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中学体育保护学生身心健康的有效教学策略

2019-09-10韦文尧

学习与科普 2019年13期
关键词:身心健康中学体育教学策略

韦文尧

摘要:体育,作为一门增强学生体质、优化学生身体发育的基本科目,是保护学生身体健康的基本学科,而且丰富的体育精神也能切实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所以成为农村中学学校实施新课改的必要项目。然而,常规的农村中学体育教学并不受重视,虽然后来随着考试制度的变化而开设了相应的体育课时,但是却由于无法摆脱“应试教育”思想而使得体育教学陷入了“灌输”泥潭,学生们只能在体育课上机械模仿应试科目的技术动作,却难以真正发挥自己的运动水平,使其积累了消极、负面的运动心得。

关键词:中学体育;身心健康;教学策略

对此,新课改重新制定了体育课程教学目标与教学模式,突出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解放了教学时空、师生关系与教学形式,希望可以切实优化学生的身心健康。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农村中学体育教师则要积极改善“教师讲、演示,学生听、模仿”的机械教学模式,尽量丰富体育课堂的内容与形式,让学生们切实感受到体育学习对自身身心健康的积极影响,由此提高学生的参与欲望。本文将从设计趣味性的体育教学活动、灵活调整运动强度水平、突出运动品质与体育精神三个角度来分析农村中学体育教学应该如何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

一、设计趣味性的体育教学活动

要想真正保护初中生的身心健康,使其真正受益,首要前提便是要全面调动学生的运动积极性,使其自主感受每一项运动技能对于自身身体发育的积极作用,感受体育运动对于优化自身心智、品行方面的积极作用。因此,农村中学体育教师便要改变一成不变的课堂训练计划,积极引导学生们自主参与体育训练。为此,农村中学体育教师便要实施趣味性教学改革,积极引导学生们参与体育训练,以游戏、故事、比赛等全面调动学生的运动热情,由此激发出学生的积极运动情绪,然后再通过体育训练来优化学生的身体发育,从而更好地保障学生的运动参与度。

在体育课上,笔者会经常设计体育游戏,希望学生们可以在此过程中实现健康发展。比如,踢毽子、丢沙包等民间游戏十分流行,也是学生热身的好项目。因此,笔者就会在热身环节引导学生自主参与踢毽子、丢沙包等传统游戏训练之中,希望学生们可以获得愉悦的运动情绪,借此吸引中学生的吸引力,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另外,在日常教学中,笔者还经常组织体育比赛,尤其是在球类运动中,模拟比赛在调动学生运动积极性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因为学生既可以在比赛中充分利用日常所学技能,也会直接受到竞技氛围的影响,全面展现自己的运动潜能,切实感受运动的魅力。比如,在篮球教学中,笔者就会以篮球比赛组织学生自主应用篮球作战技术,同时还会结合真实的比赛情况为学生解释每一个篮球运动员的位置对于本团队的重要性,根据学生在篮球运动中的技能表现来展现各个学生的运动优势,由此提升学生的运动水平。实践证明,直观的篮球比赛切实调动了学生的运动积极性,而且学生们还在此过程中实现了互助与合作,在良性竞争氛围下积极完成了篮球运动任务,切实优化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便于学生真正爱上篮球,爱上体育。而且,为了让学生形成“终身运动”的意识,笔者还从篮球运动在塑形、减脂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引导学生重新认识了篮球,使其自觉参与了篮球训练。

二、灵活调整运动强度水平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已经明确指出,每个人的智能优势都不相同,而智能结构之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所以即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技不如人”,也不应因此感到自卑或受到轻视。具体的农村中学体育课上,便是学生所表现出来的运动能力不一而足,且生生差异十分显著。客观来讲,体育教学只有切实符合学生的身体素质需求才能发挥积极作用,过低强度的运动任务会导致学生停滞不前,而强度过大的运动任务反而会损伤学生的身体健康。因此,为了保护农村中学生的身心健康,体育教师在设计运动任务时要懂得因人而异,灵活调整运动项目的强度水平,确保学生可以真正在体育锻炼中优化自己的身体素质,健全学生的心智与体魄。

就如在长跑训练中,女同学需完成800米长跑任务,而男同学则需完成1000米长跑训练。这一明显的长跑任务差异就表示体育教学是十分看重学生的身体素质差异的。但是,却并非所有的学生都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长跑训练,所以笔者会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调整训练强度。比如,我们班有一个女同学内心深处十分抵触体育,对长跑运动更是存在着很强的害怕、抗拒心理,所以很难完成长跑任务。对此,笔者会直接降低长跑训练要求,希望学生可以坚持跑完800米。一开始,这个学生并不认可自己的长跑能力,但是笔者一直鼓励学生、肯定学生,还会在跑道上一直为学生加油打气,希望学生可以坚持不懈,积极参与800米长跑练习。后来,学生可以做到全程以“跑”的方式完成800米长跑练习,不会在中途停下、走路。于是,笔者便对比了学生行为,让学生明确认识到了自己的进步。然后,笔者便提出加速要求,每次以10-20秒提速任务鼓励学生突破自己的底线。当学生第一次在规定时间内完成800米长跑练习之后,则显得十分兴奋,而且这个实例也让学生相信只要懂得坚持、永不放弃,那么就一定可以取得收获。后来,在其他的体育项目学习中,这个学生也延续了这种运动精神,既不会因为自己落后于他人而自卑、自暴自弃,也不会因为取得一时成绩而骄傲自满,而是一直以认真、端正、严肃的态度参与了体育运动。

三、突出运动品质与体育精神

丰富的体育精神与运动品质是初中体育学科的重要课程资源,而农村初中体育教师也需重点挖掘优秀的体育品质,优化学生的品格与道德发展。在现代教育阶段,“以德树人”已经成为最基本的育人理念,我国教育部也提出了“全学科育人”这一基本理念。对此,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积极完善学生的运动品质,显化运动精神。同时,除了现成的体育精神之外,农村中学体育教师还要认真观察学生的运动行为,分析学生的意识与行为意图,据此判断中学生所存在的显著德育问题,由此切入德育引导,以便让农村中学生及时明辨是非对错,使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

就如在立定跳远一课教学中,笔者就发现不少学生都存在浮躁、不认真、懒散等心理问题,导致他们难以全身心地参与到体育学习中,降低了教学效率。对此,笔者会认真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其中,有不少学生是因为无法突破跳远距离瓶颈而产生了焦躁、放弃的念头,不愿意在做无用功。对此,笔者告诉学生体育运动最基本的品质便是坚持,而每一个人的运动能力都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检验,否则将难以真正内化相应的运动技巧。为了深入刺激本班學生,笔者还直接整理了我国优秀运动员的运动生涯,选择了备受学生欢迎、崇拜的几位运动员,分享了他们所接受的艰苦训练,希望可以借助榜样的力量带动学生努力训练。果不其然,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不少学生都以平常心看待了自己的运动瓶颈,而且还表示他们会效仿偶像的行为,绝不会因为一时的挫折而放弃运动训练。与此同时,为了保护学生的运动信念,笔者还设计了运动游戏,借此丰富了立定跳远的训练形式,让学生们真正体会到了运动的快乐。

总而言之,在农村中学体育教学中落实保护学生身心健康的新理念可以进一步推动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的改革进程,缩小城乡教育两极分化这一显著问题,提高农村中学生的素质水平,为学生的长足发展做好准备。因此,农村中学体育教师要积极丰富体育教学内容,改善教学形式,切实发挥体育课程的育人功效。

参考文献:

[1]李晓东.解惑释疑,专项提升——基于中学体育教学不足的训练改革思路探究[J].田径,2019(07):62-63.

[2]万勇.调节情绪,强化心理——中学中长跑教学中心理暗示的作用与具体实践[J].田径,2019(07):65.

[3]潘玉刚. 浅谈中学体育足球教学现状与教学策略[A]. .教育理论研究(第十辑)[C],2019:1.

猜你喜欢

身心健康中学体育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篮球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悠悠自然情——论幼儿户外教育活动
浅谈民族地区中小学德育教育
谈谈如何提高中学生的耐力素质
略论中学体育教学
瑜伽与艺术体操对运动者身心健康影响作用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