其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针对具体病情进行专项检查,同时做神经系统方面的检查,对所有的检查结果认真分析,对患者的病史情况进行询问并仔细记录,结合所有信息对眩晕的病因进行判断[1]。
1.2.2治疗:对照组在急性期的治疗药物选择安定,方式为肌内注射,剂量为5mg~10mg。间歇期的治疗药物有两种,一种是阿司匹林肠溶片,方式为口服,频率为每日一次,剂量为75mg;一种是丹参注射液,方式为静脉滴注,频率为每日一次,剂量为20ml;连续服用14天[2]。观察组在急性期的治疗药物选择异丙嗪,方式为肌肉注射,剂量为20mg~50mg。间歇期的治疗药物有三种,一种为西比灵,方式为口服,频率为每日一次,剂量为10mg;一种为舒血宁,方式为静脉滴注,频率为每日一次,剂量为20ml;一种为阿司匹林肠溶片,方式为口服,频率为每日一次,剂量为75mg;连续服用14天。
1.3指标评价
治疗效果的评价分为四种情况:患者眩晕症状消失且30天内没有复发,为痊愈;患者眩晕症状消失且30天内有复发,为显效;患者眩晕症状缓解,30天内又复发,为有效;患者眩晕情况没有好转且频繁发作,为无效[3]。小组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55×100%。并发症的种类包括中风、猝死或者脑血栓等。
1.4数据处理
本次研究中病因分析的相关数据、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有效率选择SPSS18.0软件分析,(%)表示计数资料,x2检验,p值小于0.05表示数据对比差异明显。
2、结果
2.1老年眩晕患者病因分析:34.55%(38例)的老年患者发生眩晕的原因是慢性主观性头晕,27.27%(30例)的老年患者是良性位置性眩晕,13.63%(15例)的老年患者是由于后循环缺血导致的眩晕,9.09%(10例)的老年患者是由于心境障碍发生眩晕,其余病因为偏头痛4.55%(5例)、前庭神经元炎7.27%(8例),美尼尔病3.64%(4例)。
2.2两小组治疗效果的对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8.18%(54例),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9.09%(35例),数据的对比差异显著(x2=14.794,p<0.05)。
2.3两小组的并发症情况对比: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64%(2例);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1.82%(12例),数据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1。
3、讨论
老年眩晕的病因较为复杂,其中老年患者发生眩晕的主要原因是慢性主观性头晕,占比34.55%(38例),后循环缺血是合并卒中的危险因素,精神因素导致的眩晕也需要加强重视,在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重点关注这几种病因,对患者的不良情绪及时进行疏导。不同的药物治疗效果有明显差异,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因此对此病的治疗需要选择合理、高效的药物,提高治疗效果和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1]陈晓旭, 冯月宇. 神经内科老年眩晕患者的病因分析及治疗探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47).
[2]李斐, 王兴国, 庄建华,等. 神经内科眩晕专病门诊患者病因初步分析[J]. 中华医学杂志, 2017, 97(14):1054-1056.
[3]王春艳, 李俊. 神经内科200例住院眩晕患者的临床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5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