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民族特殊教育学校师资状况研究
2019-09-10张静漪
张静漪
摘 要:特殊教育学校师资队伍的建设在特殊教育学校中占据重要地位.本文针对内蒙古赤峰市民族特殊教育学校的师资状况进行研究,发现相关问题,提出解决建议,以期对内蒙古赤峰地区乃至其他地区的特殊教育学校师资力量的提高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特殊教育学校;师资现状;调查;对策
中图分类号:G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9)12-0164-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强调:“各级政府要加快发展特殊教育,把特殊教育事业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列入议事日程.”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上说过“我最关心的是关于文化和特殊教育”,可见特殊教育越来越被国家所重视.那么,要想办好特殊教育,就必须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才能保障特殊儿童能够适宜的接受到知识和技能,促进特殊儿童身心的全面发展.因此,本文针对内蒙古赤峰市民族特殊教育学校的师资状况进行相关研究.
1 赤峰市民族特殊教育学校概况
赤峰市民族特殊教育学校(原名为赤峰市聋哑学校)始建于1988年7月.截止2018年,赤峰市民族特殊教育学校有教师108位,学生251名,教师数占学生数的43%,学校分为聋教部(26个班级)、盲教部(5个班级)和智障班(1个班级),聋教部包括学前、初中、高中以及职业教育班(微机、编织、烹饪、面点、美术装饰等专业课程),是以聋哑学生为主的综合性特殊教育学校,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医疗水平的提高,聋生越来越少,学校也开始转型发展,兼招智力障碍儿童、盲童、自闭症儿童以及其他残疾类型儿童,智障班就是新增的班级,班上目前有四名学生.
近年来,学校为了加快特殊教育教师队伍的步伐,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高学历、高水平、高职称、高技能的教师队伍,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2 赤峰市民族特殊教育学校师资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教师队伍过于年轻化
通过了解,赤峰市民族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呈现“中间大,两头小”的特点,20~40岁的教师人数占了88%,以中青年教师为主,教师队伍呈现年轻化.据访谈有经验的教师得知:年轻的教师往往因为教龄短而导致教学经验不足,缺少特殊教育的教学技能及方法,对于突发情况往往不会很好的处理.尤其是在照顾特殊儿童的时候,没有太多的耐心,他们往往容易被困难击倒,处理问题的方法简单,喜欢自作主张,有的青年教师不能接受老教师经验上的指点.另外,由于青年教师在晋升职称上更困难,导致工作压力大,对职业失去信心,职业流失现象会增加.
2.2 教师男女比例严重失调
赤峰市民族特殊教育学校男女教师呈现“阴盛阳衰”的特点,男女教师比例为3:7,这也是教师行业的共性问题.可能有两个因素:一方面女教师在学生的课堂、生活方面更容易发现细节,有耐心,在关怀、爱护学生方面有着男生不可替代的优势,对于教师工作,男性接纳度比较低.另一方面,从现在的高等教育专业招生情况看,师范专业,尤其特殊教育专业的男性普遍较少,所以招聘到特殊教育学校的男性也较少.
2.3 教师学习模式待调整
教师上课大多数以独立备课为主,教学研讨为辅,这就不利于全面快速的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培训覆盖面不够,据访谈得知,很多教师在职前没有参加过特殊教育的培训,而且在职后参加的培训次数也很少.培训的内容和形式单一,根据调查访谈得知:教师培训内容主要以教育理论和教法培训为主,缺乏对特殊教育专项技能的培训和教育技术培训,这样往往使大部分教师认为培训只是形式主义,没有多少实质性的帮助.
教师培训的需求度高,但没有自我提高的时间或氛围.培训形式以教学观摩和专家讲座为主,老教师给他们灌输“经验之谈”,而新教师由于心理水平、身份、经验等因素与老教师不同,尽管它们有不同的见解,也不会轻易的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教师对科研的态度认识以及科研技能的提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2.4 教师科研意识与能力需提高
通過了解得知,该校的教师从事科研课题研究的比较少,一半以上老师甚至从未做过课题研究,只是迫于评职称等压力之下,为了完成指标而被迫完成一些论文的发表和课题的研究,论文发表和课题研究和职称评比呈现正相关.不是大家没有相应的研究,一是没有意识将其转化为科研课题或成果,二是不知道用什么的方式通过什么渠道去申请相应课题、专利、成果等,三是不具备课题设计和论文写作的能力,很多东西茶壶里煮饺子——道(倒)不出来.
3 赤峰市民族特殊教育学校师资问题的建议
3.1 平衡教师队伍,培养青年骨干
学校在招纳青年教师的基础上,也应该适当招纳一些经验丰富,学识渊博的普校或机构的老教师,这些老教师往往在学识、经验、方法等各方面比年轻教师更有优势.当然,一定要选择那些真心想为教育事业,尤其是特殊儿童做事情的老教师,而不是来混日子等退休为了高津贴而来的老教师.倡导年轻教师积极向老教师请教,吸取经验,在工作和学习上少走弯路;另外,学校应该加大对老教师的研究成果的奖励,研究成果和绩效挂钩,让老教师更加有激情的做好自己的特教事业.
赤峰市民族特殊教育学校应该有特色有侧重的培养青年骨干教师,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比如,定期举行青年教师教学评比,专业知识大赛等;召开青年教师培养进度反馈会议,定期进行青年教师培训总结,及时了解教师的需求.定期的教研活动中鼓励教师去探索教育之道,主动的去学习和挖掘新的科研项目;建立奖励青年教师机制,以优秀教师作为榜样,分专业方向和重点去打造骨干教师.
3.2 全方位政策协调,均衡男女比例
赤峰市民族特殊教育学校针对教师男少女多的现象,第一,可以探索新的招聘对策,比如男女分批进行招聘、根据男女比例招聘,政策适当向男性倾斜,从招聘上逐渐解决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男少女多的现象.第二,拓展特殊教育教师来源渠道,多种途径引入男教师,完善教师职务聘任制,积极鼓励其他师范学校参与培养特殊教育教师,鼓励其他师范专业甚至非师范专业的男性高素质人才向特殊教育职业流动.第三,提高特殊教育男性教师待遇,男性的工作压力普遍大于女性的工作压力,因此男性在选择职业上往往更看重未来职位发展和工资待遇,如果能有所区别,会让更多的男教师有更高的热情去从事教育工作,增加特殊教育男教师的比例.
3.3 点面结合培训,构建合理体系
赤峰民族特校的教师们的集体备课还是相对较少,因为孩子的差异、年级的不同、进度的区别等等原因,那么一是学校领导重视,硬性要求集体备课多一些,同时大力推进公开课的频率,一节课上好很容易,节节都成为公开精品课自然教学质量也就上来了.
加大教师培训覆盖面,据了解只有部分骨干教师经常参加培训,除了常规开展岗前和岗后培训,另外,学校还要合理安排培训时间,确保教师有足够的业余时间去学习.改进培训模式,使培训方式和培训内容多样化.开展符合特殊教育教师自身需求、符合教育实际的各种各样的培训方式和培训内容.赤峰市民族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以往的大面积的培训学习的方式往往是通过教学观摩和专家讲座的方式进行,而学习的内容也都是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很少学习教师技能和教育技术方面的知识,因此,应该改进这种传统的传统教学模式,在今天科学技术比较发达的时代,学校的培训应该全方位、多层次,在培训中,让教师多种途径参加培训,比如集体培训、团队合作、教师互动、异校锻炼、网络云平台等方式进行培训,在培训内容上,不仅要培训教师的理论基础和教学方法,更要注重特殊教育专业技能和教育技术的培训,对于专业技能的培训,学校可以定期举行教师技能大赛,开展教师技能座谈会,定期进行反馈和总结;对于技术教育的培训,学校要加强开展学校教育理论和学习理论的学习,使教师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并自动运用于社会实践中,其次,要加强教学设计的培训,能让广大教师通过科学的技术手段科学制定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科学选择技术手段.
其实老师们都很有培训需求度,那就应该抓住时机,尤其在老师刚入职的前4-6年,真正从专业技能上结合本校需求进行打造,而且不是一般的几天的那种短期培训,而是针对性的进行脱产进修,有的放矢,才能打造出专项的适应学校需求的老师.开展校际之间的公开课观摩,交流解决实际问题.
3.4 提高科研意识,培训科研能力
很多老师没有相应的科研意识,缺乏相应的机制,因此学校要大力鼓励,提高教师的科研奖励机制.可以根据个别教师需求实行定额报销科研费用,对教师发放科研津贴,发放突出奖、课题奖、论文成果奖等,提高特殊教育教师科研待遇.
还有很多老师不知道如何做课题的选题,前期的调研,数据的搜集整理,问题的提出与探索等等,这就需要开展相应的培训,,比如和当地的高校,也就是内蒙古赤峰学院建立科研合作關系,建立科研培养机制.领导要有这样的意识:提高和鼓励科研,不会耽误教学的进度,影响教学的水平,而恰恰是一种经验的凝聚和教学的促进.
总之,只有大力提高教师的素质与能力,才能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做为教师个人,成长了,提高了,充实了,教学有底气;做为学校,有了高水平的教师,才能成就高水平的学校.相信内蒙古赤峰民族特殊教育学校一定会越办越好!
参考文献:
〔1〕郑晓坤.中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研究(1978-2016)[D].东北师范大学,2017.
〔2〕教育部,发展改革委,民政部,等.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J].中国特殊教育,2014(2):4-7.
〔3〕王雁,冯雅静.美国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的发展与评介[J].教师教育研究,2014,26(3):107-112.
〔4〕邹广万,刘慧丽.内蒙古特殊教育发展概观[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版),2015(5):266-269.
〔5〕许家成.以区域性变革推进特殊教育现代化——兼评上海市长宁区创建实体特殊教育指导中心的实践[J].现代特殊教育,2016(3):1-1.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试行)[J].现代特殊教育,2015(17):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