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策略分析

2019-09-10陆璟

锦绣·上旬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专业人才创新型现代化

陆璟

摘 要:在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中,社會各界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加,高校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要途径,需要加强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以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发展。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已经开始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其主要目标是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树立现代化教学理念,优化人才培养教育模式,为创业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的有效实施提供支持,文章主要对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策略进行了分析。

一、引言

在我国教育教学行业的快速发展中,高校培养出了很多的优秀人才,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创业教育逐渐成为高校就业指导的关键工作。在新课程教育教学改革日益推进的大背景下,很多高校开始实施大创项目,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创新创业训练的机会,有效地提高了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创造力,为国家培养了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基于此,文章阐述了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总结了相应的培养策略。

二、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为了推动高校教育的快速发展,很多高校逐渐进入大众发展时期,高校教育的关键是提高教育教学的整体质量,而创新型人才培养是提高高校教育质量的关键,是我国由高等教育大国逐渐向高等教育强国进行转变的重要途径[1]。在高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创新教育工作的实施,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创新创业活动中,避免出现网络和学习目标迷失的现象,以形成良好的学风。并且,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比较严重,很多企业比较关注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尤其是创新能力的提升,创新型人才满足了现代化社会的用人需求。另外,创业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创新能力,有助于学生和社会进行接触,提高大学生的团队能力,树立自主创业精神,有效地解决就业问题。除此之外,在现代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高校开展创新能力教育需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实行因材施教的模式,引进多元化的人才培养形式,以满足新时期的学生多元化发展需求,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及时地发现、分析并解决各项问题,实现理论知识和实践内容的有效融合,为学生自主学习和成长提供支持,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优质服务。

三、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策略

(一)优化高校人才结构

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我国高校专业人才结构还有待完善,高校需要分析我国高校专业人才结构的实际发展情况,深入分析高校专业人才发展问题,建立完善的创新制度,做好教育教学改革工作,以创新型专业人才理论指导人才培养,提供更多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改革方法。例如,在创业教育研究过程中,高校需要针对专业人才结构做好指导和优化工作,以此制定满足社会发展的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创新型人才。另外,为了全面落实创业教育模式,高校需要培养更多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型人才,有效地提升大学生的专业能力,使大学生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培养更多高校创新型人才。

(二)严格落实“创业教育”模式

现阶段,高校需要严格落实创业教育模式的有效实施,严厉惩罚部分有名无实的创业教育院校,并针对努力实施创业教育、缺乏人力、物力和资金等各项资源的高校进行审核,对其进行财政支持,为高校配备更多的师资力量和硬件教学设施,实现创业教育模式实施的高效性[2]。除此之外,高校教育部门需要营造轻松、愉悦的创业环境,这样大学生才能够积极参与到创业活动中,获取更多的创业保障金,提高大学生的创业兴趣。

(三)整合资源,建立联动机制

为了有效地整合高校的各项资源,建立完善的联动制度,相关部门需要将高校科研结果、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有效融合,以此提高高校的科研水平,但很多高校无法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创业学习,这就需要有效地处理高校科研和教学之间的关系,将科研作为教学的基本,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提升高校教育教学的整体质量。并且,高校教师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活动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这样大学生才能够参与到科研活动中,做好创新性研发工作,为学生提供更多创新的机会,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实现科研和教育的有效融合。除此之外,很多高校的教育资源共享由于高校建校时间、教育研究领域、高校资源等差异,导致高校发展水平有所不同,这就使得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开展方式和开展效果出现了很大不同。因此,高校需要引进现代化交流合作形式进行资源共享,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协调发展提供支持。并且,各个地区可以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会,引进高水平的师资力量,深入分析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问题,以此为基础制定完善的发展策略,提供创新创业教育指导方案,为高校创业创业教育工作的有效实施提供支持。

(四)增强大学生人文素养

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日益推进的大背景下,我国专业人才管理制度无法满足现代化社会市场的实际需求,并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缺乏良好的教学文化氛围、大学生未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工作态度不正确等,严重影响着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整体效率。另外,高校还应该注重大学生观察探索能力的培养,将其作为高校改革的重点,提高高校教师专业教学的整体水平,为高校现代化发展提供支持。因此,在现代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过程中,为了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高校需要创新并优化现有的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这样大学生才能够掌握现代化社会的发展方向,推动现代化高校教学工作的有效实施。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中,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工作的实施,有助于提升高校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使大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和创业意识,为大学生未来的就业和发展提供更多支持[3]。另外,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是长期、持续的过程,高校需要及时地进行评价、修正和调整,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张楠楠,柴若冰,张倩.创业教育: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生态系统构建[J].绥化学院学报,2019,39(11):116-118.

[2]刘海涛.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山东高等教育,2019,7(01):51-57.

猜你喜欢

专业人才创新型现代化
文化强国背景下 特殊教育专业人才道德建设的思考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天津推出创新型企业领军计划
德国拟启动实施专业人才战略
市场主导下高校高尔夫专业人才的培养初探
我的女巫朋友
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