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如何提升初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效率

2019-09-10彭中先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134期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效率

彭中先

【摘要】班主任是学校教育的中坚力量,能够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极大的影响。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的时候,应结合教育发展趋势,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现状,发现当前班主任工作存在理念不够先进、理论水平不足、教育内容不够深入以及和学生的互动性不足等问题,然后结合实际情况,探讨了提升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效率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效率

德育工作对培养学生优良的个性品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可以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推动力量。从当前初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现状来看,其中仍然有一些不足需要改善。班主任应当找到科学的德育工作开展途径,联系学生实际情况,同时结合当前社会对人才的现实需求,不断提升初中德育工作效率。

一、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现状

第一,德育工作观念不够先进。初中班主任在实施德育工作时,通常会停留在说教的层面。这种德育方式虽然能使学生的道德认知得到一定的深化,但只能让学生知道应当怎样去说,却难以落实到最终的行为活动上。德育需要将道德情感、道德认知、道德行为以及道德意志这四个方面结合起来,将深刻的道德认知转变为学生的道德行为。若是没有采用先进的德育观念,则无法让学生切实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第二,德育理论水平不足。初中班主任需要正确把握好对待学生的态度,随时掌握学生心理的动态变化,加强对学生日常实践活动的管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班主任的教育观和德育理论水准。然而,有的班主任在实施德育工作的时候,没有注重针对性的体现,理论水平略显不足。一方面,班主任并未结合初中生的实际年龄特点展开个性化教育。另一方面,班主任也未能针对学生的个体情况采用针对性的德育方法,这也使得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效率不高。

第三,德育教育内容不够深入 。初中班主任大多偏向于采用集体主义教育形式,十分看重传统的“五讲四美”,但落实到学生的心理品质教育方面时,其德育内容却显得比较陈旧,难以适应当前新时代发展的局面。初中德育教育需要结合学生年龄阶段特征,为学生挑选适宜的德育教育内容。但当前不少初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内容还停留在一个较浅的层面上,班主任忽略了对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培养,令德育无法落实到更深的层次。

第四,班主任与学生的互动性不足。一些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时,没有重视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因为班主任工作通常繁多且复杂,班主任除了要负责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外,还需要担负起德育教育和文化课教学的双重任务,导致较少有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生的德育教育方面,导致和学生的互动不足。由此便使得德育工作遭到压缩,班主任很难有机会与学生深入沟通。

二、提升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效率的实践策略

第一,班主任应培养自己先进的德育观念。目前,我国社会在不断发展与进步,而相应的德育观念也应当逐步创新与完善,这样才能确保学生未来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所以,班主任应当更新自己的德育观念,定期参加学校的德育教育培训。只有班主任的理念变得更加先进,学生的道德素质水平才会自然得到提升。另外,班主任还需要重视自己的形象,把德育观念渗透到自己平时的工作与行为活动中,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班级的整体道德水平和班主任的素质息息相关,故而班主任要不断革新自己的观念,为德育工作效率提升打好基础。

第二,切实提高德育理论水平。要把德育工作落实到位,且确保真正地看到成效,就必须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把德育管理渗透到更深的层次。要判断一个班级的德育教育是否取得成功,关键是看该班级有没有树立起良好的班风。班主任要在结合班级总体现状的前提下,为学生确立科学的学习目标及德育目标,以先进的理论为指导,营造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另外,德育管理需要促進学生的人格和学习能力实现均衡发展,培养学生健康良好的心态,并为学生的顺利成长提供优质的环境条件。所以班主任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德育理论水平,在班级内实施合理的管理制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学习能力,让学生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得到潜移默化的增强。

第三,深入拓展德育教育内容。在选择德育内容时,需要根据实际纲要并结合学生与社会的具体情况,调节好上述因素之间的关系,满足学生个体发展的需求。就当前初中德育的具体情况而言,班主任应当着重拓展如下三方面内容。一是公民教育。要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及公共道德,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位合格的社会公民。二是法制教育。目前,初中学生中还有一部分法律意识不够强,导致平均犯罪年龄也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因此班主任需要采用合理的形式,强化初中生法制教育,让学生学习相应的法律知识。三是心理健康教育。初中生处在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班主任应当重视学生的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抓住时机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与高尚的情操,以此提升德育工作实效。

第四,与学生展开良好交流互动。班主任需要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以此作为德育工作的切入点,将德育教育变为师生共同交流和发展的互动过程。班主任要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看待并分析问题,帮助学生处理好他们在生活与学习中碰到的障碍,同时全面体现出自己的主导作用。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激发出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能够主动配合班主任的工作。当学生之间出现矛盾时,班主任也应对其实施合理的教育,让其思考自己的行为,并发现自身的不足。此外,班主任也可组织学生参加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以此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及综合素质水平。例如,母亲节的时候,班主任可以让学生准备鲜花或其他小礼物送给自己的母亲,也可给学生讲一些关于感恩母亲的故事,在加强师生沟通的同时培养学生道德品质。

综合以上分析可知,德育工作对于学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目前的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在初中阶段开展班主任德育工作,需要培养班主任先进的德育观念,切实提高德育理论水平,深入拓展德育教育内容,同时与学生展开良好交流互动,在此基础上让德育教育的效率更上一层台阶。

参考文献:

[1]王楚彬.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思路[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6):132.

[2]薛小平.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强化策略[J].名师在线,2018(29):54-55.

[3]黄萍.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强化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6):89.

猜你喜欢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效率
“慢”过程 “高”效率
选用合适的方法,提升解答选择题的效率
浅析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聚焦立体几何命题 提高高考备考效率
教育部下发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
探讨如何提高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内蒙古从10方面加强德育工作
初中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创新方式
初中班主任利用自媒体进行学生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初中班主任如何实现学科教师与教学管理者的角色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