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乐工作坊”——以音乐之名,传无私之爱
2019-09-10董可昕
董可昕
摘要:音乐在生活中有着很大的作用,就好像人们需要用语言来与人沟通一样。很难想像没有了音乐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音乐已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1.可以调剂紧张、单调的生活,使人们的神经得到放松,有益于身体健康;2.可以给人听觉以愉悦,净化人的灵魂,使人们的精神得到高度的享受;3.能帮人排除忧愁和悲伤,使人从痛苦中解脱;4.医学上还用音乐来辅助治疗疾病,常常能起到药物所达不到的效果。5、音乐使你不孤单。我们力求通过”心乐工作坊“这一公益项目组织对相关特殊人群如:戒毒人员,对其起到辅助作用。
关键词:流行音乐;公益性;特殊人群
1 研究目的
首先“心乐工作坊”是由校内大学生主动展开的一场公益性项目组织活动,旨在通过流行音乐、流行表演为戒毒所服刑人员舒缓心绪,缓解戒毒所服刑人员服刑期间情绪焦虑、压力大等问题,有针对性的帮助服刑人员缓解戒毒期间的不适感,及时完成戒毒工作。通过调查研究理论表明,系统性的,有计划的,有目的的音乐在对人体身心健康上具有促进作用,我们运用被大众所认可和熟知的流行音乐展开进行。帮助戒毒人员这一特殊人群缩减服刑时间,在心理层面帮助他们即使走出阴影。
2 研究内容
2.1戒毒人員在服刑期间的心理状况
吸毒人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心里出现了障碍或变异。吸毒人员不仅对自身的生命财产造成威胁,对社会也在成了危害。在戒毒期间,戒毒人员的身体,认知能力和心里健康状况都会发生极大的改变。综合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在认知上,戒毒人员在戒毒期间心理活动、心里矛盾和心理冲突是最为强烈的时期,我们发现在戒毒期间戒毒人员会在初期的很短时间就戒掉了生理上的瘾,但戒毒环境常常会有“毒瘾易除、心瘾难戒”、“一朝吸毒,十年戒毒,终生想毒”等声音,给戒毒人员心理上造成了极大的压力。他们内心不善于自我调节和调控,以至于进一步加深心里失衡和变异;在人格上,吸毒人员都具有意志力薄弱、行为退缩、缺乏信心等回避型人格特征,其抑郁、焦虑等神经症状表现显著高于一般人群。吸毒人员性格孤僻、多疑、抱怨、自私,再加上其反社会型人格特点,使他们难以适应戒毒场所环境,难以与其他人员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吸毒人员遇事缺乏理智,易走极端,很难接受戒毒场所工作人员的教育,有的还抵制和对抗;在情绪上,戒毒人员具有情绪不稳定,丧失生活信念,自尊心弱,精神高度紧张、恐惧、孤独、空虚,思维混乱,易于发怒,敌对性和攻击性增强,情感脆弱、抑郁,经受不住挫折等特殊心理问题。
2.2运用流行音乐艺术这一手段缓解服刑人员服刑期间的心理问题
首先,我们可以采用聆听法。在戒毒人员服刑期间,运用舒缓的流行音乐使服刑人员聆听音乐内容,进行音乐冥想等,使戒毒人员的情绪和音乐产生共鸣,从而走向积极、乐观的方向,达到改变其认知的目的。其次,运用音乐艺术表演中的即兴法。让戒毒人员参与即兴的艺术演奏和演唱。在此过程中,戒毒人员情绪高涨,心里充实,并逐步建立适应外部环境的能力,极大的调动身心,达到康复的目的。还有,我们使用最简单的创作法。戒毒人员在警务人员的协助下对音乐的歌词、节奏等进行简单创作,通过感官的刺激激发和唤起相关情绪,从而进行有效的治疗。
3 结语
“心乐工作坊”运用了当今社会大众更容易接受的流行音乐,结合心理辅导,对服刑人员进行心理疏导的一项公益性活动,在活动中我们不难发现由于受某些专业研究水平的限制,对于这种活动的深层次研究和探讨都相对薄弱。但同时我们发现在此活动中的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不管是对于任何一种形式的公益活动,这条“以音乐之名,传无私之爱”的路仍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参考文献:
[1]张应立.当前我国吸毒问题的特点、原因及对策[J].河南警察学院学报,2014(6):3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