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尚贤

2019-09-10何云标

人物画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贤者君主墨子

何云标

摘 要:先秦时期,墨子是站在被管理的角度看管理的代表人物。作为劳动人民和广大群众的代表,墨子认为,社会的管理必须公平,而公平的社会管理必须让能人贤人当政,这就是墨子的“尚贤”说。“尚贤”说是墨子社会管理学的重要方面。

关键词:尚贤;公道

墨子说:“仁人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1]仁人的事业,应当努力追求兴起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那么,君主如何为天下兴利除害呢?那就是推行尚贤政治。

一、尚贤的社会根源

墨子说:“今者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皆欲国家之富,人民之众,刑政之治。然而不得富而得贫,不得众而得寡,不得治而得乱,则是本失其所欲,得其所恶。是其故何也?”“是在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不能以尚贤事能为政也。”

墨子认为,虽然君主是治理社会的关键,但是他离不开下属的辅佐。下属的品行和才能如何,直接影响君主的政绩。这如同染东西一样。一束丝本没有什么颜色,但“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君主如同丝,君主所用的人就像颜料,他们可以将君主染成不同的颜色。像姜子牙、周公这样的贤才辅佐武王,使之成为英明的开国之君,名扬千古;如干辛、推哆之类的佞臣辅佐夏桀,使之成为亡国之君,遗臭万年。可见,就人主而言,择人是极其重要的。贤明的君主应“劳于论人而佚于治官”,抓住择人这一要害环节,而不要陷入到具体的事物中。

墨子指出,有些君主眼界狭隘,知小而不知大。他们杀牛宰羊,知道找熟练的屠户;裁缝衣服,明白找高明的裁缝,但是遇到治理社会这样重大的事情时,却不肯借助贤人,其结果是国破家亡。墨子认为,尚贤是提高人君影响力和知名度的重要因素。“欲使意得乎天下,名成乎后世”,只有“尚贤”。君主应从治乱安危的高度,给予尚贤策略以应有的地位,无论在成功时还是在失败时。“得意,贤士不可不举;不得意,贤士不可不举。”“尚贤者,政之本也。”

二、对贤者品质的要求

墨子不仅充分论证了尚贤的重要意义,还就贤者的标准,阐发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墨子认为,贤者有三端,即德、言、术。他说:“况又有贤良之士,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者乎?此固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佐也。”厚乎德行,指待人以“兼”;辩乎言谈,指能上说下教,办理邦交;道术,指治国才干。墨子所谓德行、言谈、道艺,包含了德和才两方面。虽然,墨子认为,贤者应该有才有德:“辩是非不察者,不足与游”。但是,比较起来,墨子更强调德:“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道德犹如大树的根基,根基不牢固,不必繁茂它的细枝末节。墨子强调的道德主要是兼爱之心,“贫则见廉,富则见义,生则见爱,死则见慈”。墨子认为,如若领导者能够兼爱,便可以感化下属,从而提高管理效率。此外,贤者还应有以下特点:

第一,讲求信用,不说空话。“言不信者行不果”,说话不守信用的人行动就不果敢。“务言而缓行,虽辩必不听”,专会说道,行动迟缓的人,即使说得头头是道,也不要信。“慧者心辩而不繁说,多力而不伐功”[2],智慧的人内心明白而不夸夸其谈,脚踏实地做事而不夸耀自己的功劳。

第二,立场坚定,意志坚强。墨子说:“志不强者智不达”,志向不坚定的人智慧不能充分发挥。还说:“守道不笃”,信仰和执著游疑不定的人,“不足与游”。[3]

第三,敢说实话,勇于谏诤。《墨子·鲁问》篇有一段鲁阳文君和墨子的问答。鲁阳文君说:“有人告诉我这样的人是最好的臣子:让他抬头就抬头,让他低头就低头,日常无事很安静,有事一呼便应之而来,是这样吗?”墨子道:“令之俯则俯,令之仰则仰,是似景也,处则静,呼则应,是似响也。君将何得于景与响哉?”理想的臣子应该是:君主有错误,寻找机会劝谏;有好的见解,马上告诉君主,匡正偏邪的君主而纳入正道。

三、对管理者的要求

墨子主张在考察人才时,将动机和效果结合起来。有一次鲁君问墨子:“我的一个儿子喜爱学习,另一个总好将财物分给别人,哪一个更适合立为太子呢?”墨子道:这很难说,因为您的两个儿子也许是为了赏赐和名誉才这样做的。钓鱼人弓着身子并不是对鱼表示恭敬,用虫子作为捕老鼠的诱饵,并不是喜爱老鼠。要想考察您的儿子,“吾愿主君之合其志功而观焉。”将动机和效果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考察。

墨子很重视能职原则,认为用人的最根本点是能职相宜,能称其职。人的能力彼此不同,所适宜的职位也不同。领导者应该根据人才的能质,安排适宜的工作。“譬若筑墙然,能实壤者实壤,能欣者欣,然后墙成也。”“能谈辩者谈辩,能说书者说书,能从事者从事,然后义事成也。”同一能质的人才也有程度的差异,还要考虑同一能质的不同,安排适宜的职位:“可使治国者治国,可使长官者长官,可使治邑者使治邑。”

墨子反对任用人才时,因循私情,“不能治百人者,使处乎千人之官;不能治千人者,使处乎万人之官”,其结果只能使被任用者力不从心,“虽日夜相接,以治若官,官犹若不治”,从而导致管理的混乱。“不胜其任而處其位,非此位之人也”,不胜任就说明他不应该处在这个位子上,应该调整。

将各种人才安排到一定职位上,就是分权的过程。墨子主张君主不要吝啬权力,“欲其事之成”,就要敢于放权,让下属去独立决断政事,“任之以事,断予之令”。他说:“贪于政者,不能分人以事”,就不能吸引天下贤者。况且,臣属空有职位,不能独立决断政事,民众不畏惧他,势必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政令不断,则民不畏也。”

墨子不但主张授人以政,而且认为,应该使一定的职位和物质待遇相匹配。“高爵而禄不从,民不信也”,给高爵而不给高禄,只有一个高高的空架子,人们就不会相信王公大人们在尚贤使能,他们会以为这是借用自己做尚贤使能的样子,不可能使臣属为君主效力。所以墨子主张对贤者要“富之贵之,敬之誉之”,不但给予他们应用的政治地位,而且也给予相应的物质待遇和精神上的尊重。墨子总结人才任用有三个要点:“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

公道的尚贤原则是墨子在管理思想上的最大贡献。每个人都有享受公平待遇的需求,领导者能否满足人心的公平对等需求,是能否获取人心的关键。“上之则赏,则众之所非”“上之所罚,则众之所誉”[4],一旦下属因为不公道对待而产生被欺骗的感觉,领导和被领导者之间的矛盾和对立就产生了,无论领导者采取什么样的管理策略,都难以产生应有的效果。因此,公道地对待每一位下属,应成为领导者时刻记取的宝贵经验。[5]

注释:

[1]《墨子·兼爱》

[2]《墨子·修身》

[3]《墨子·修身》

[4]《墨子·尚同》

[5] 文中未注明出处的引言皆出自《墨子·尚贤》

中共西安市委党校,陕西 西安  710000

猜你喜欢

贤者君主墨子
五张羊皮
墨子破云梯
和谐君主帝喾
贤者与魔镜
墨子训徒
墨子教诲青年
竭其力以事父母
呆若木鸡
呆若木鸡
知耻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