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调动小学生课堂发言积极性的秘密

2019-09-10王艾玉

关键词:积极性小学生心理

王艾玉

在普遍的认知中,青少年是思维活跃、个性张扬、勇于表现的,特别在课堂接收教育的阶段更显得突出。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却发现,有许多小学生面对课堂教学提问、交流互动,常习惯性地垂下头,或支吾不语、或紧张语无伦次……气氛显得沉闷枯燥。和谐的师生互动课堂才是最佳教学境界。所以,我想就小学生课堂发言积极性的培养谈几点思考。

一、 分析原因,指点迷津

通过课堂教学实践和调查询问,得知心理胆怯、害羞是制约小学生课堂积极发言的重要因素。解决制约发言瓶颈还需从此点分析。有学生告诉我,平时爱举手发言,但是因为一次引来哄堂大笑的发言致使不敢再举手发言了。

1. 在嘲笑中丧失勇气。青少年学生渴望展示,但更希望得到鼓励与尊重。调查显示,占班级总人数26%的学生怕回答失误被同学嘲笑,24%的学生因回答不准确怕给师生留下负面印象。

2. 在害怕中失去动力。随着年龄心智的增长,学生性格差异明显,有的学生胆大、性格开朗、发言积极性高;有的学生胆小、怯懦,必然影响发言积极性。还有因敬畏教师而不能主动发言的,特別是女生。还发现,学生消极发言不仅表现在心理上,还表现在对课堂内容不感兴趣而没有兴致发言上。

3. 错失展现机会。研究表明:成年人等候的耐心通常不超过一秒钟,而对于课堂教学互动回答,学生们应辩时间短,难以充分动脑思考而错失发言。还有的在独立思考,甚至有了初步答案,就是行动慢了一拍。

二、 抛砖引玉,指点迷津

1. 创造宽松的发言环境。小学生心智稚嫩,心理上敬畏教师。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课堂语言的幽默风趣,富有吸引力,融洽课堂互动气氛使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畅所欲言。教师要多和学生交友谈心,让学生信赖,共同创设和谐宽松的课堂发言环境。

2. 培养优秀的发言品质。发言受挫或被哄堂嘲笑会极大挫伤学生发言勇气。所以教师可以和学生共同探讨提升发言品质的途径。如发言声音洪亮、语速适中、学会认真倾听等;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与尊重。

3. 教给正确评价的方法。教师始终要以欣赏的眼光评价学生给予适当鼓励,让学生有成就感和满足感,为自己敢于发言而自豪。这样学生课堂上发言就会心情坦荡。这在一、二年级等低年级学生身上表现尤为突出。因此给学生评价要从发言的内容和语句、态度和礼貌、思维和方法、勇气和胆识等不同角度评价,发掘亮点,委婉而亲切地指导不足。

4. 防止发言垄断。课堂互动调控非常必要。课堂提问时,常有学生思维敏捷,抢着发言,无形中造成对大多数同学发言的垄断。其他同学很难得到机会,久而久之就失去了主动性、积极性。遇到这种现象,教师要均衡调控发言几率,对学生的创意性回答可以进行再奖励,从而调动思维向纵深发展,更重要的是让发言有了公平机会。

5. 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课堂提问要发乎情,晓乎理,要做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教师备课要认真研究教材,把握提问尺度,既不能过于简单,以致脱口而出;也不能过于复杂,以致思维断层。还应注意提问技巧,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交流,了解想法、观察行为,让学生有思考空间,这样才利于启发学生思路,活跃课堂气氛,既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能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教师们充分意识到学生发言的重要性——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良好习惯。作为教师,我们要努力营造宽松的课堂发言环境,让学生敢说,使学生在心理放松的氛围下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促进学生积极思维、驰聘想象,让学生得到更多的赏识和激励,增强学习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发言习惯。

猜你喜欢

积极性小学生心理
看见具体的自己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三方共进,激发干部积极性更上一层楼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心理感受
我是小学生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
技校生学习积极性的探索研究
人的积极性与扩大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