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数学课堂“简约”而不“简单”

2019-09-10袁晓娟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14期
关键词:简约作业布置课堂设计

袁晓娟

摘 要:“减负增效”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所面临的较为复杂的议题,既减负又增效是我们每位教师所期盼的理想境界。“减负”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个快乐的童年,让学生变苦学为乐学。通过一段时间的研究与实践,下面是笔者在教学中的一些和体会和做法。

关键词:减负增效;小学数学;课堂设计;作业布置;素质教育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教师教学又有了新的要求——“减负增效”。“减负”即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增效”即提高课堂40分钟效率,培养学生的各种素质能力。一节数学课的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学生的学习精力也是有限的。怎样在有限中获得有效?这需要教师具备高素质、大智慧,在教学时要学会取舍、敢于割舍,让课堂返朴归真,让教学简约而不简单。

教学中如何使学生学得既轻松愉快,又高质量完成任务呢?我认为关键是提高课堂效率,本学期在实施“减负增效”时我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一、充分准备,积极备课

备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教师在备课上应多研究,多斟酌,多进行教学探索。要反复看教材,吃透教材的组织结构,重点和难点,对每一章节内容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做到心中有数。有句话说的好,“不打无准备之仗”。要做到这些,就一定要静下心来,去研究、去比较、去熟悉。准备充分,就可以高效率完成教学任务,为此,我会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备教材、备学生。

二、精心设计,认真上课

教师要全面考虑,恰当选择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实际上,不管什么方法,都应立足于“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实施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愉快中接受知识、掌握知识。利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目的只有一个:激发兴趣,轻松学习,减负增效。一年级学生刚进学校,一切都是那么陌生、新奇,我先从抓好学生的课堂常规入手,培养学生形成初步的行为习惯。在教学中灵活采用不同的教法,以正面教育为主,鼓励学生积极学习,提高课堂效率。

(一)设计数学游戏,使学生乐在其中

有效的数学学习来自于学生对数学活动的参与,而教师的主要作用在于组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主动从事数学活动,并在学生需要的时候给予恰当的帮助。根据一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断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小学生最喜欢做游戏,让学生在做中学,在玩中学,在快乐中学。比如在上认识图形课时组织学生进行下列几种形式的游戏:

1.个体活动游戏。上课开始进行游戏:让学生自己进行操作实验——观察、比较、用手摸、放在木板上滚,看看几种物体(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球等)分别有什么特征。通过学生的自主操作,初步感知几何物体的一些特征。

2.集体合作游戏。在上“分类”活动课时,学生小组合作分类,把女同学分为一组,把男同学分为一组,按形状、颜色等分类问题,自己分工,小组间比赛。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让学生领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师生互动游戏。为了测试学生掌握的情况,可以组织师生互动游戏“最佳默契奖”。师与生互动,同时将结果写在纸条上,并同时亮出。既活泼、趣味性强,又提高了学生辨别正误的能力,真是一举两得好办法。通过诸如以上的一些游戏,学生就会感到学有劲头,学有乐趣,学有所获,由此生发的热爱数学的情感就会自然而然爆发出来。

(二)关注学习过程,让学生品尝成功

积极关注学生参与学习的程度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应该是失败的。教师在关注学生的同时,要积极创设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感,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掌握知识。

1.鼓励参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对什么都好奇,抓住该年级段的学生心理特点,组织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运用多种手段呈现学习内容。给学生多一点自我表现的机会,充分感受参与学习的乐趣,体会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信心。了外在的诱惑力,就会诱发学生的内在需求,从而乐在其中。

2.提供机会。通过合理启发引导,让学生经过自己的积极探究,从而找到规律,发现问题,理解新知,突发奇想解决难题。有了这样的体验,学生才能感到探究的趣味所在,当取得成功时,那份喜悦是别人难以体会的,可以说喜悦是发自内心的。由此生发的学习动力也是其它激励手段所不能替代的。

三、优化作业设计,是减负增效的重要措施

课堂作业是课堂教学的继续,是教学活动的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消化和巩固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培养学生学习的基本能力。作业练习什么内容,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严格按照“限时、分层、有效”的作业设计原则,精心设计作业,控制作业量,避免学生做机械重复性的作业。还可以根据年龄特点,设定内容和形式丰富多采有趣味性的作业,促使学生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比如,一年级刚开始学习认识数字时,可以布置学生收集自己家里有关数字的信息,并让其在小组里交流。学生除了收集电话号码、门牌号外,还收集了全家的生日、身高以及自己的零用钱等。有的学生甚至还调查了自己家里一个月用了多少度电和多少吨水,统计自己一天做多少道数学题。不难看出,这些联系学生日常生活而又趣味浓厚的作业,不仅达到了让学生复习了所学知识的目的,还激发了学生的智力潜能,使之情绪高昂,乐于思考,学习效率自然会提高。

可见,减负不是不要负担、不是没有负担,它意味着给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做减法、给教师的责任和付出做加法。需要我们数学教师确立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的教学模式,设计新颖多样、学以致用的作业形式,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尊重,使学生的情感的以体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發展。我们的孩子才会有真正快乐的童年,才会更具有学习的自主性,才能更好地、更全面地发展自己。减“负”不减“质”,“简约”而不“简单”,这才是真正的“减负增效”。

参考文献:

[1]郑丽霞.减负增效背景下小学生数学课外练习设计有效性研究[J].新教师,2017(01):52-53.

[2]刘香兰.小学数学中如何做到减负与增效的有机统一[J].亚太教育,2015(23):288.

猜你喜欢

简约作业布置课堂设计
英语教学生活化模式刍议
冰山理论视角下的《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解读
教师有效布置语文作业研究
让学生喜欢你的英语课
浅析服装中“少即是多”原则的应用
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设计
浅论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