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边疆地区中小学教师素养

2019-09-10陈丽芹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14期
关键词:师德素养教育

陈丽芹

摘 要: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科学文化成果和宝贵的精神财富,主要是通过教师以一定的方式方法传播给学生,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衣着打扮,道德品质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作为教师必须要加强自己的师德修养。

关键词:教师;素养

21世纪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这种竞争是经济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一个国家要成为经济强国,世纪大国,就必须加快科学技術的发展,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知识素养,而这一切都依赖于教育。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在教师手里操纵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纵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教育主要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出来,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大使命,所以建设一支具有良好素养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大计。作为一名新时期的人民教师,应该具备以下几个要求。

一、具备完整的知识结构

唐代文学家韩愈说过“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说明教师是文化知识的保存者和传播者,教师的主要任务除了向学生传授知识外,还要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教会学生做人。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科学文化成果和宝贵的精神财富,主要是通过教师以一定的方式方法传播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业务理论知识,而且还要能够熟练地运用教育理论。

(一)精通专业知识。古人云:资之深,取之左右而逢源。我们也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不能解,只会贻害学生,误人子弟。新时期的教师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要不断汲取本专业的最新科研成果,在精通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和基础理论的基础上,深入掌握学科的重点、难点、关键点,对教材真正做到懂、透,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游刃有余。

(二)广泛的文化修养。学校教育的对象是正处在成长时期,求知欲特别强的青少年。他们对一切知识文化都充满好奇心,再加上现代科学的迅猛发展,学科间渗透日趋紧密,如果教师依然闭门造车,将自己局限在本专业里,既不能让学生信服,更不能全面地完成素质教育的任务。教师只有像海绵一样,不断地从各个方面汲取知识,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开阔学生的视野,启迪学生的智慧,也才能适应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需要。记得在我们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有一天上语文课,老师教同学读“孔雀”这个词,还问同学们见过孔雀没有,有什么颜色?同学们就高声答道“有绿孔雀、白孔雀”,有个小男生就问“老师,还有绿白孔雀”,答案一出,引得哄堂大笑。老师脸色很不好看,但也耐心地告诉同学们,杂交过后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这名小男生又问“老师,什么是杂交呢?”同学们又是一阵大笑,这位老师气愤地说:“这是语文课,不是生物课。”之后进入了下一个词语的学习.。

(三)掌握并运用教育理论。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育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实践活动,但也有其特殊的规律。为了在教育教学中少走弯路,少犯错误,就必须学习和掌握教育理论知识,从而掌握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点,认识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系统地掌握教育工作的原理和方法且注意实际运用。

二、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的职业是神圣的,教师的一言一行,衣着打扮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作为教师必须要加强自己的师德修养,树立自己的良好形象,切实做到“为人师表”,这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尤其显得重要。初中学生可塑性和变化性很大,教师的文化素养、品德修养、一言一行都会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中产生重大的影响。教师的高尚情操和良好的师德正是拨亮学生心灵的灯。作为一名新世纪的人民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加强师德修养,塑造良好形象。师德修养不仅是教师为人师表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树立良好形象的重要内容。英国著名的教育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也就是说,要想成为一个教育别人的人,最有效的办法是首先要教育好自己。作为教师,最重要的是要有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奋发向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小事做起,严于律己。要忍得住清苦,耐得住清贫,守得住圣洁,不被社会上的任何不正之风和封建腐朽思想所污染,维护好自己为人师表的形象。在平日的教学中,应从点滴小事做起,如要求学生按时到校,首先自己不要迟到;要求学生仪表整洁,自己就要仪表端庄;要求学生虚心好学,老师就要治学严谨。我们的教师只有具有了好思想、好行为、好作风,学生才会受到感染和熏陶,教育也才会产生良好的效果。

(二)要端正品行。言行是品行的外在表现,作为教师要言传身教,一定要时刻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肩负的重任。慎言行,重形象,不但对工作,对事业要满腔热忱,而且要时时处处以身作则。我国教育家李贽曾说过:“动人要言行,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这就要求教师要为学生做出楷模,要言行一致,模范地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禁止学生做的自己绝不能做。因此,作为一名新世纪合格的人民教师,归纳起来必须具备以下几方面的品行:

1.良好的政治思想品德。热爱祖国,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应当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带头遵纪守法。应知法、懂法,并带头遵守,还应教育学生树立法律意识。

3.遵守社会公德,弘扬家庭美德。倡导健康的幸福观和爱情观,热心公益活动,维护家庭和睦。

4.敬业爱岗,教书育人。敬业、爱业,乐于为学生服务。

5.尊师爱生。尊敬长辈、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对学生耐心引导、诲人不倦。

6.精于管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和行为规范,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去教育和影响学生。

7.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必须言行一致、为人师表。

8.团结协调。自己要注重与他人的合作,而且要引导学生重视集体合力,学会合作,并善于协调。

在日常教育中,我们一定要时刻警惕,人格教育无闲人,人人育人;人格教育无小事,事事育人;人格教育无空地,处处育人。教师要用人格构建学生的人格大厦,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自己也要学会不耻下问。期盼边疆地区的教育也繁花似锦、争艳芬芳。

参考文献:

[1]肖敏著《师生流霞》,云南科技出版社,2010年;

[2]赵建军、王小梅、陈鹏主编《中国教师手册》,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3]贾晓波主编《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师心理素养》,中国和平出版社,2000年.

猜你喜欢

师德素养教育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致良知与师德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师德沦丧者不配为师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吕狂飙:师德建设需警惕从崇高师德简单转向底线师德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