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性学习对蹲踞式跳远教学效果的探讨

2019-09-10林忠卫

当代家庭教育 2019年12期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深度学习教学效果

林忠卫

摘 要:本文通过探究性学习在小学蹲踞式跳远教学中的实验的研究,通过探究性学习的实验,对比分析传统田径课程教学方法与探究性学习模式存在的差异,论证到底哪一种教学模式更适用于当前田径课程的教学当中,哪一种教学模式更受到学生的亲睐,为今后田径课程的改革提供依据。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 蹲踞式跳远 教学效果 深度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12-0124-01

1.问题的提出

为了验证探究性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在田径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本文通过对南京市扬子第二小学六年级(一)、(二)班男学生在蹲踞式跳远教学中应用探究性教学方法,通过4周8节课的蹲踞式跳远教学实验后对比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跳远技能掌握、学习兴趣、创新意识、合作交流情况,总结探究性学习对蹲踞式跳远教学的作用,旨在为小学田径教学提供教学方法的参考,为丰富田径教学理论提供理论参考。

2.教学程序的设施

(1)对照班教学程序

六(一)班男学生为对照班,对照班教学采取传统的田径教学方法进行,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跟随着老师进行蹲踞式跳远学习,传统教学方法步骤如图1所示。教师示范——分解动作——分解动作练习——纠正错误——完整示范练习

——纠正错误——巩固练习——师生互评,结束教学。

(2)实验班教学程序

六(二)班男生为实验班,实验班采取探究性教学方法,实验前将各个小组内部协商后选定小组长,各组组长将小组成员按特长进行分工。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能够积极主动获取蹲踞式跳远的技术动作、学习重难点,将蹲踞式跳远知识运用到技术训练中,当出现问题后,通过查阅相关知识进行解决存在的问题。

3.实验结果与分析

(1)蹲踞式跳远技能掌握情况

第一,蹲踞式跳远成绩。通过4周8节课的跳远单元教学后,实验班学生蹲踞式跳远平均成绩3.26米,对照班学生蹲踞式跳远平均成绩3.05米,实验班学生平均成绩比对照班提高了0.21米,经过P值检验后发现差异性非常显著(P< 0.01)。由于实验前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在蹲踞式跳远成绩的身高、体重、30米、立定跳远测试中保持一致,学生的先天性因素对实验后的结果没有产生影响,实验对象经过4周的学习后在蹲踞式跳远成绩上产生非常显著性的差异,通过实验结果能够说明探究性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蹲踞式跳远成绩。

第二,蹲踞式跳远技术评价。对实验学生进行跳远技术评价能够反映出学生对蹲踞式跳远的技术掌握情况。通过表3数据可知,实验班学生蹲踞式跳远技术掌握优秀的有12人,占到30%,对照班有2人,占到5%。实验班学生蹲踞式跳远技术掌握良好的有18人,占到45%,对照班有10人,占到25%。实验班学生蹲踞式跳远技术掌握合格的有6人,占到15%,对照班有16人,占到40%。实验班学生蹲踞式跳远技术掌握不合格的有4人,占到10%,对照班有12人,占到30%。实验班学生在优秀、良好比例上均明显高于对照班学生,经过P值检验,实验班和对照班呈现显著性差异(P< 0.01)。蹲踞式跳远技术动作首先单腿起跳进入腾空步后,摆动腿的膝关节伸展,小腿自然由向前、向下到向后方而成弧行摆动,此时留在体后的起跳腿与后摆的腿靠拢,挺胸展髋,成展体姿势。快落地时,双脚、双手向身体前方合拢落地。由此可见,蹲踞式跳远技术复杂,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提出较高的要求,实验班学生采用摄像机拍摄动作进行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分析蹲踞式跳远技术动作的组成情况,根据自身存在的不足进行针对性的训练。而对照班的学生在蹲踞式跳远学习过程中均由体育教师进行指导教学,学生缺乏相互合作探究的过程,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明显不如实验班学生,因此在蹲踞式跳远的技术动作掌握上存在较大差距,也能够说明探究性教学在提高教学质量上效果显著。

(2)学习兴趣情况

实验班学生对蹲踞式跳远感兴趣的有18人,占到45%,对照班感兴趣的有2人,占到5%。实验班学生对蹲踞式跳远兴趣一般的有18人,占到45%,对照班兴趣一般的有10人,占到25%。实验班学生对蹲踞式跳远不感兴趣的有4人,占到10%,对照班学生不感兴趣的有28人,占到70%。实验班学生在对蹲踞式跳远感兴趣、兴趣一般的比例上均明显高于对照班学生,经过P值检验,实验班和对照班呈现显著性差异(P< 0.01)。传统的田径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形式单一,体育教师在进行蹲踞式跳远内容教授时仍然采取语言讲解、教学示范等方法,练习方法以重复练习为主,教学过程中重视技术的讲解,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学习成就感不强,让学生越来越不喜欢上蹲踞式跳远。实验班教师在课堂导入上以小组自主探究学习为主,让学生首先觀看蹲踞式跳远画图后在小组内进行讨论,确定蹲踞式跳远技术动作的组成情况,经过小组合作式练习,进行技术动作的探究。通过教师对各个小组存在的错误动作进行讲解后,利用摄像机对教师示范动作进行拍摄,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利用摄像机拍摄各自练习的技术动作,对错误的技术动作进行对比研究,小组成员在一起对同伴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后练习。由此可见,实验班学生在课堂练习中始终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带着问题进行学习,促使学生的学习目的性强,引发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尝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参与度兴趣。因此在教学效果上明显比传统教学方法要好。

4.结语

通过4周8节课的蹲踞式跳远教学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在在跳远成绩、跳远技能掌握、学习兴趣等方面均比对照班学生取得的进步更为显著,教学效果好,学生学习更加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更加浓烈、学生能够初步进行深度学习。

参考文献

[1]唐智松.探究式教学的基本原则[J].中国教育学刊,2001(05):62-63

[2]徐学福,探究教学研究[M].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探究性学习深度学习教学效果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高中生物教学中探究性学习常态化的策略研究
探究性阅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探究策略的培养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