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如何发挥奖助学金的育人作用
2019-09-10朱晔
摘 要:教育的公益性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逐步体现出来,为确保困难大学生能够平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国家对困难大学生的资助帮困力度逐渐加强,在这方面的投入也有所增加。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各大高校已经普遍建立了“奖 、贷 、助、补 、勤、减、免 ”相结合的多元化资助格局。如何在资助的基础上解决好育人问题,是我们当前面临的又一难题,只有解决好这一问题,才能促进困难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本文分析了高校奖助育人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校奖助育人的途径,以便更好地推动高校奖助助育人的发展。
关键词:高校 奖助学金 育人
“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如今,奖学金的设立似乎定义着当今的大学之道。在竞争激烈的大学校园里,奖学金不仅代表着对优秀大学生学业成绩的鼓励,更是保研、留学、求职等方面的重要参考依据。通过奖学金来激励引导大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才是奖助学金制度的初衷。
一、发挥奖助育人的必要性
1、大学之道在于明德
奖助学金的发放旨在为一些品学兼优的学生提供物质上的奖励,为一些家庭贫困的学生提供经济上的帮助和人文上的关怀,以达到从心理上、思想上、道德上、意识上所实现的育人效果。当前,高校在发挥奖助育人工作上的重视还不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所表现的重物质,轻精神。学生在申请奖学金的过程中所表现的假报、虚报,长此以往会滋生学生虚荣心理,与奖学金立德树人的初衷相背离。二是重结果,轻过程。在以往的奖学金评选中往往只重视奖助学金有多人名额,发放了多少学生,分配是否平均,但却不重视评选过程中的教育引导。三是重救助,轻关怀。对因家庭经济困难申请资助的学生能够给予大力资助,但是对于一些隐性的经济困难学生,学生本人不愿申请的,学校往往缺乏主动资助的意识;另外,对于一些经济困难学生缺乏人文关怀,造成一些受资助学生存在心理上的负担。资助育人理念贯彻不到位,影响了资助工作深层次功能的发挥。
2、“奖助”能促进高校辅导员对学生的日常管理
奖助的评选可以作为辅导员连接学生间的重要纽带,通过对奖助的评选加深对学生细致观察了解,可以深入到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去,把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逐一记录下来,分类指导,同时增进与不同学生的交流,掌握了班级同学的信息,便于今后围绕学生的个性特点,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促进学生和谐相处、互帮互助。
二、高校发挥奖助育人的途径
奖助的评选作为高校人才建设的重要一环,通过以下的一些途径来实现奖学金的育人作用:
1、促进培养复合型人才
随着我国进入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关键发展阶段,培养复合型人才越来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我们建设应用型高校的关键就是要转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去培养社会、企业所需要的复合型的人才。而大学生要适应社会就必需适应这一转变。高校奖助学金的申请和评比中,可以尽可能的让那些知识复核性、能力复合型、素质复合型的学生脱颖而出,从而引导大学生在参与争取的实践中接受思想的洗礼,自觉向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转变。
2、竖立“榜样”的力量
好的榜样,是最好的引导;好的楷模,是最好的说服。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离不开榜样的力量。确立什么样的典型,就明确什么样的标准;树立什么样的榜样,就体现什么样的导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活动中注意总结典型,及时起示范推动作用”。这是深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方法,也是活动取得实效、取信于民的重要一环。所以可以通过对奖学金项目的宣传加强学生对奖项的认识,了解每一项奖学金背后的故事,增大奖学金的影响力,从而评选结果也更能受到广大师生的认可;而对于获奖学生,通过宣传他们的优秀事迹,在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突出表现,介绍他们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特别是他们刻苦钻研的拼搏精神,为广大学生树立榜样。这对获得奖学金的学生而言是种肯定和鼓励,而对尚未获得奖学金的学生来说则是种鞭策和触动,他们可以通过自己与“榜样”对比找差距,并不断促进自身的提高。
3、促进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完善。
奖学金设立的目的是引导和鼓励学生刻苦学习、奋发向上,促进学生全面素质提高和个性健康发展。从获奖者的角度来说,奖助学金已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奖励,更重要是一种荣誉和物质上的支持,是对前一阶段表现的肯定,会因此产生奋斗的动力。对于广大同学而言,在他们心目中树立了学习的榜样,明确了努力前进的方向。奖学金评定的过程也是学生自我总结、评价的过程,因此,要让学生全面了解奖学金的标准和评比方法,使学生自觉主动用奖学金的评定标准内化自己的行动。
4、完善评定制度,规范评定过程
“奖助”政策育人的充分发挥,需要切实可行的评定制度和规范完善的评定流程来保证。因此,“奖助”的评定,应该根据国家的政策、学校的文件、学生的实际情況,来不断完善和调整,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增进学生感恩意识,育教于实践中,促进政策落到实处,真正实现育人效果。在这个过程中,还要确保过程透明、公正,才能使学生增进对制度的认同,自觉遵守班级、学校管理制度,提升个人综合素质。
学生资助是保民生、暖民心工程,事关脱贫攻坚大局和社会公平正义。国家奖助学金是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教育公平、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基本要求,是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也是推进教育脱贫攻坚的重要内容。只有秉承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坚持资助育人导向,将精准资助与资助育人相结合,更好地发挥了奖助学金的引导、激励作用和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才能营造良好学风、校风,激励学子牢记民族复兴的使命,明德创新,不断锐意进取。
参考文献:
[1]郑蕊.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认识与思考[J].中国 校外教育,2013(21):15-22.
[2]姜旭萍.关于进一步完善资助育人工作的若干思考[J].孝感学院学报,2012(01).
[3]王涛.资助中坚持育人,育人中创新资助 陕西师范大学资助育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1(12).
[4]毛宝胜.高校资助类助学金评定工作的问题及对策[D].武汉:武汉科技大学,2010.
[5]邢峰.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的研究[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1(09).
作者简介:
朱晔(1985.11—)女,汉族,籍贯:江西瑞金,武汉学院(工作单位),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学位,专业:行政管理,研究方向:行政管理
武汉学院 湖北省武汉市 4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