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力安全管理中常见问题及对策探析①

2019-09-10朱善俊刘瑞英朱善杰

科学导报·科学工程与电力 2019年16期
关键词:常见问题对策

朱善俊 刘瑞英 朱善杰

【摘  要】电力在我国社会发展和稳定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电力行业的安全生产既关系到用户的用电稳定和安全,又关系到电力企业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和企业的财产安全,是非常重要的管理部分,因此我国电力企业必须重视安全管理,确保电力设施、运维技术、仪表设备的安全有效,确保电力安全输配,为我国社会稳定和发展提供助力。

【关键词】电力安全管理;常见问题;对策

1引言

电力资是我国目前需求量较大的一种基础性能源,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而起当前人们的社会环境意识逐渐加强,低碳生活逐渐被倡导,电力资源作为一种低能耗的清洁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和关注。电力资源作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能源,其安全管理也是受到很大的关注,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电力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加强对电力资源安全的有效管理,能够保证人们的日常生活质量,需要相关的部门加强对电力生产安全问题的处理,保证电力的安全性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

2电力安全管理中常见问题

2.1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制度因素主要是指电力安全管理过程中一些相关法律条文的规定。类比国家法律强制力保证,制度因素在电力安全管理执行过程中起到了前提和基础作用。“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制定行之有效的制度,才能保证电力安全管理实施的执行力的不断提高。当前对于我国很多电力安全管理部门来说,制度和条文只是肤浅地存在文件中,其理论作用于实际的意义并不大。很多电力企业并没有真正按照条文的规定去执行,这也导致了电力安全管理执行过程中的许多漏洞。还有一些制度是在很多年前规定的,法律制度的滞后性以及适用性导致以前的法律条文并不能普遍适用于现代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这也严重阻碍也电力安全管理系统执行力的实施和效率。

2.2缺少对基层地区的管理

在电力产业的发展过程中,部分电力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对小型的分散作业缺乏管理,只重视一些经济效益高的大型作业。在安全管理的过程中不能全面兼顾,往往管理松懈顾此失彼,在出现事故之后才亡羊补牢,这种管理模式十分不利于电力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部分企业对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小事故不重视甚至视而不见,管理人员以权谋私、照顾人情等,导致一些安全问题不能得到及时处理。

2.3电力设备亟待更新

电力生产依靠电力设备的运行,电力设备的顺畅运行得益于日常设备运维和按时更新,目前电力企业存在一些电力设备的运维和更新跟不上的情况,电力设备容易出现运行故障,例如漏电、接地不良、断路器误动等,导致电力企业安全事故,影响用户的用电稳定,威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企业财产的损失。

2.4电力运行中有操作不规范行为

纵观目前从事电力安全管理的人员来说,他们自身的专业水平及综合素质都不是太高。这就使得很多安全管理知识不能在电力运行中有效的应用,久而久之,势必会造成一些违规操作。电力设备的监管不符合流程,电力运行系统没有按照标准指令进行操控。这种不规范的行为,不仅会影响到正常的电力供应,还会带来各种突发的安全事故。很多安全管理人员不能对出现故障的电力设备进行及时的故障检测和维修,也会带来后续的安全隐患。这不仅影响电力设备还会对安全管理带来干扰。可以说,电力安全隐患很多都是因为操作不当导致的。

3电力安全管理对策

3.1完善电力生產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对在电力生产作业的安全性也有一定的影响,借助制度的作用来约束一些生产作业方式,为电力生产作业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制度支持,为电力生产人员的操作提供合理的参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首先,一项完善的电力生产作业安全管理制度需必须是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电力行业标准以及电力生产作业的实践要求;应当根据日常生产作业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安全管理制度,总结生产作业中存在的安全管理问题,分析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总结经验与教训,使安全管理制度能够符合生产实践要求,能够实际应用。其次,可以结合员工考核制度来制定电力生产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必须将违规作业的危害在安全管理制度中写明,并制定相应的处罚措施,可以对生产作业人员起到一定的督促作用。再次,对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完善之后,应组织生产作业人员进行学习和交流,要让作业人员对操作规范进行全面的了解与掌握,遵循安全管理制度进行生产作业,保障电力生产作业的安全。

3.2加强与电力安全相关的基础性研究

要想实现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不仅要改进其实践措施,同时还要对理论知识的方法体系进行一定的更新。加强与电力安全问题相关理论的研究与分析,从而更加有效地解决我国面临的电力产业安全问题,从而实现电力产业更好的运行与发展。要实现理论的更新不仅仅需要相关专业人员的努力,还需要国家或相关政府部门的投入,建立相关的研究基金,同时还要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从其他国家的相关事故中吸取教训,提高安全水平。

3.3加强对电力设备的管理

电力企业生产过程中,电力设备承担大量的运行负荷,尤其是室外电力设备,不仅要经受夏季高温炙烤、冬季低温霜冻,还要承受越来越频繁的极端天气影响,电力设备精细零部件和电缆使用寿命受到严重影响,需要高频率的保养和运维,一旦运维工作跟不上,就极容易出现电力运营安全事故,威胁周边居民生产生活。电力企业一方面需要做好日常运维和设备更新工作,一方面还需要做好技术研发或引进,借助高新科技的力量,实现对电力设备和电缆的远程监视,配合自动巡检技术、设备检测技术对电力安全事故进行预警,有效提高运维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人工操作可能存在的疏忽或失误,降低电力安全事故机率。

3.4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电力生产作业过程中,注重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保证施工现场各项施工器具的安全,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施工意识,保证在现场施工过程中,各项设备的正常应用,使各项设备能够始终维持在一种良好的状态,对各项设备做好日常的维修和保养,对于设备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处理,保证设备的安全使用。电力作业的现场安全管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而且很多的安全问题都是出自现场操作,需要加强对现场作业的安全管理,要保证施工现场按照施工规范执行,保证作业的安全管理。例如,对于作业中需要使用到的器具设备,要在使用之前检查设备是否正常,对于设备存在的问题要及时进行检修,保证设备使用的安全性,要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做好对设备的有效处理。

3.5严格进行操作规范的监督

针对安全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出现的操作违规行为,电力企业必须采取针对性的管理措施。首先,对安全管理人员要从安全意识方面加以教育和培训,让他们清楚违规行为带来的严重后果。同时要从技术操作规范性加以培训,提升全体人员的安全操作标准,对错误行为进行及时的纠正和制止。避免因行为违规导致的安全隐患出现。严格进行电力安全管理人员的岗位考核,对于不符合安全管理要求的人员如果再次培训,仍不符合要去,应当劝退。对违规行为出现的问题,相关人员要负对应的责任,强化全体人员的安全管理责任心。

4结束语

电力企业必须将安全管理作为重要内容加以重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要加强对安全分析的分析,并及时的制定对应的管理措施。同时要重视安全管理人员自身的管理水平提升,完善电力生产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电力设备的管理,避免硬件问题导致的较大安全事故出现。只有电力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了,我国的电力企业才能够有更加稳定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程世洪.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的影响因素及解决途径[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13:3-4.

[2]曹先德.浅谈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的影响因素及其管理方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09:135-136.

猜你喜欢

常见问题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机械自动化设计与制造的常见问题分析
公路工程监理存在的问题和一些改进措施
浅谈钢板桩施工及常见问题处理
溶解度计算错误种种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