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化情境引导高效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2019-09-10万开红
万开红
摘 要:伴随着新课改政策的逐步深入,教师对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要求也在逐步提升。为了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需要综合性分析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偏好,为其筛选有效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的数学学习,从而切实改善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对当下的数学教师来说,如何在教学中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关乎数学教学的实际效果。为此,教师应当为学生创设对应的问题化情境,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问题化;教学情境;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需要切实提升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为此,教师可以创设直接有效的问题化情境展开对应的数学教学。通过施行这样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切实提升学生的学习关注度,并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实质性提升,学生的解题思维能够越加严密,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起到有效的帮助作用。故而,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应当结合问题化情境的引导,提升自身数学教学质量。
一、教师创设问题化情境的原则
(一)针对性
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小学数学时,需要创设问题化的教学情境,使数学教学的环境更加多元化。为此,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问题化教学情境,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努力学习,并切实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可以围绕对应的数学问题情境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学生们结合教师讲解的知识内容,能够切实提升自身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水平,最终通过严谨的问题分析得到正确的解题思路,从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为学生设计问题化的教学情境时,必须使情境具有鮮明的针对性,便于学生对新学习知识的深度了解,从而使教学更加直接有效。若是教师设置的问题情境难以达到启发学生学习的效果,也便失去了问题化情境教学的意义。
(二)趣味性
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会发现小学阶段的学生学习需要有一定的“诱导性”。教师应当为学生创设有趣的学习环境,这样才能够一直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使学生的学习更加专注。为此,教师在创设对应的问题化教学情境时,需要结合学生目前感兴趣的内容,设计的问题情境与之相匹配,才能够切实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差异性
教授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教师会发现学生对于数学问题的分析能力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因此,教师在为学生创设问题化的教学情境时,需要结合学生的具体学习能力和偏好,进行对应的情境设计,以此为基础有效提升学生的知识理解效率。在教师看来,学生之间因为个体差异导致对于数学问题的理解存在差异性,教师设计的问题化情境能够极大程度上提升学生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率。为此,教师需要重视对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差异性认知,切实提升数学问题化情境的创编水平。
二、数学教学创问题情境的策略
(一)结合生活化情境展开教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重视对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因为这将关系到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有效性。故而,教师在为学生创编对应问题化教学情境时,需要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习惯进行整体性研究。小学阶段的数学问题多是源自于日常生活情境,教师为学生创编的问题化情境需要和学生的日常生活有所关联,这样才能够切实提升学生的知识理解水平。为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需要结合学生的正常学习规律、对应的问题化情境设计需要遵循“从易到难”的原则,使学生能够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切实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
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可以结合问题化的教学情境展开教学。特别是教师为学生讲解关于“行程问题”的知识时,教师便可以为学生设置对应的问题化情境,引导学生就教师提出的问题记性细致的分析,从而有效增强学生的知识理解水平。对应的问题需要按照“从易到难”的原则进行设置。首先,教师需要结合最基础的“追及问题”进行相关问题的设计,使学生对行程问题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其次,教师应加大问题难度,为学生出具“流水行船问题”,来提升学生对于行程问题的整体性认知水平。最后,教师要求学生解决较难的“复合型行程问题”,使学生的解题思维得到实质性的提升。此外,教师需要注意,在进行相应数学问题的设计时,教师需要充分结合学生的生活日常,使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水平得到提升,从而有效改善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
(二)强调教学情境的学生参与
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时候,需要把握好问题化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学生的参与感。随着新课改政策的逐步落实,教师对于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认知也越加明确。为了能够切实提升学生的教学参与感,教师应当在进行问题化情境教学时,注意和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通过教师的数学教学研究,可以发现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很难在第一时间领会教师的教学意思。这样的状况便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对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造成不便。故而,教师需要在创编教学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细致的思考,使学生能够和教师进行充分的交流和沟通,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参与意识,切实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
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关于“鸡兔同笼问题”的知识时,就可以为学生创设问题化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和教师进行相应的沟通交流。通过教师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学生能够充分理解教师创编的教学内容:“现有鸡和兔子共49只,它们共有100只脚,问此时有多少只兔子和多少只鸡?”教师采用有效的语言和学生进行沟通,通过教学问题来引导学生就该问题进行分析,从而切实改善学生的知识认知水平。待到学生顺利完成教师提出的问题之后,教师则可对学生提出更深难度的问题,使学生的思考和教师的交流更加充分。因此,通过教师的问题情境教学,使得学生的知识理解更加充分,学生的参与感更加强烈,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小学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可以结合生活化的问题情境进行问题的设计,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知识认知水平以及学生的问题讨论参与感,最终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陈青青,卫宝华,郝利玲,王一军.小学数学中“问题情境教学”的设计原则及对策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18):169-170+173.
[2]张洪银,巩素芳.小学数学问题情境教学的应用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32):51+53.
[3]张孝文.小学数学问题情境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01):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