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探讨

2019-09-10张俊宏

科学导报·科学工程与电力 2019年16期
关键词:管理模式

张俊宏

【摘  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不管是人们的生活,还是科学经济的发展都已经忽略不了电的存在,所以电网安全运行不但关乎人们的生活还关乎着国家的经济发展。通过了解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现状和特点,从中发现电网调控一体运行化模式的问题及提出对问题的对策,进项不断的改革和更新,让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获得更好的应用创新。

【关键词】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

1引言

目前,无论是国家电网还是南方电网都在大力推进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符合电力企业建立智能电网、进行调整和创新的目标,进一步实现电网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根据2010年国家电网提出的“三集五大”部署战略,要加快电网调度方式的调整和变革,加快建立“调控合一”的大运行体系管理模式。在坚强的技术平台支撑下,该管理模式有着诸多优点被逐渐显现。

2电网调控一体化建设现状

随着国内工业化、城镇化的不断深入推进,电网的飞速“扩容”已不能再满足当前电网发展需求。远程在线监测技术日渐成熟,为实现现代化大电网的发展提供了保障,电网运行管理方式亟待变革。传统的电网运行管理模式将逐步被智能电网所取代。调控一体化推动电力系统向自动化、智能化和集越化方向转变,以达到互联互通的目的。第五代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D5000是我国现阶段最高级、最先进以及功能最全面的服务型平台,也是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的基础平台。它利用国产相关软硬件和自主知识产权,持续增强研发力量。电力系统调度管理可分为集中调度和分层调度两种调度模式。传统调度模式无法满足现代电网运行对经济发展、整体安全保障以及供电质量的需求,但是电力系统调度管理可有条理地控制整个系统。对于电力系统监管、运营以及管理层面,我国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地区相关特性。立足于历史、经济以及地理环境等角度,不同地区采取了相应的具体措施和建设规划。我国大型地调电网多采用调度和监控分设的模式,其中监控采用集中监控,如大连、天津等地的电网。先进地区采用调控一体化建设模式,利用调度和监控相结合的方法,采用了服务器群、双套互为冗余的架构模式,如杭州、北京等地的电网。现阶段,变电运行模式分为三种:传统模式、集控站模式和集中控制模式。这些模式无法满足系统网架规模的不断扩大、系统网架的不断复杂以及不断加快的发展速度要求。

3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对电网的重要意义

电网调控管理一体化模式改变了传统电网调控管理模式,实现电网系统安全系数的提升和高效率运行。这种管理模式主要体现在,把电网监控系统转到调度部门,但职权归属属于电网生产部门;调度部门能通过所监控的信息,实时采取相应措施,稳定电网运行出现的预警故障,增强对电网的有效控制。在保证电网运行稳定的基础上,为其更新技术与设备支持,从而达到科学利用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促使其管理水平的提高,使电网管理呈现自动化、智能化的特点,减少电力单位对电网建设的成本投入,这是新的电力企业改革新趋势。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能够让工作人员的操作效率提升,操作失誤概率减少。通过调控一体化的设备,实现对电网的实时监控,充分掌握电网运行状态,发现问题能够及时对其检修,从而提高工作人员工作效率和质量,减少电网运行发生故障几率。电网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让电网运行更高效,与传统电网设备相比兼容性高,简化以往设备的操作流程。针对电网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做好相应措施,提高电网管理效率,确保电力系统的安稳运行。

4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的应用

4.1根据电网区域地理位置、自动化水平、设备水平,实施电网调控一体化

(1)成立电网调度中心。调度中心增加电网监控人员,负责电网调度、变电站监控及特殊情况下运行方式调整等工作,在现有管理基础上,成立运维操作站,负责网内变电站的日常操作、巡检及事故处理。辨识传统电网集控站管理模式与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区别,编制《电网调控一体化监控运行管理规定》、《电网调控一体化设备巡视点检标准》、《电网调控一体化监控操作、倒闸操作、事故处理流程》、《电网操作技术规程》、《嘉北电网安全作业标准》等相关标准、制度。(2)组织现有电网调度自动化的调查、评价、改进工作,满足电网调控一体化对调度自动化功能要求。对各站所的后台数据备份,制作子站及主站遥控遥调点表,将所有受控站消防系统、视频系统上传至电网调度中心监控站,调度中心监控站实现调度自动化“五遥”功能。

4.2变电管理所组织结构优化

通过应用组织理论,变电管理所中的工作岗位进行横向划分:原变电管理所的基础上成立了各个电网片区的巡维中心,归属变电管理所管理;以合理的作业半径将变电站划属于不同的巡维中心进行管理。纵向划分:巡维中心岗位设置:班长、副班长、技术负责人兼安全员、值班长、正值值班员、副职值班员,优化后调控一体化管理变电管理所组织结构图如图1所示。调控一体化管理下,变电巡维的主要职责如下:(1)负责执行调度操作指令、所管辖变电站的倒闸操作、电气设备的维护、工作票的许可、电气设备的巡视、异常事故的处理工作等。(2)恶劣气候、保供电期间及发生因信号中断等情况,承担、协助参与变电站信号的设备监控工作。(3)负责变电站视频维护及消防维护工作。

4.3充分利用前置服务器处理信息

充分利用电力系统中前置服务器的功能,是实现电网调控一体化技术的重要条件。电力系统前置服务器,可以全面处理电力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信息,然后,将处理后的设备信息格式进行转换,使信息格式变为软报文,便于调度人员查看。在使用调控一体化技术时,电网工作人员可以把电力系统的二区以及三区作为原始数据来源,并以此为基础,建立新的数据收集平台,以便于对数据进行有效的整合,并提高信息的实时共享性。其次,电网工作人员要利用该平台的优势,通过直观的图表以及报表模型的展示,提升数据系统分析的效果。另外,电力企业不要故步自封,要加大对新技术的研究力度,优化电力系统,提高电能设备的性能,确保电网信息传播的完整性,以此来确保工作人员可以对电网系统进行有效的分层调控,才能有效提升数据的处理效率,从而增加处理后数据信息的精确性和综合性。

4.4提升电网自动化和智能化系统

电网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的重要改变革是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引进各种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对变电站进行操作上和运行上的自动化以设置而成的变电站自动化系体系,自动化系统具有共享性、稳定性。即变电站自动化和之前的变电站相比之下,变电站的设备有所减。由于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的自动化,管理人员可对电网运行过程进行实时的监控,所以大大的加强了电网的安全运行性。运行管理智能化,因为传统的电网管理不能实现管理智能化,所电网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由现代科技的发展,电网引进了先进的计算算法技术与多功能的系统设备,让电网能够平稳的自动化运行和高效可靠的进行数据的传输,实现电网安全可靠稳定的发展。

5结束语

总之,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适应当前电网发展趋势,是一种管理模式的创新和进步,通过电网调度和变电站监控一体化的设置,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人力资源的利用率,同时,调控一体化对设备远程操作、监控手段和设备自动化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这种管理模式的应用,对未来公司电网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将公司电网逐步向智能电网建设推进。

参考文献:

[1]温建平.鄂尔多斯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设计与评价[D].华北电力大学,2015.

[2]尹郁菲.基于电网调控一体化的运行管理项目优化与评价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

[3]胡若一.关于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研究[J].电子测试,2016,22:65+72.

(作者单位: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侯马市供电公司)

猜你喜欢

管理模式
大学体育网络化教学与管理模式探究
现代企业经济的管理模式的规范化解析
新时期流动党员管理的难题与对策
高校网站安全管理研究与探讨
浅谈水资源的区划与管理
残疾人高等教育外聘教师管理模式初探
浅谈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编目与管理作用
基于承包商管理的系统化基建安全管理模式的分析
工程应用型本科机械专业学生考研管理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