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和特征

2019-09-10张欢

学习与科普 2019年14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发展

张欢

摘 要:中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文明古国,每个民族,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地理环境、生活习俗等方面的特点,这种历史上各民族和地区的社会发展水平的不等,以及各族各地文化观念、宗教礼俗和审美情趣的不同,造成了中国民间舞样式之多,内容之广,风格之别,动律之异的鲜明特色。民间舞蹈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既表现了一定历史时期经济条件,又表现了一定时期的历史文化。

关键词: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发展;文化;艺术变现形式;传统

民族民间舞蹈是在人民群众中广为流传、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传统舞蹈形式,是中华民族的舞蹈艺术的根,是专业舞蹈工作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它是以载歌载舞为主要形式,比较注重内容,具有地域性,民族性等特点,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长期来休戚与共、朴素影响,共同创造了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

一、中国名族民间舞的特征

在远古代,舞蹈作为一种肢体语言存在,随着历史社会的发展,民间舞蹈不仅局限与巫术活动和对神崇敬的表达。在内涵里面,民间舞便作为一种文化积淀的传承方式,是其自身的层面得到本质的飞跃。所以,民间舞的继承性成为中国民间舞蹈的发展基本特征之一。民间舞是在一种群体化的自我审美中来完成继承文化的过程。它从最初的个体感情抒发,演绎成群众集体创作的成果,又从最初的田间地头式的劳动讴歌发展成为一种自我娱乐,并在娱乐中接受传统文化及民族精神的陶冶,因此群众性和娱乐性就已经构成了中国民间舞蹈发展的另一基本特征。中国民族民间文化的发展根植于民族,昌盛时代。

(一)“舞、戏”合一

民间舞“舞、戏”合一的艺术形态及本质特征,在于产生民间舞蹈的民族文化背景中所具有的民俗性。

民间舞的艺术创作,是群众自己的创造,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反映人们的习俗和社会状况的,创作者们根据当时一个民族的传统风俗习惯、信仰、民间故事、歌谣、谚语等等来编制一个舞蹈,是最具有生活气息,最有血有肉的舞蹈艺术。正因为如此,在民族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民间舞蹈便具有了很强的“故事性”和“戏剧性”的特征,就形成了“舞、戏”合一的特性。

(二)自娱性

民间舞又被称作“自娱性舞蹈”。 它源于人们的“本能冲动”和“自我表现”意识。它是广大人民群众自娱自乐的艺术表现形式,来自人们心中最真挚的情感流露。群众需要舞蹈主要是为了娱乐,离开娱乐这个根本特性,就离开了群众。通俗讲大家聚集起来在一起自娱自乐的舞蹈,就可是民间舞的表达形式。因此,这种舞蹈本身都有着自娱性,所以自娱性在民间舞的特性中是不可缺少的。

(三)载歌载舞

我国的民间艺术自古以来就有载歌载舞的传统,如汉族北方的秧歌,南方的“采茶灯”、“花灯”,满族的“莽式”,维吾尔族的“麦西来普”,藏族的“弦子”,这些都是载歌载舞的民间舞蹈。

(四)民族性

中国民间舞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因为民间舞受地域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特点和地域文化色彩,因此形成今天所看到的舞蹈风格和特点的明显差异。如藏族舞的高亢豪放性,藏族人民心目中的鹰是神鸟,两者在宗教文化基点上融入舞蹈,体现了藏族虔诚的宗教心理,尽情抒发了人们美好的愿望,形成了融合农、牧、宗教三者为一体的藏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点和高原农牧文化的舞蹈形式。

(五)继承性

在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民间舞蹈中的一部分舞蹈逐步发展成为宫廷舞蹈;一部分积淀着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文化因素,仍继续在民间流传、发展、升华,世代相传,不断发展。古往今来,中国民间舞蹈始终遵循着:“文以载道,语以言志,舞以宣情”的美学传统,不断由人民大众在劳动中产生、发展和创造,使民间舞蹈的艺术风味土而土香淳朴,趣而风趣动人,俗而不落俗套。

二、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趋势

歌德曾经说过:“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作为古老的多民族国家,中国不仅有未曾中断的社会发展文明,更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56个民族各有特色,又彼此相互影响。尤其在舞蹈方面,更孕育和创造大量的丰富多彩、而又各具特色的民族民间舞蹈,为人类文明的社会谱写了不朽的篇章。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的发展以及目前所受到芭蕾舞及现代舞带来的挑战及冲击,我们对民族民间舞的前景优心忡忡,人们甚至感叹民族民间舞会遭受到瓦解或消亡的命运,但是一些中国民族民间舞种已经走向消亡或消失的边缘了。

(一)重视原生态民族民间舞蹈的创作

在民族民间舞的创作上,哪些可以改变,哪些不能改变?在当代文化十分复杂和各种文化激化与冲撞的今天,编导们必须务必冷静的保持理性的思考力,在各种时髦舞蹈面前尽量保持一颗对民族文化的“守土”之心。然而,优秀的民族民间舞蹈作品不管它怎么变化,都不能随便的打破民族禁忌,作品的编排要尊重和符合当地民族特色与习俗。只有突出其个性特征,才能显示出它的独立存在的文化价值,针对这一点,应该是求异而不求同。好的作品使人过目不忘,因为它的文化内涵及理念扎根于民间,立足于时代。空乏的作品却只停留在最肤浅的表面,无法深入进去。

(二)重视民间舞技巧的发展

中国民间舞中的技巧不仅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更是体现民间舞风格的重要表情手段。民间舞从最早的随地起舞,到从广场向剧场的转化,观众对民间舞的艺术性、技巧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舞蹈技巧向塑造舞蹈形象、表现人物心理、营造舞台意境的艺术化方向发展。舞蹈造型与动态,要通过艺术化地夸张与变形将所表达的事物进一步升华,创造出了一个似真似幻、虚虚实实的艺术仙境。因此,民间舞技巧运用的最高境界就是将之艺术化,让技巧的全过程完全隐匿在舞蹈表演的情理、律动之中,而不“显山露水”,刻意为之。

(三)重视民间舞蹈未来的发展

民族民间舞蹈在人民群众中广为流传、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传统舞蹈形式,是中华民族的舞蹈艺术的根,是专业舞蹈工作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它是以载歌载舞为主要形式,比较注重内容,具有地域性,民族性等特点,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长期来休戚与共、朴素影响,共同创造了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任何一种文化都是具有民族性、有个性的;人类丰富多彩的文化在个性中又含有一些共性。但它又是世界的,加强国际交流,如何面向世界,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的文化。

中國民族民间舞蹈同全世界其他民族民间舞蹈一样,是最古老的艺术表现形式,它贯穿了几千年漫长的时光,不断发展变化并且影响着其他的艺术表现形式,作为一种文化载体有着罕见的生命力。随着时代的变迁它在不断发展变化,正是这种顽强的生命力使得中国民族民间舞经得住考验,生生不息。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已构成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我们应该重视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及特征。

参考文献:

[1] 琼·基利诺霍莫库 , 张淼. 舞蹈文化作为整体文化的一个缩影[J]. 文艺研究 , 1991, (02)

[2] 张冬梅, 谭壮, 孙姗姗. 燕赵民间舞蹈文化对推动河北省旅游业发展的研究[J]. 大舞台 , 2009,(04)

[3] 石裕祖. 管窥中国当代舞蹈文化之繁盛与尴尬[J]. 民族艺术研究 , 2005,(06)

[4] 袁莉茹. 小型民族民间舞蹈的创作[J]. 艺海 , 2005,(02)

[5]纪兰慰;社会转型期民间舞蹈文化的发展态势[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6]余艳.浅谈中国民间舞蹈的现代审美价值[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03)

[7]《浅谈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路向》《当代经理人(中旬刊)》2006年21期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发展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谁远谁近?
区域发展篇
少年力斗传统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清明节的传统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