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幼林综合丰产配套技术研究
2019-09-10陈杰吴以专陈茂景
陈 杰 吴以专 陈茂景
[摘要]油茶幼林生产建设中,需要积极采用综合性丰产配套技术。本文选取尤溪县梅仙镇梅仙村作为试验地,从滴灌、间种以及覆盖试验林方面入手进行分析和研究,按照5个时间节点测量好2组试验地的油茶生长状况,包含成活率、地径、株高方面,得到自流滴灌系统、合理间种作业以及覆盖手段能够有效增加油茶幼林成活率的结论,并细致分析了这三种栽种技术手段的应用方式,为全面有效实现油茶幼林丰产目标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油茶;幼林;综合丰产配套技术
中图分类号:S794.4;S75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65/j.gste.cn431252ts.201912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是山茶科属常绿灌木或者小乔木。油茶生长发育过程中,幼林期是关键阶段,需要加强管护工作,创造出较为优越的环境,采用综合丰产配套技术。尤溪县地处闽中山区、戴云山脉以北,北纬25°50′~26°26′,东经117°48′~118°39′,全县国土总面积34.56万hm2,森林总面积28.36万hm2,其中油茶林约2.0万hm2。
1 实验地概况
1.1 实验地自然条件
试验地位于尤溪县梅仙镇梅仙村,地理坐标为26°14′28.81″N,l18°14′51.74″E,海拔100~130m,属亚热带大陆性和海洋性兼具東南季风气候,温暖湿润。试验地水热条件较为优越,年平均气温18.9℃,平均日照l764.6h,无霜期299~332d,≥l0℃的年积温4 482.7℃~5 974.6℃,年太阳辐射量397.7~427.1kJ/cm2,年降水量1 400~1 800mm,最高年降水量达2 324mm,年均蒸发量1 326mm,年平均相对湿度83%。土壤为山地红壤,肥力中等。
1.2 试验方法
(1)滴灌试验林于2017年2月造林,种苗是2年生嫁接苗,在完成造林作业后使用地面固定式的自流滴灌系统。滴灌开始于2017年8月,具体滴灌之前需要针对植株生长状况进行全面调查,2018年1月还要调查油茶造林的成活率。针对植株的具体生长情况进行记录,分别在2018年7月、2019年1月、2019年7月实施再调查。
(2)间种试验林于2015年1月造林,种苗同样是2年生嫁接苗,分株行距保持在3.0m×2.8m,种植密度是1 200株/hm2,完成造林作业后积极使用正常抚育管理措施。在实际开展间种作业的过程中,可以使用风铃木、药用栀子、绿化假植苗罗汉松、野菊等作物。在2017年开展调查活动,重点调查造林的保存率、地径、冠幅以及树高等方面。
(3)覆盖试验林于2016年3月造林,种苗采用2年生嫁接苗,完成造林工作后需要及时使用晒干的茅草进行覆盖。2016年7月要及时开展调查活动,重点调查造林的保存率,并针对植株的具体生长状况进行记录。再次调查于2016年1月、4月以及7月进行。
(4)本次试验活动过程,以20m×20m作为标准地,重复进行3次。在实际处理各项调查数据的过程中,要使用到Excel进行汇总,绘制成为相应的数据表格,使用Spss21.0开展方差分析活动[1]。
2 结果分析
2.1 滴灌方式
(1)油茶幼林保存率方面。2018年1月实施调查活动,重点开展的保存率调查数据见表1,从中可以发现,经过滴灌处理的样地中油茶幼林的成活率可以达到没有滴灌的1.15倍,由此可知,滴灌在提升油茶造林保存率方面十分有效。
(2)地径方面。实际测量好油茶幼林的地径,需要按照5个时间节点进行,分别测量好滴灌和没有滴灌的样地情况。经过调查数据显示,在采用滴灌手段之前,两组样子之间的平均地径较为相似,分别为0.62cm和0.65cm。在连续采用两年滴灌手段之后,再次进行地径调查,会发现经过滴灌和没有滴灌的地径分别为1.35cm和1.08cm,两者相差为0.27cm。其中2019年的1月到7月滴灌样地的地径增量是最大的,达到0.26cm,而没有进行滴灌处理的增量中最大为0.17cm。由此可以说明,滴灌在油茶早期地径生长方面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3)株高方面。从5个时间点测量好滴灌和没有滴灌的油茶幼林株高,从调查数据来看,滴灌之前,2组样地的平均地径差别不大,平均株高分别为0.51m和0.52m,在经过两年滴灌处理过后,滴灌的株高达到1.07m,没有滴灌的株高为1.01m,相差达到0.06m。在整个株高生长过程中,增量最大的时间段处在2018年7月到2019年7月,株高增量达到0.24m,没有经过滴灌处理的样地中增量最大为0.22m。从这个角度来看,滴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油茶早期株高的生长,但是效果并不明显。
2.2 间种模式
实际开展间种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全面细致地分析间种林的生长状态。从不同间种作物的种植情况来看,栀子的保存率最高,风铃木保存率次之,没有间种的样地中保存率最低。在方差分析的作用下,可以发现间种栀子和风铃木在保存率方面,和没有间种处理的样地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不同间种模式下油茶幼林的实际生长情况见表2。
从上表数据能够看出,在不同的间种模式下,油茶幼林生长受到的影响也是不一致的,其中未间种的样地油茶生长和经过间种的油茶差异最为明显。针对多种间种植物的实际特征进行细致分析和对比,能够发现野菊花对于油茶幼林生长所产生的影响最小,不仅可以有效抑制杂草生长,还能够留下良好的生长空间;栀子作物促进油茶的保存率最高。
2.3 覆盖方式
调查数据显示,经过覆盖处理的油茶幼林在保存率方面平均达到96%,而没有覆盖的则达到93%,差别并不大。按照不同时间节点测量好油茶幼林,观测其地径、株高的实际变化情况,在覆盖之前,2组样地之间生长状态相似,而在覆盖一年之后,虽然株高差距有所拉大,足以说明覆盖在油茶幼林株高生长过程中能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3 讨论
油茶幼林生产建设过程中,为达到丰产目的,需要积极采用科学有效的丰产技术手段,使用综合性栽培技术可以起到良好效果。
3.1 滴灌
3.1.1 滴灌重要性
滴灌在油茶幼林生长环节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够实现株高的增长、地径的生长,提升保存率。滴灌在现阶段众多灌溉方式应用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其节水效果十分明显。在油茶幼林建设过程中,经常使用到地面固定式自流滴灌系统,也就是在地面布置好毛管,灌水期间不移动毛管和灌水器,不论是安装还是维护工作都较为便捷,能够顺利检查好土壤的实际湿润度,并针对滴头的具体流量变化情况进行全面测量[2]。自流滴灌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充分利用自然低压的原理,缓慢向土壤中滴入水、肥料或者药剂,促进树林主要根系周围土壤始终保持着充分的水肥。在构成自流滴灌系统的过程中,主要包含水阀、水箱、管路等部分。这一系统有效应用了引力作用,能够节省人力,油茶幼林深管理成本较低,且水流速度较为缓慢,可以有效集中灌溉目标,提升水分的充分利用效率,从而增加油茶幼林的成活率。油茶成林过程中积极利用自流滴灌系统还能增加开花量,提升油茶产量[3]。
3.1.2 应用措施
充分发挥自流滴灌系统在油茶幼林建设中的作用和优势,需要注重结合油茶幼林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系统搭建方式。
当油茶林地处在较为平坦的地势中,水箱可以保持在5m左右高度;当其处在陡峭的地势环境中,需要在山顶较为平坦的地方设置好水箱。结合油茶幼林的具体灌溉面积和规模确定好水箱的规模和数量[4]。
对于干管来说,选择内孔径为2cm的塑料硬管,可以在连接水源和水箱方面起到良好效果;而对于支管来说,使用内孔径为1.5cm的塑料软管可以有效连接好水箱和过滤装置,多数在铺设在油茶林的地表中,发挥显著优势。在支管上还要布置好若干个小接口,为连接好毛管提供重要前提,在油茶树根系分布的表土层中浅埋好滴管,便于滴灌作业的顺利开展。
滴灌作业实际进行中,其滴头和管道容易被堵塞,因而对水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保证自流滴灌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事先安装好相应的过滤器,在使用该系统进行施肥时,也要避免使用水溶性肥外的肥料。将一些专门用于连接的防渗液涂抹在管道的接口处,如管箍和弯头等,可减少渗漏问题,还可以有效降低水压损失[5]。
3.2 间种
间种作业在油茶幼林生产中发挥积极作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油茶林的经济效益,主要是因为其能够针对水土加以保持和涵养,改善土壤,避免杂草过分生长,增强土壤续肥能力,促进油茶幼林根系得到良好的发育和生长。在实际选择油茶幼林间种作物的过程中,要注重优先选择植株矮小、地下根幅较小、枝叶较为稀疏的作物,或者选用吸收肥料较少的农作物,或者选择一些可以有效增强土壤肥力的豆类植物[6]。在实际间种油茶幼林的过程中,主要选用野菊、药用栀子、豌豆、小叶紫薇、风铃木等。同时在间作活动进行中,需要给油茶幼林预留出一定的距离,需要保持在50cm左右,给幼林的健康生长和发育提供良好的环境,同时要尽量采用轮作的方式,使得土壤始终保持着良好的肥力,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3.3 覆盖
覆盖在油茶幼林发展中也具有积极效果,其能够有效增加幼林造林的成活率,促进植株的快速生长。覆盖主要是采用木屑、塑料薄膜或者秸秆等作物,针对油茶幼林的植株地表进行充分覆盖,促进油茶的健康生长[7-8]。在覆盖技术的重要支持下,土壤中的氮、磷以及有机质含量都会显著上升。油茶幼林发育过程中,初期根系不够发达,无法良好抵抗干旱问题,在较为干旱的季节中,油茶容易产生失水干枯的问题,使得幼苗生长较为缓慢,严重情况下会产生死亡的问题。通过覆盖技术,可以有效避免阳光直射,避免水分过分蒸发情况的发生,促进油茶的生长。实际覆盖油茶幼林的过程中,使用地膜或者秸秆覆盖方式,都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前者需要在油茶苗木定植后进行,选择周围30cm范围内进行覆土作业,使用60cm×60cm的黑色薄膜进行覆盖;后者要注重使用到当年的经过风干处理且没有病害的秸秆,按照从油茶苗基到周围的顺序实施覆盖,覆盖面积同样为60cm×60cm[9]。
4 结 论
油茶幼林生产活动进行中,需要积极采用科学有效的栽培技术手段,促进幼苗的健康发育和生长,为实现丰产目标,要注重选择综合性配套技术。从油茶幼林的实际生长状态入手进行管控,积极应用自流滴灌系统,选用合适的农作物进行间种作用,选择地膜或者秸秆覆盖的方式保护油茶,从而有效促进油茶幼苗的成活率,促进植株的健康发育,达到丰产效果,增加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 舒夏竺,徐平,周建芬,等.油茶幼林综合丰产配套技术试验初报[J].惠州学院学报,2015,35(6):28-31.
[2] 李泳锋.油茶丰产栽培技术探讨[J].绿色科技,2019(9):102-103.
[3] 金磊.油茶幼林抚育管理及改造技术[J].乡村科技,2018 (6): 258-259.
[4] 周建芬,舒夏竺,龚海光.油茶幼林综合丰产配套技術[J].现代农业科技,2015(22):165+174.
[5] 左继林,周文才,孙颖,等.间种作物对油茶幼林秋季小气候的影响[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8(2):110-112.
[6] 彭涛.油茶幼林抚育管理及改造技术[J].现代农村科技, 2011(15):34.
[7] 田应佳,赵敏冲,刘建忠.磷肥对油茶低产林幼林生长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9(15):110-111.
[8] 王华,郭小敏,胡冬南.不同类型肥料对油茶幼林土壤微生物特性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9,47(7):252-255.
[9] 白玉娜,陳辉,杨志坚,等.不同栽培模式对油茶幼林土壤肥力的影响[J].森林与环境学报,2017(1):67-74.
收稿日期:2019-09-18
作者简介:陈杰,男,本科,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林业。
Analysis on the Supporting Techniques of Comprehensive and High Yield of Camellia Oleifera Young Forest
Chen Jie,Wu Yizhuan,Chen Maojing
(Forestry Bureau of Youxi county,Sanmingi,Fujian 365100)
Abstract:In the produc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young forest of Camellia oleifera, it is necessary to adopt comprehensive and high-yield matching technology.In this paper, Meixian Village, Meixian Town, Youxi County, was selected as the experimental site, and the growth status of Camellia oleifera in the two groups was measured according to five time nodes, including survival rate, ground diameter and plant height, and the conclusion that self-flow drip irrigation system, reasonable interplanting operation and mulching means could effectively increase the survival rate of young Camellia oleifera forest could be carried out from the aspects of drip irrigation, interplanting and mulching. The application methods of these three planting techniques were analyzed in detail, which provided some reference for realizing the goal of high yield of Camellia oleifera young forest in an all-round way.
Key Words:Camellia oleifera, young forest, comprehensive high yield matching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