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树好道德“好榜样”、争做学生良师益友

2019-09-10蒋勇春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19期
关键词:良师益友

蒋勇春

摘  要: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良好的道德始终是做人的第一准则,学校作为学生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应该把“先育人、后育才”的德育教育理念贯穿于教育的始终。只有教师以身作则、以身示范才能为全体学生树立“靶标”,更直接、更有效地帮助学生积极地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进而培养学生健全的美好人格。

关键词:道德榜样;良师益友

良好的道德始终是做人的第一准则。宋代史学家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言道:“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从中,我们可以窥见中国古人“德才”观中对“德”的偏爱。现今时代,学校作为学生成长的大摇篮,作为学生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学校更应该把德育工作摆在教育教学的首要位置,必须把“先育人、后育才”的德育教育理念贯穿于教育的始终。

一、在学校德育教育中树立道德“好榜样”的必要性

心理学的理论认为:“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越亲密,互相之间情感的感染性越强,感化作用越大。”纵观现代各所学校的德育教育,其德育工作的实现途径主要有三:一是教师以身作则、以身示范,形成良好的教风;二是德育课;三是学科渗透,实施全员德育教育。这三者相互联系、彼此渗透,都能积极有效地帮助学生成长成才。但牢牢占据第一要位的始终是人,尤其是正向的、正能量的好“榜样”的人,他们不仅能深深地触动人的心灵,刺激学生内心的“真善美”,而且能给学生带来恒久的、巨大的示范引领作用。

二、最大化社会德育教育中“好榜样”的影响效力

教育的艺术不在于傳授本领,而是在教育过程中需要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并让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重拾信心。正因为如此,树立德育教育的“标杆”、“旗帜”并在好“榜样”的带领下,学校的德育工作才能一如既往地坚持同一的方向,朝着设定的目标前行。央视节目《开学第一课》和被媒体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节目--《感动中国》,是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精心打造的一个精神道德品牌的栏目,该节目向全国观众推出了许多具有高尚道德和精神情操的人物。他们有高耀洁、田世国这样的民间杰出人士;他们有濮存昕、姚明等这样光彩耀人的明星;有袁隆平、桂希恩这样睿智的学者;更有像黄久生、王锋这样的普通百姓。但无论他们身价几何,无论他们从事何种职业,在他们每个人的身上都有一种让观众感到心灵震撼的精神力量和道德品质。每每让学生观看他们的精彩历程,我们的学生每每都泪眼模糊、心潮澎湃、心志弥坚。因为有了这些好“榜样”的形象引领,“德”的美深深地注入了他们的脑海,并化为了潺潺流水不断滋养他们干枯的“心田”。

三、学校德育工作要彰显核心素养,教育工作者要争当学生的良师益友,

伟大时代,需要思想指引,伟大事业,需要核心领航!新时代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人才,实现“中国梦”要靠广大继往开来的新一代。2016年我国正式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出: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学生核心素养养成的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具体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抓好时代发展的契机,迎着时代潮流的脉动,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教育在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当前尤为显得重要。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胡钰认为当代的广大青年都具有知识性困惑与成长性困惑这两种困惑:前者是传统的教育内容,后者是当代的突出问题,重要的是,随着世界形势与社会运行复杂度的增加,随着当代青年个性意识的增强,后者的分量越来越重。换言之,青年学生对方向性问题、方法性问题的疑惑显然越来越成为普遍现象。……在这种新形势下,作为好的教师,一定是为学与为人的典范;好的学生,一定是求知与求道的统一。因此,要做好立德树人工作,就需要教师真正成为青年学生的良师益友。为师,在于引导;为友,在于陪伴。引导青年学生成长,在选择方向中提高价值理性;陪伴青年学生成长,在克服困难中提高工具理性。

总之,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首要工作,做好学校的德育工作必须依靠广大有德育经验的教师。从当代社会德育教育的发展与需求来看,教师不仅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也要成为社会大众的良师益友,在传播知识与思想、形成文化与文明等方面发挥出引领性作用。“以身作则、以身示范”,一心一意,心无旁骛,以教书育人为乐事、为大事,在培养 “有德有才”的时代新人上下功夫。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作为灵魂的塑造者,教师自己要有美丽的灵魂;作为生命的塑造者,教师自己要有健全的生命;作为新人的塑造者,教师自己要始终站到时代的前列。

参考文献

[1]  胡钰. 《成为青年学生的良师益友》.

[2]  张亚男.《中小学主题班会研究综述》 [J].教学与管理,2009(9).

[3]  庞清秀.《五年制高职主题班会课实践探索》 [J].职业教育研究,2013(8).

[4]  陈丹.《参与式教学在高职主题班会中的应用--以“我爱我”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为例》 [J].高教论坛,2015(8).

猜你喜欢

良师益友
割席分坐
刘美凤:智慧与美丽并存的“良师益友”
诚心诚意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让学生学会感动
浅析高校辅导员如何做好学生工作
记忆大学·我的“良师益友”
春风化雨 心系教育
让学生爱上我的语文课堂
倾听孩子,用爱放飞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