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价值的取向应立足于“学情需要”之上
2019-09-10梁喜勤
梁喜勤
【摘要】新课程改革确立了学生全面发展的观念,指出了教育改革的目的在于使每一位学生获得全面、健康、和谐、可持续的发展。要真正实现“生本教学”, 教师备课时要根据教材特点确定文本价值的取向,选取适合学生“学情需要” 的文本价值所在,达到“语文实践” 能力的有效培养和提高,这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性任务。因此,笔者觉得,关于文本的价值取向,更应该立足于学生的“学情需要”之上。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从文本走向生本”的语文课堂教学转型。
【关键词】小学语文;文本价值取向;学情需要
新课程改革确立了学生全面发展的观念,指出了教育改革的目的在于使每一位学生获得全面、健康、和谐、可持续的发展。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从“学情”出发,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长期发展。所谓“学情” ,简而言之是指学生的认知基础、已有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意志品质、兴趣以及成绩等方面的情况。学生在以上众多情况中某些最薄弱最需要提高和培养的地方,笔者便理解为——“学情需要”。
有效的教学,必须进行学情分析。学情分析是教学设计系统中“影响学习系统最终设计”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教学设计中,依据教学设计理论,认真研究学生的实际需要、能力水平和认知倾向,从而通过分析教学内容、选择教学策略、设计有效的教学程序,优化教学过程,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力求使有效学习发生在每个学生身上,真正实现“生本教学”。
前段时间,笔者看了几篇关于“语文教学中文本价值取向”的文章,当中一篇文章提到如何定位文本的价值取向问题,作者阐述了四个观点:1.依据语文课程的目标审视文本的价值取向;2.依据编者意图把脉文本的价值取向;3.依据作者的意图确定文本的价值取向;4.依据时代背景明晰文本的价值取向。他们的观点多数着眼于文本的“人文价值”上,其实这也无可厚非。但语文教学不仅仅只有“人文性”,它可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效统一”,如何把握好文本的人文价值和工具价值,两者当中作何取舍或两者兼得,这着实成为一线语文教师比较纠结的问题。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又指出:“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很明显,“学语文”归根到底是为了“用语文”,因此,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和运用也应以此为重要参考。
“如何用好教材”成为语文教学的关键所在。笔者认为,教师备课时如何根据教材特点确定文本价值的取向,选取适合学生“学情需要”的文本价值所在,达到“语文实践”能力的有效培养和提高,这成为语文教学的根本性任务。因此,笔者觉得,关于文本的价值取向,更应该立足于学生的“学情需要”之上。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从文本走向生本”的语文课堂教学转型。
众所周知,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教材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载体。近期的语文教学,笔者通过对每个文本进行认真的分析,再三思量,二度甚至三度发掘文本价值,并根据教材特点结合“学情需要”,确定文本价值的取向,使笔者的语文教学既能符合固有的教学要求,又能有所侧重地体现学生真正的学习需要。
一、立足口语交际需要,确定文本价值
1.学情分析:“乐于参与讨论,敢于提出意见。” “重视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這是《新课标》第三学段(5-6)年级对学生口语交际的目标要求。对比我的学生,相去甚远。在过去的课堂上,他们多为“听长”或“记者”的角色,沉默寡言,默不作声。任凭老师如何调动,如何煽情,他们大多仍无动于衷。越是到了高年级,这“异样”的课堂越明显。他们不敢说,不愿表现自我。即使敢说的个别同学,表达又词不达意,说话累赘、冗长,自信心不足。
学生因故在课堂上有如此表现?从心理学角度分析,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接受外界的能力和个人自我意识会越来越强,但同时他们的表现欲望也因自我意识的增强而逐渐减退,表现为爱面子,怕人嘲笑,或认为回答问题是老师和个别同学的事,于“我”无关等。
2.教学尝试:为了改变他们“有话不愿说”“回答说不好”等现状,活跃课堂气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笔者根据各个文本的特点,对当中的文本价值进行认真考究和发掘,找准激发他们兴趣的“兴奋点”,营造和谐的氛围,搭建他们热衷讨论的平台,让他们在无拘无束的课堂上展开辩论,充分交流,重燃他们学习的激情,使他们在课堂上逐渐敢说、敢辩。
例如,教学人教版第九册《钓鱼的启示》。课文通过讲述作者34年前在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个晚上,和他父亲去钓鱼。由于离捕捞鲈鱼开放时间还差两小时,他爸爸严肃要求他把好不容易钓到的又大又漂亮的鲈鱼放回湖里,最终令他受到教育长大后获得成功的事,教育学生懂得只有从小接受严格的教育,才能从中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以抵制诱惑的能力,长大后才取得成功。
分析这篇课文的文本价值,除了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外,在课文的叙事过程中插入了不少细节描写以及人物活动的描写,这是文章在表达上的一个特点,值得学生学习。笔者在细心阅读教材中发现“解读人物的心理活动及变化”是该文本最有价值的地方,而这价值正好能以“辩论”的形式让学生充分表达、交流自己的意见去获得,将文本的价值取向立足于当前学生的“学情需要”之上。
找到了学生的“刺激源”后,在教学中,笔者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文中第七自然段写到“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我大声争辩着,哭出了声。”这里的“争辩”是什么意思?他什么要争辩?当学生回答出因为他不想把鲈鱼放了。笔者追问:“他如何与爸爸争辩?结果怎样?请大家分别为他们说出‘放’或‘不放’的理由,好吗?”然后,学生分别分角色找理由。这样一来,学生兴趣盎然,争着发言,一番激烈的唇枪舌战就此拉开帷幕。
又如,同册中的《鲸》。这是一篇常识性说明文,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文章层次分明,条理清晰,语言简练准确,不乏生动形象。
设计本课教学时,笔者再三考虑该文本的价值问题,认为作者的说明方法及说明文语言准确、严谨等特点固然重要,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重要。于是,笔者重新审视该文本的价值:第一,让学生了解有关鲸的科学知识;第二,体会作者的说明方法并学习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第三,培养学生探索海洋动物的兴趣。在这三大价值中,选取了“第一点”作为重点学习,因为这一价值的实现能更直接地帮助学生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前,笔者设置这一疑问:“我们平时将‘鲸’叫做‘鲸鱼’,你认为这一称谓科学吗?鲸究竟是不是鱼类?”这样一问,学生立刻兴奋起来,笔者随即将学生分成两拨:肯定派和否定派。其实,大部分预习过文章的学生都知道鲸不属鱼类,是哺乳动物。但因为老师要求分成两派,学生对“争辩” 这一学习活动非常热衷,因此,大家就展开激烈的论证。“肯定派”持有三个理论依据:1.鲸形体像鱼;2.“鲸”字有“鱼”字旁;3.鲸是生活在海洋里;而“否定派”则在文中找出相关信息以正其辞:鲸是哺乳动物,用肺呼吸,胎生等。学生们辩论激情几度高涨,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在陆续的发言中不断完善。
重新审视教材,发掘文本价值,设置巧妙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对于教师的备课无疑是必要的,虽然这样做会比较辛苦,但只要能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培养他们运用语文的能力,又何乐而不为呢?
二、立足写作需要,提升文本价值
1.学情分析:《新课标》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要求我们“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纵观我校的学生,普遍的学生对写作 “望而生畏”,平时又缺少细心观察和感受,以致写文章时言之无物,语言枯燥乏味,词汇匮乏,说话冗长,词不达意,没有真情实感,表达平铺直叙或记流水账。
2.教学尝试:针对以上存在问题,在语文教学中,笔者处处留心,在教材中努力发掘适合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文本价值内容,让学生感兴趣地写作,乐于表达。
例如,教学北师大版第十二册《琥珀》。该文本的价值在于让学生了解琥珀是怎样形成的?它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教学中笔者也抓住了课文最后段中的“推测”一词作为教学的突破口,让学生理解“推测”与“知道”“肯定”等词的区别,从而探究“推测”所包含的课文内容:由什么推测出天气炎热?推测出苍蝇和蜘蛛的挣扎?推测出松脂球形成的经过?在备课时,笔者已考虑该文本价值是否可进行二度开发。因此,再仔细研究文本,发现其实整篇文章在语言表达上最有价值的就是想象“松脂球形成的过程”这几个自然段。这些段的描写生动细腻,是学生学习语言,品味文字的极佳范本。于是,在教学当中,笔者重点指导学生学习了这几段。然后,根据文中这一“想象”部分,让学生进行“再想象创造”(或称“再造想象”)我要求学生重新想象“当蜘蛛和苍蝇再次遇上”或“当苍蝇在蜘蛛的背后”的故事,并在作文中进行“想象”描写,但必须包含以下几方面:1.动词的运用;2.心理描写;3.环境渲染、描写;4.情节描写;5.外貌描写。
正当此时,发生了一段小插曲。一个学生疑惑地问:“老师,为什么不进行语言描写?”这问题甚有价值,笔者让同学们展开讨论,最后有学生回答:“如果增加了语言描写,蜘蛛一出声,就被苍蝇发现了,它想吃苍蝇的美梦就会变成泡影。”此时,笔者再作引导:“现在要求创编的故事中,如果你认为有加入语言描写的需要,那你就结合自己的想法,合理地进行编写吧!”
“再造想象”训练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习、模仿文中生动、详尽、细致的写法,从而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这对于本班学生写作“欠缺生动细致的描写”这一症结正是“对症下药”!
再如同册中的《寓言二则》。该课中出示两则古文。一则《矛与盾》,二则《鹬蚌相争》。古文上有标点符号,也有译文。不难发现,编者将古文的译文放置一边,意在让学生进行古今对照,帮助学生理解词句意思。鉴于此,该课文的学习重点不应放在解释字句上,而是培养学生对古文的兴趣,理解寓意。因此,通过理解故事进一步感悟寓意成为学习这两则古文寓言的价值所在,相信对于这一文本价值,很多教师都能把握好,并因此而设计教学。
笔者认为,根据文本内容和教材特点,仅仅在课堂中实现这一价值目标是否有“浪费教材”之嫌,难道一篇如此经典的寓言就仅仅只有这一点价值而已?经过再三思量,结合笔者班上学生的实际,六年级学生的认知和理解水平,他们通过自学“译文”,已能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及其蕴含的道理,再加上教师用上整整一节课的时间去“抽丝剥茧,细吞慢嚼”,怎能不把这一点价值“掏空”。于是,笔者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习能力水平,对教材价值进行二度开发。以文本作为依托,有的放矢,对学生进行想象和写作训练。在教学《鹬蚌相争》之时,在解决教学重难点,完成“固有”“人文价值”教育后,笔者设计以下两个练习:1.扩写。运用“阳光明媚、心旷神怡、无计可施、口水直流、暗自得意、饥肠辘辘、反唇相讥、轻而易举、怒目相视”等词把文章扩写,并要求学生写出人物语言、神态、心理等描写;2.创编。“许多年后,鹬和蚌的子孙再一次在河边相遇了,这次,它们之间又会发生什么事呢?”学生们对以上两个训练很感兴趣,课堂上他们雀跃起来,写起文章来特别有劲。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这是教学的最高境界。如何攀上这一教学巅峰,摘取最佳的教育果实,这就要求我们一线教师必须关注学情,立足于生本课堂,真正实现“以生为本”,对文本的价值进行审视、筛选和二度甚至三度的开发,这样才能科學地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的方式方法,最大程度地让学生获取知识,活跃思维,弘扬创新精神,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学习能力。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只要我们坚守这一信念,相信“不教”这一境界将离我们不远矣!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