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鸭沙门氏菌病诊断与防治措施

2019-09-10罗甲新刘雪文

畜牧兽医科学 2019年15期
关键词:防治措施诊断

罗甲新 刘雪文

摘要:鸭沙门氏菌病是一种由沙门氏菌属中的单一菌种或者多菌种混合感染引发的鸭急性或慢性传染病的总称,主要的病症包括鸭副伤寒。该类病菌的宿主多为禽类,对养鸭业的发展有十分不利的影响,影响养殖户的同时又可以感染人,因此,需要对该病加以了解并予以防治。

关键词:鸭;沙门氏菌病;诊断;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858.32

文献标识码:B

doi: 10.3969/j.issn.2096-3637.2019.15.075

作者简介:罗甲新(1985-),男,广西钦州人,中专,主要从事畜牧兽医方面的工作。

0引言

沙门氏菌感染发病迅速,具有极强的传染性,且染病后死亡率高,尤其是雏鸭,其主要症状为腹泻、眼结膜炎。若感染沙门氏菌,通常鸭群会在1周内出现感染高峰,其传播速度与养殖管理、环境以及预防措施有关。如果养殖环境差会导致圈舍内病菌大量繁殖,发病后没有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也会引发雏鸭死亡,鸭群之间迅速传播。该文对鸡沙门氏菌病进行综述,希望对广大养鸭户带来一定帮助,做好该病的预防工作,不仅对养鸭业意义重大,而且对人类公共卫生也有重大意义。

1流行病学

沙门氏菌是该病的主要病原微生物,通常存在于鸭的排泄物中,病鸭与带病菌的鸭子均为传染源,可以通过垂直传播、接触传播等方式传播。因此,做好排泄物的清洁处理工作、保持养殖环境的洁净、定期消毒可以有效降低沙门氏菌病的患病率。3周内的雏鸭为该病的易感动物,此阶段内雏鸭的免疫力与抗病能力均不高,如果养殖管理中没有及时调整养殖密度,造成养殖密度较高,排泄物堆积,空气流通不畅,极易引发该病的流行,雏鸭多为急性或者亚急性病症,成年鸭则以隐性或者慢性病症居多,雏鸭死亡率为1~20%,但是严重感染区死亡率可以达到60~80%。

2临床症状

病鸭感染后会出现嗜睡、食欲下降、精神萎靡、羽毛蓬乱、反应迟钝等症状,腹泻,排泄物呈粘稠绿水或者绿色絮状,鸭肛处有排泄物的粘结,发病严重可以导致休克或猝死。对病死鸭剖检,可以发现鸭肝、脾等脏器明显肿大,且带有坏死点,消化道有出血点,盲肠末端肿大,呈现坏死性肠炎伴有干酪样内容物,心脏呈心肌炎以及心外膜炎症状,雌鸭输卵管脓性病变甚至坏死。

3诊断

取病死鸭剖检(死亡时间不超过4h,夏季不超过2h,最好选取濒死或者刚死的鸭只,同时保证尸体未经过浸湿),取盲肠内容物或盲肠扁桃体样品,对于雏鸭急性病理可以取肝脾等脏器为样品进行病原微生物的分离培养。在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中生长,为无色透明的圆形、光滑菌落;在SS培养基与亚硫酸钠琼脂平板上,呈墨绿色或者黑色菌落。挑选典型菌落接种,用三糖铁琼脂培养基斜面与尿素培养基进行初步诊断,在尿素培养基中呈阴性,三糖铁琼脂培养基呈粉红色且底部变黄并产气,可以初步确诊。由于该病菌血清型繁多,生化鉴定较为复杂,可以送至有关部门进一步鉴定血清型。

4治疗

發现鸭有异常行为应及时诊断,确诊后,首选庆大霉素治疗,但由于庆大霉素易发生过敏反应,因此在使用前应做药敏测试,将少量庆大霉素与饲料混匀饲喂,无不良反应方可用于治疗该病。对不同生长阶段的鸭子用药情况有所区别。

4.1雏鸭

100万IU单位庆大霉素与1L水混匀后与饲料混合给药,每天给药2次,连续给药5d,第3天开始给药时可以加入0.5%链霉素加强治疗效果。

4.2育成鸭

1000万IU单位庆大霉素混合1L水,混匀后与饲料混合给药,每天给药2次,连续给药3d。同时可以配合1 200 IU单位庆大霉素肌肉注射,1次/d,持续注射3d。

5防治措施

5.1防治蛋壳污染

蛋壳污染是引起新生雏鸭感染沙门氏菌病的主要因素。饲养管理员应做好孵育管理,防止蛋壳污染。应当对产蛋鸭监控,发现疫病应及时隔离诊治,避免疫病流行;管理员应定期对产蛋箱进行清洁、消毒,保障产蛋箱的卫生环境,及时清洁更换垫料,按时取蛋;取蛋后应当分类管理,储蛋环境温度调节为12℃左右,湿度调节为70%,在储蛋期也要定期对库房消毒,保障环境卫生无菌,为孵育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在孵育时,养殖管理员应严格监测环境指标。

5.2提升雏鸭免疫力

雏鸭出生时携带母源抗体,但随着生长,母源抗体水平下降,此时雏鸭的抗病能力与免疫力低下,易感疫病。因此,要加强雏鸭的饲养管理,提升其抗病能力,一方面可以加强雏鸭的营养摄入,增加自身抗病能力;另一方面加强沙门氏菌病的预防工作,严格执行消毒与清洁工作,在饲料中可以适当添加部分抗菌药,但是不宜过量、长期使用,否则会产生抗药性。

5.3加强饲养管理

养殖场应制定严格的消毒管理制度措施,并以此执行,保证鸭群良好的生活生产环境,及时清理鸭舍内的排泄物,收集后进行发酵等无害化处理,处理后可用于制作肥料;养殖场可以定期邀请相关技术人员对管理员培训,加强对疫病的认识;依照鸭群“全进全出”原则,如果养殖中需要外引鸭群,在入场前必须经隔离观察,确定无疫病发生后才可以混群饲养;加强对水源与环境卫生的管理,在鸭舍内设置通风设备,孵化房与育雏室尽量安装空气过滤装置;严格控制外来人员的出入,避免外来人员进入养殖区。

5.4使用新型饲料添加剂

饲料行业发展迅速,许多新型饲料添加剂应用于养殖中。如聚合物添加剂能增强畜禽的消化功能,降低患病率;有机酸制剂能调节鸭群胃肠道环境,抑制沙门氏菌的生长繁殖;饲料酶制剂可以促进饲料中营养物质的分解吸收,提升机体抗病力。

5.5免疫预防接种

目前没有商品化疫苗,但是国外有研究指出用结晶紫明矾疫苗预防鸭沙门氏菌病,保护率可达70~100%,也有研究表明可以使用福尔马林灭火疫苗,在雏鸡破壳1d的雏鸭颈部皮下或者胸肌注射0.2 mL,10 d时二次免疫注射。母禽在产蛋前1月注射1mL,1周后二次免疫注射,可以通过母源将抗体传给雏鸭,免疫雏鸭破壳后1月保持免疫活性。

6结束语

鸭沙门氏菌病严重制约鸭养殖业的蓬勃发展,养鸭户在养殖中如果发现沙门氏菌病,应立即采取针对性措施,阻止疫病蔓延,并且加强日常饲养管理,提升鸭群抗病能力,有效抵御疫病发生,降低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张相奎,许其华,刘爱华.鸭沙门氏菌病的诊治[J].兽医导刊,2019( ll):41.

[2]诸红新.鸭沙门氏菌病的诊断与防治策略[J].水禽世界,2015 (5):32-34.

[3]刘慧,周辉,薛敏开.一例高邮鸭沙门氏菌病的诊断与防治[J].家禽科学,2017(3):40-41.

猜你喜欢

防治措施诊断
常见羽毛球运动软组织损伤及诊断分析
浅析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的防治措施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水产养殖中病害的防治措施分析
浅析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运行诊断及其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