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初中美术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绘画创新能力
2019-09-10雷霖
雷霖
摘要:初中美术的课堂优化是在美术教学有限的时间内,将美术的教学效果和质量最大化,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学习到美术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八年级中《水墨交融写青山》一课为例,对如何优化初中美术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绘画创新能力进行分析与研究,同时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优化;初中美术;培养;绘画创新能力
初中美术教学对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是激发学生对事物审美观和绘画能力提升的最佳时期,介于新课改的背景下,初中美术的教学应该优化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更为重要就是在绘画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思维。进一步的挖掘学生的绘画创新的潜力。
1.优化教学目标,引导绘画创新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美术教学不能像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开展,应该从一个全新的角度着想,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方式和能力制定符合实际的美术教学目标。美术的教学目标应该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个性。在美术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情进行了解,例如对八年级学生在《水墨交融写青山》一课中,八年级学生由于一年的初中美术学习,基本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均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在某些程度上,对某些感性的作品,能够进行理性的分析学习,他们想象力丰富抽象思维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如教师能加以合理的引导,是可以激发其创造性思维的,欣赏能力会达到的加强。同时在认知、技能、情感这三个目标中,应该加上创新目标——开展探究性活动,结合欣赏活动,运用肖像画创作形式、法则也来尝试创作,表现周围的亲朋好友。
2.优化教学过程,实践绘画创新
2.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例如在《水墨交融写青山》一课中,教师通过对上学期我们学过了两种表现水墨山水画山石的用笔方法和表现步骤,设问:哪个同学还记得吗?其次教师通过实物投影两张上学期学生作业,一张为中锋用笔,一张为侧锋用笔。来让学生观察这两张作业哪个是用中锋,哪个是用侧锋表现的?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他们的好奇心,学生可能会忘记一部分的知识,教师可以以此来引入主题,再来感受一下这两种表现方法,请同学们用这两种方法分别表现两块石头。学生作业结束。教师选择一些学生作业上实物投影仪展示。通过此过程构建绘画创新的开始阶段。
2.2表达体验,追寻创新
在《水墨交融写青山》一课中,学生观察教师演示笔、墨的技法,引导学生尝试用笔、用墨的方法,体验琴弦一般敏感的线条、变化丰富的墨色,交流实践后对"笔墨"的感受,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情境交融的山水画表现特征。
"师法自然"的理论在中国画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画家对自然中树木、山石的表达形成鲜明的程式,追寻大师的意境,融合自己掌握的笔墨语言,大胆地画一幅山水作品,描绘出对山川景物的感受。
在这节课中教师采用赏析、示范、临摹、小组交流等不同方法,让学生自主体验、实践中国山水画用水、用笔、用墨的方法,表达不同的意境、情趣。尽量多地运用直观教学法,教师演示山石不同的皴法,不同树木的造型,展现中国画笔墨造型的意趣。
不同时期的山水画作品寄托了画家的不同心志,让学生体验对不同作品的理解,并将作品进行班级展示,交流对中国画笔墨情趣的体验及感悟。教师应该从理解、表现、运用等角度点评学生学习全程。
2.3追寻表达,大师的意境
中国山水画的空间分割讲究造境。中国画三远的布局章法,可以用尺幅之纸表现万里江河、万仞高山。自近而望其遠曰平远,平远之致冲融;自下而仰其巅曰高远,高远之势突兀;自前而窥其后曰深远,深远之意重叠。
教师通过对《寒江独钓图》画面的展示,让学生了解表现的是什么内容,作者表现了怎样的情感?大面积的留白表示什么意思?让学生知道"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作品描绘了一叶孤舟漂泊在无垠的水际,只有一位老者,身穿蓑衣,头戴斗笠,在独自垂钓。大面积的留白给人以想象的空间,像水天相连,像茫茫白雪,像雾气迷茫,充分表现了寒冷的感觉。体会到意境之美,中国山水画情与景交融的独特审美内涵。中国的山水画不仅描绘了自然山水,而且寄托了画家个人的情感和理想,同时也表达了画家的主观感受。 在这是教师应该进行示范树木与山石的技法,让学生更清楚的礼物大师的意境,古代画家画树叶时创造的各种点叶法:菊花点、胡椒点、介子点、松叶点等。古代画家画山石时创造的各种皴法:是表现山石﹑峰峦纹理的画法,有披麻皴﹑雨点皴﹑斧劈皴等。
在教师的指导下练习各种笔法、墨色、墨法,谈谈对用笔、用墨的感受,并试着对同学的笔墨造型进行分析,判断它们各使用了哪些笔法、墨法。
2.4合作临摹,创造的乐趣
通过上述的学习,让学生进行临摹或创作一幅以大自然为主体的山水画。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创新的想法加入进去,对自然景物的感受和认识,与被描绘的客观对象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写景是为了抒情,抒情又离不开具体的景物,情与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在空间处理上采用"以大观小""小中见大"的手法。即把画家自己看作是一个巨人,面对自然,如同看盆景。这样,即使是千里江山也可以尽收眼底,不受视觉的局限。画幅虽小,但所表现的范围和境界可以很大。形成了许多行之有效的表现程式。中国传统艺术,如戏曲、中国画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独特的表现技术格式。最后学生展示自己的临摹作品,同学之间交流学习体会,互评及教师点评作品。
2.3回顾学习,反思过程
学生通过上述对《水墨交融写青山》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之中归纳总结山水画绘画的特征,激发学生绘画的思维,山水画——以表现山川景色为主体的绘画。不但表现丰富多彩的自然美,而且体现了中国画家的自然观和审美意识,画家们从自然中提炼出生动变化的笔触墨韵营造画境。中国的山水画不仅描绘了自然山水,而且寄托了画家个人的情感和理想,强调了画家的主观感受。教师带领学生回顾学习,反思学习的过程,对学生的反馈进行分析,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绘画创新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主要通过一节山水画绘画的教学课程,通过优化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这三个环节,来优化美术课堂的前提下,首先引导学生绘画创新的方向,其次在临摹的过程中提升绘画创新的意识,最后来加强绘画创新的实践,一节普通的山水绘画课程,不普通的是潜移默化的在优化课堂,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
参考文献:
[1]翟超. 美术欣赏课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探索[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1(22)
[2]林丽云.小学美术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吉林教育.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