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道治理工程环境影响特点及保护措施探讨

2019-09-10李思耿浩轩

科学导报·科学工程与电力 2019年15期
关键词:环境影响保护措施

李思 耿浩轩

【摘  要】科技在不断的发展,社会在不断的进步,河道治理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当中的重要环节,在此过程中加强环境保护力度是推进城市化建设与美化城市形象的重要举措。本文从河道治理工程的主要类型入手,分析了河道治理工程的环境影响特点,围绕生态环境、空气环境、水环境三个层面分别探讨了具体的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河道治理工程;环境影响;保护措施

引言

近年来,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的同时,生态环境也受到了一定的破坏,尤其是一些重工业园区,周边的生态环境污染更是严重。为保障社会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政府提出了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战略。相应的环境污染治理工程也随之发展,治理工程项目数量不断增多,极大的减少了环境污染,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就河道治理工程而言,工程实施出发点是为了改善生态环境,提高防洪标准。然而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主观、客观等因素影响,造成工程建设对环境产生了一系列不良影响,使得河道治理工程既有效益难以充分体现出来。基于此,本文对“河道治理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及环保措施”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1河道治理工程环境影响特征分析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与发展,城市环境质量得到了重视。其中,水体环境作为衡量城市环境高低的组成部分,水环境整治成为当务之急。现阶段,河道治理工程在降低洪涝灾害的过程中,强调文明价值与人文价值。河道治理与环境保护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尽管目前在河道整治方面有一定效果,但仍然有待加强,通常对不同的河道类型有着不同的解决方法。例如:平原河道工程多为河道疏浚、河道裁弯取直、堤防填筑、开挖分洪道等。开挖分洪道具有一定复杂性,有助于减少主河道洪水流量,还需要相关人员抓住河道治理环境特征。

2河道治理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在垃圾回收领域,我国建设进展缓慢,在工程管理方面,同样是缺乏有效的监管措施。这就使得很多生活垃圾被随意的丢弃到河道旁,工厂未经处理的污水也被肆意的排放到河道中,一些固態污染物被掩埋在河道旁,一些污染气体在被排放后,随雨水汇入河道,给地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甚至会对地方社会、经济造成影响,因此,进行河道治理工程无疑是有益的。但是当下,我国诸多工程缺乏系统严谨的管理体系,这就使得在河道治理的过程中,时常会产生二次污染的现象,此外,诸多施工团队并没有施工资质,其粗放式的管理体系以及施工策略,即便能达到河道治理质量标准,但是在施工机器、施工人员专业素养、施工责任心等方面都有所欠缺,极有可能产生二次污染现象。介于此,河道治理工程作为人为干涉生态环境的一种,极有可能会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3环境保护措施分析

3.1水环境保护措施

水环境保护措施的制定,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在雨季施工时,采取土石料防冲措施,具体为在河道周边禁止堆放大量的土石料,即使堆放土石料不多,也需要在表层覆盖一层土工膜,并且需要在四周底部用装土沙袋压盖,以此避免土石料冲刷进入河道。(2)施工废水处理措施。首先在沙石料清洗点,需要设置合理的处理系统,将冲刷水进行回收利用或者是处理之后排放,同时将清洗沙石料产生的泥浆与细沙需要收集,集中一起运输到渣场。(3)含油废水处理措施。机械设备、车辆等均需要制定地区进行冲洗,同时车辆与机械设备维修与维护等均需要在施工现场外的车行完成。(4)妥善处理生活废水与垃圾。首先,在施工现场建立多个旱厕,粪便由周边居民运走充当农田肥料。关于生活污水的处理,主要是建设污水收集池,并且需要设置一个除污系统,集中处理生活污水。除此之外,需要在施工现场放置多个垃圾桶,委派专人定期处理垃圾桶中的垃圾,主要是运输到垃圾填埋场或者是垃圾处理站。(5)加大监督管理力度,为确保各项工作的落实,需要定期或者是不定期进行水质检查,尤其是生产废水的处理结果更需要监测。

3.2空气质量保护方法

河道治理工程多为分段施工,各河段施工时间较短,多为10-30d,会伴随着施工的进行影响加剧,大型建筑主体影响能够达到数年。大型建筑主体多在人口较少的旷野,仅有部分建筑主体靠近住宅区域,对生活环境有一定影响。施工噪音、废气、扬尘对环境噪音与空气影响作为暂时性制约,会伴随着工程结束而减少。施工过程中出现扬尘、泵站运行噪音而影响人民生活。项目施工对环境空气制约分为道路扬尘、混凝土拌合扬尘、机械废气等。混凝土拌合扬尘影响因素在于施工人员,分为除尘设施与劳动保护方法,对四周空气环境无较大影响。通常施工机械因为大气扩散性强、排气量低,无较大影响。施工道路扬尘对公路两侧50m范围住宅区有一定影响,对交通密集的施工道路两侧作物也有一定影响。第一,健全规章制度或设置隔离带,例如:车辆降速等;第二,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整治噪音源。大气污染整治可以立足于两点,即:施工料场、混凝土拌合站应与住宅区保持一定距离;场地设置与拌合机应安装相关装置减少灰尘或减振。设置完整的操作程序,例如:定期洒水。

3.3生态环境保护

1)弃土弃渣处理与平整土地受工程施工性质影响,通常河道治理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将会产生大量的弃土、弃渣与建筑垃圾,这些废弃物的堆放不仅会占用周围的农田、耕地、道路、林地等土地资源,还会造成土壤污染、肥力下降等问题,因此水利工作者需要严格敦促施工人员做好施工废弃物的治理工作,指派专人进行废弃物的分类、合理堆放以及环保处理。同时,还应当在完成施工后针对施工过程中占用的农田、道路、林地等土地进行平整处理,使其恢复原有的植被、地貌。例如在复原荒地时要采取临时水土保持措施,搭配多种植物实施绿化工程,防范后期产生水土流失问题。2)种植水生植物为修复受损生态系统,应当采取种植、投放水生植物的举措,防范河道水质的富营养化。在此可以选取美人蕉、金鱼藻、灯芯草等水生植物种植在河道内,既有助于消纳河道富营养化水质中的有机营养,还能够起到净化、清洁水体的效果,保持水生系统的生态平衡。同时还可以选取芦苇、菖蒲等水生植物种植在河道的浅水区位置,既能够有效抵消河水对河道岸坡产生的冲刷、侵蚀作用,还能够起到美化河道、丰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目的。3)建设生态护坡由于河道治理工程施工过程中将会破坏河道周边水体、土壤、植物、生物间的物质能量循环,使河道水质下降,因此还需采取建设生态护坡的方式进行防护,采用透水砖、杉木桩、治理块石等材料修筑护坡,配合种植一定量的绿化植物,以此强化土壤与水体间的物质能量交换,进一步提高河道水体的自净能力,达到保护河道生态环境的目标。

结语

总之,河道工程整治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够实现的,尤其是河道污染严重的区域,治理时间较长。需要相关单位给予高度重视,全员参与从而为河道治理与保护环境创造条件。河道治理工程中,对水体环境、空气环境、生态环境有一定影响。因此,还需要施工过程中立足于多方面、全过程,从而达到既定要求,例如:生态环境控制、生活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提升环境质量,推动城市建设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余海霞,来勇,李晓龙,胡斐,曹飞凤.杭州城市河道综合治理工程生态环境效应评估指标体系[J].水资源保护,2017(3):90-94.

[2]吴卫丹.城市河道治理工程中环保措施问题分析[J].低碳世界,2017(11):20-21.

[3]王林秀,郭彬,余慕溪,常江.准经营水利项目BOST融资模式及运营补贴模型设计[J].软科学,2017(5):119-123.

(作者单位:石家庄市岗南黄壁庄水库监督监测站)

猜你喜欢

环境影响保护措施
工业园区规划环评中大气环境影响的评价要点相关分析
保护措施
环境影响评价在中国的发展和应用
中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比分析
江南水乡景观体系的特征与问题探讨
关于林业造林技术的研究
浅析武汉老房子里份的现状与保护措施
基于区域视角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基于适用型人才培养的“环境影响评价”教学内容探索
土地开发中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关联性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