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气相色谱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探讨

2019-09-10张鹏斐

食品安全导刊·中旬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食品包装食品质量添加剂

张鹏斐

在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中,食品检测工作十分重要。近年来,随着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发展,食品检测方法也越来越多元化,给食品检测工作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由于气相色谱法在食品检測中具有更高的普适范围,因此该方法的应用更加广泛。

气相色谱技术的基本原理

气相色谱技术是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兴起的一种分析技术,其技术原理主要是利用气体作为流动相,通过样品在气相中的传递速率不同而实现对样品组分的分离,是一种分离效率高、检测反应灵敏的分析技术。气相色谱技术在食品检测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样品的前期处理和样品组分的测定两个环节,这也是目前气相色谱技术研究的两大主要方向。

气相色谱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目前,气相色谱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主要有四个方面。

农药残留检测:农作物在栽培种植过程中,因使用农药过量而导致的农产品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造成消极影响。近年来,为了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农药施加量有所增多,再加上原有常见农药不可避免出现抗药性,导致更多的农药类型出现,农产品上残留的农药增多。为了有效控制农产品农药残留问题,采取气相色谱技术对农药残旧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检测,比如,利用气相色谱发对有机氯类型的农药残留进行检测,分析农药中的有害组分,为农产品种植生产提供科学的建议。

食品添加剂检测:食品的口感、外观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为了确保食品的口感、外观以及延长食品保存时间,食品在生产加工和流通过程中通常加入添加剂。部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是有一定要求和标准的,但不法商贩为了谋取更多的利益,滥加食品添加剂,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致使消费者身体健康受损,对食品市场质量安全信任度降低。利用气相色谱技术,对食品中的添加剂成分进行检测,确定食品添加剂的含量,确保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符合食品质量安全标准的要求。

食品包装检测:食品在储存运输过程中会面对各种污染源,因此食品流通过程中少不了外包装进行保护。但食品包装材料并不一定是安全的,尤其是一些塑料包装中极可能属于非食品级别的包装材料,含有污染物或对健康有害的物质,这些物质与食品近距离接触继而引发食品污染或者对消费者身体健康产生中毒等食品安全事故。利用气相色谱技术,对食品包装材料进行物质组分的分离和检测,可以有效鉴别食品包装材料中是否含有有害物质,提高食品安全性。

食品贮藏中毒素检测:食品流通过程中因外界环境因素导致食品质量和安全发生变化,如在食品储藏过程中,滋生细菌等微生物,导致食品中生成有毒物质,在加热过程中难以消除毒性,导致食品中毒事故。采用气相色谱技术可以对食品中的有害物质,如油炸过程中出现的丙烯酰胺物质进行检测,鉴别食品质量是否符合安全的标准。

气相色谱技术在食品检测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对于食品检测部门来说,在应用气相色谱技术的过程中,必须尽可能确保技术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如此才能为食品安全质量管理工作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持。

一方面,由于不同的气相色谱技术有各自的应用特性,因此工作人员应根据不同的食品对象选取适宜的气相色谱方法进行检测,再确定气相色谱检测方法后严格按照相应的操作流程和操作标准进行实验。另一方面,对于气相色谱的设备应进行定期校验。每次实验前做好色谱设备或相关检测仪器的参数设置,注意检查设备仪器的密封性,如此,才能保证气相色谱检测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此外,做好每一次检测实验的原始记录,及时针对出现的问题,在实验设备、实验方法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实验技术,提高气相色谱技术的应用水平。

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至关重要。食品检测机构和部门应不断强化业务技能和职业素质,以更多的责任心和担当力把控好食品安全检测关卡,营造更安全的食品市场环境。

猜你喜欢

食品包装食品质量添加剂
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抽样中的问题分析
食品质量安全的管理和发展
自动化是食品包装机械发展的必然之路
被误解的食品添加剂
食品质量与食品安全性现状
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现状及全面质量管理对策
食品包装的精准化设计研究
湖南省饲料添加剂尧混合型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证企业名单
食品添加剂有多可怕?
会变魔术的添加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