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作文课堂中践行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2019-09-10曹占锋

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响乐 2019年12期
关键词:写作能力生活化课文

曹占锋

现阶段,小学作文教学注重技巧模仿,忽略了培养学生的求真意识。学生没有生活上的真实感受,就无法描写出感动人心的情节。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作文实际,转变教学思维,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这一过程的过渡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融合生活化写作教学策略,在日常教学中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学生体验生活、感知细节,这对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升学生的创作意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另外,学生应该在实践中培养写作创新意识,积极配合教师,提高写作能力。

一、课堂教学生活化延伸

生活化的素材更多地来自课堂教学过程的延伸,教师应该牢牢把握作文教学过程中对素材的深度剖析,以课文阅读为蓝本,帮助学生感受更为广阔的世界。作文教学离不开日常课堂做铺垫,教师不能机械地将作文教学与課文教学分离,只有充分利用课文中的写作素材,才能实现课堂内外的完美衔接,让学生构建阅读积累与写作的桥梁,使写作语言接地气,内容朴实,情感充盈。

因此,教师在课程教学中离不开生活化的延伸。比如,教学《麻雀》时,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在生活中经历的与动物之间感人的瞬间。学生可以将生活经历与课文内容相结合,两者相互呼应,在内心涌现出画面感。教师应该抓住机会,借助课文的讲解,加上学生脑海中画面感与情感的酝酿,推动学生自主写作的诉求。这样,生活中的片段在学生情感的渲染下,被塑造成一篇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

二、写作模仿生活化表述

写作有技巧,但没有通用的方法,适合自己的表达习惯就是优秀的写作指导。众所周知,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帮助学生用最简洁明了的语言将意思表达清楚,是写作教学的意义。教师应该让学生在感兴趣的阅读中模仿写作,阅读内容只有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感兴趣,才能突破写作瓶颈。

比如,教学《牛和鹅》时,可以“牛眼看人,觉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怕人;鹅眼看人,觉得鹅比人小,所以鹅不怕人”这句话作为学生兴趣的引发点,让学生谈谈自己在生活中是不是有类似的想法。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讨论这篇课文的闪光点在哪里,让学生意识到可以用俗语的形式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是非常有效的写作思路。这样,学生就可以在模仿别人思路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实际生活,对文章结构进行创新。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同时也乐于模仿文章,推陈出新,对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户外实践生活化体验

写作灵感离不开真实的生活实践体验,学生对语言的组织能力往往取决于对实践经历的情感体验。小学生生活经验不足,知识储备和日常积累还不足以让学生在想象力的作用下进行叙述。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适时组织学生亲近大自然,培养学生在细微处感受自然魅力的能力。教师可以结合课程进行配套的实践活动,比如在教学《四季之美》时,带领学生观察校园中的景物,记录季节的特点,感受季节变化的气息。以“我最喜欢的玩具”为话题作文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展示从家中带来的玩具。学生只有有了真实的体验,才能有写作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不再绞尽脑汁,避免词不达意。

四、交流讨论生活化感悟

如果说小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模仿、体验是奠基环节,那么讨论交流则真实体现了学生对写作的个人见解。教师可以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准确把握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以便合理地安排后面的作文课程进度。教师可以在教学平台上为学生创建写作兴趣小组,由写作经验丰富的同学带领全班同学,分享阅读近期的优秀作文。这样用积极性较高的同学带动全班的写作氛围,促进学生在交流总结过程中弥补缺点,取得进步。教师可以在写作小组中增加优秀作文点评环节,让学生找到佳作的创新点,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水平进行模仿创新。这样小组合作,交流探讨写作感悟的教学模式能让学生将写作这一过程常态化,实现在讨论中提高写作水平的教学目标。

作文贵在真实,教师应从基础出发,帮助学生提高感受生活美的敏感度,在日常授课过程中带领学生感知生活。只有让学生的情感建立在对生活的热爱上,才能激起学生无限的写作热情,将写作的过程日常化。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组织写作兴趣小组,让学生交流写作经验;或者定期安排写作训练,让学生熟悉写作的一般规律,最终达到精通目的。

猜你喜欢

写作能力生活化课文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立体化地培育学生的写作能力
写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