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免疫检验方法检测乙肝病毒感染血清标志物的对比评价
2019-09-10姜玲
姜玲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免疫检验方法检测乙肝病毒感染血清标志物的临床效果,为后期临床检测乙肝病毒感染提供依据。方法:以我院于2018年9月-2019年9月期间收治的82例乙肝病毒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全部82例患者行酶联免疫吸附法及电化学发光法检测,研究比较不同检测方法血清标志物指标。结果:HBsAg(表面抗原)、HBeAg(e抗原)、HBeAb(e抗体)阳性率比较,电化学发光法高于酶联免疫法(P<0.05),HBsAb(表面抗体)、HBcAb(核心抗体)阳性率,两组检测方法无差异(P>0.05)。乙肝病毒感染诊断准确率指标比较,电化学发光法高于酶联免疫吸附法(P<0.05)。结论:乙肝病毒感染血清标志物检测采用电化学发光法阳性率及检测准确率高于酶联免疫吸附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免疫检验;乙肝病毒感染:血清标志物
[中图分类号]R446.6;R51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19-0188-02
大部分乙肝病毒感染者属于幼年期感染,病毒入侵机体后极易引发肝脏炎症,患者肝脏在炎症作用下产生弥漫性坏死与结缔组织增生,小叶结构受损,肝细胞内产生大小不等的结节,肝脏呈现纤维化,进而导致肝硬化、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癌等危重疾病。乙肝病毒具有较强的变异性及耐药性,临床治疗难度较大,为此需对乙肝病毒实施早期诊断及治疗。乙肝病感染血清标志物是确定患者感染后机体免疫过程的主要指标,临床检测乙肝病毒感染血清标志物的主要方法包括酶联免疫法、电化学发光法等,不同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及临床应用效果存在差异,本次研究以我院收治的82例乙肝病毒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不同免疫检验方法检测乙肝病毒感染血清标志物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以我院于2018年9月-2019年9月期间收治的82例乙肝病毒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性患者数量为45例,女性患者数量为37例,年龄为22-75岁,平均年龄为(46.28±8.54)岁。所有患者经病毒检测及临床检测确诊为感染乙肝病毒,并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排除恶性肿瘤、心肺功能障碍、哺乳期女性、精神类疾病患者及其他无法培养研究的患者。
1.2方法 全部82例患者均行酶联免疫法及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标志物项目包括HBsAg(表面抗原)、HBeAg(e抗原)HBeAb(e抗体)、HBsAb(表面抗体)、HBcAb(核心抗体)。于清晨空腹状态采集患者5ml静脉血,分别放置在两支试管中。对采集的血液样本实施离心处理,离心时间为5min,离心转速为3000r/min电化学发光法利用我院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并利用仪器配套试剂完成各项操作。酶联免疫法利用我院酶标仪及配套试剂检测,检测过程依据仪器操作说明书及操作规范完成,质量控制利用定值参比血清完成。
1.3评价标准(1)电化学发光法HBcAb阳性为标本相对光强度与临界相对光强度之比不低于1.0,HBeAb陽性为标本相对光强度与临界相对光强度之比不超过1.0,HBeAbg阳性为标本相对光强度与临界相对光强度之比不低于1.0,HBsAb阳性为检测数值超过10±U/ml,HBsAg阳性为检测数值超过0.05±U/ml。(2)酶联免疫吸附法HBcAb阳性为标本相对光强度与临界相对光强度之比不超过1.0,HBeAb阳性为标本相对光强度与临界相对光强度之比不于超过1.0,HBcAg阳性为标本相对光强度与临界相对光强度之比不低于1.0,HBsAb阳性为标本相对光强度与临界相对光强度之比不低于1.0,HBsAg阳性为标本相对光强度与临界相对光强度之比不低于1.0。(3)统计乙肝病毒感染患者酶联免疫吸附法及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标志物阳性率及检测结果的准确率。
1.4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中数据资料均为计数资料,使用%表示,x检验,利用SPSS23.0软件进行本次研究数据分析,如P<0.05,则两组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电化学发光法检测确诊乙肝病毒感染79例,诊断准确率为(79/82)96.3%,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确诊乙肝病毒感染68例,诊断准确率为(68/82)82.9%,电化学发光法准确率高于酶联免疫吸附法(P<0.05)。不同免疫检验方法检测乙肝病毒感染者血清标志物结果指标比较,HBsAg、HBeAg、HBeAb阳性率比较,电化学发光法高于酶联免疫法(P<0.05),HBsAb、HBcAb阳性率,两组检测方法无差异(P>0.05)。
3 讨论
乙型肝炎发病的主要原因是感染乙肝病毒,医学研究表明,乙肝病毒属DNA病毒,嗜肝病毒科,具有极强的耐紫外能力及耐低温和耐热能力,治疗乙肝病毒感染难度较大。乙肝病毒入侵人体后会直接攻击肝脏,能够在体内肝细胞中大量繁殖和复制,患者在肝细胞受损后最终发生乙肝。同时,乙肝病毒具有泛酸的特性,可损伤人体肾小管细胞、胆管上皮细胞、胰腺细胞、胃黏膜细胞等,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对乙肝病毒实施早期诊断,并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可有效缓解肝损伤,预防肝癌及肝硬化。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HBsAg、HBeAg、HBeAb阳性率比较,电化学发光法高于酶联免疫法,电化学发光法诊断准确率高于酶联免疫吸附法。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与机体免疫反应相关,其中HBsAg属于乙肝病毒表面蛋白,不具有传染性,人体发生乙肝病毒感染后可诱导HBsAg水平升高,临床将其作为评估乙肝病毒感染的重要指标。HBsAb属于抗体,可与HBsAg结合,具体清除及控制乙肝病毒的作用。HBsAb属于中和性抗体,可反映患者具体免疫反应情况,如数值升高,则表明患者感染后产生免疫力。HBeAg是可溶性蛋白质,如检测为阳性,则表明患者乙肝病毒感染传染性较强。HBeAb代表乙肝病毒得到控制,HBcAb反应乙肝病毒复制活跃程度,利用上述血清标志物指标可准确判断乙肝病毒感染者病情进展与机体免疫状态。
临床检测乙肝病毒感染血清标志物主要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及酶联免疫吸附法,酶联免疫吸附法利用酶标抗原及抗体与血液样本产生反应达到定量检测的效果,该方法可用于抗原及抗体检测,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临床应用广泛。电化学发光法是利用血液样本中待测物质浓度与化学发光强度线性分析比对达到测定效果,检测过程自动化及标准化程度较高,操作时间短。酶联免疫吸附法主要缺陷为检测过程受试剂保存及治疗影响较大,无法实现定性检测,检测稳定性不足,漏诊及误诊率较高。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具有极高的重复性,可规避各类干扰因素,测定结果准确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由此可知,乙肝病毒感染血清标志物检测中利用电化学发光法准确率较高,与酶联免疫吸附法相比优势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同时,本次研究选取样本量不足,缺乏同类医疗机构数据对比,不同免疫检验方法检测乙肝病毒感染血清标志物的临床效果需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