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预测”策略指导小学生整本书阅读

2019-09-10陈翠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139期
关键词:整本书预测

陈翠

【摘要】作为国际常用的十种阅读策略之一,预测不仅有利于提高阅读速度,还有助于快速捕捉所需要的信息。常用预测策略,能启动积极思考,促进后续阅读与学习。指导学生掌握预测策略,从书名、封面、插图、主人公等方面展开预测,能帮助学生提升整本书阅读能力,养成整本书阅读的习惯。

【关键词】整本书;预测;导读

从叶圣陶先生“读整本书,养成读书习惯”的主张到当下语文课标“读好书,读整本书”的要求,整本书阅读的重要性已不容置疑。整本书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和发展自我的重要手段,与碎片化阅读相比,“整本书”阅读更像是一种精神,一种力量,抵御学习的异化。根据统计数据,成年人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只有20分钟,而学生则更短,阅读材料、阅读任务、阅读者知识背景,影响着阅读兴趣的持续。

预测是国际常用的十种阅读策略之一,指的是读者根据已有知识经验、文章的题目、插图、作者等有效信息对文本进行猜测,或者利用已读过的内容推断文章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事情发展的结局,并通过阅读后面的内容加以印证和肯定。预测不仅有利于提高阅读速度,还有助于快速捕捉到所需要的信息。常用预测策略,能启动积极思考,促进后续较持久的阅读与学习。如何利用“预测”策略进行导读,帮助学生提升整本书阅读能力,养成整本书阅读的习惯,我们做了有益的尝试。

一、由表及里——巧用预测引入阅读

很多人选择看一本书,往往是被这本书的名字或封面所吸引。一个有意思的书名能让人充满阅读的期待,引发阅读的兴趣。在这里,有意思指的不仅是书名的形式,还指向书名包括的内容与读者的经验联结。有时候,书名能揭示整本书的主旨,让读者了解大概,有时候,一本书的装帧风格、封面设计也会令读者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我们教学中可以根据题目或封面,引导学生预测故事的内容及发展,引发思考与争论,既可激趣,又可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

案例1:《桥下一家人》导读

作者:纳塔莉·萨维奇·卡尔森(美国)

【教材说明】本书讲述了在巴黎塞纳河大桥底下生活的流浪汉阿曼德,有一天吃惊地发现自己的地盘被三个陌生孩子和小狗占据,在与孩子们的接触中,他逐渐改变了自己的态度,找到了家的感觉以及责任感,他以崭新的精神面貌找到了一份工作,与孩子妈妈一起支撑起一个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家。

【教学目标】

1.学习借助书籍封面及题目进行预测的阅读策略。

2. 通过阅读封面的非连续性文本,发挥想象力进行预测,激发阅读的欲望,提升阅读速度。

3. 感受书中“爱在,家就在”的温暖的力量。

【学习过程】

板块一:根据题目进行第一次预测(4分钟)

师:同学们,这本书的名字叫《桥下一家人》,听到这个题目,你们猜猜这本书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呢?

生:(略)

1.预测这家人的境况——从“桥下”这个地点。

2.预测故事的内容——从“一家人”这个角度。

板块二:根据封面的非连续性文本进行预测(6分钟)

师:同学们,这本书的封面、封底有几处文字,你能根据这些文字再去猜猜这本书将会带给你怎样的一个故事或是阅读的体验?

生:(略)

1. 预测故事的具体内容——从封面的内容介绍;

2. 预测故事的温度与基调——从封面的导读“桥下寒冷的风,吹不散一家人温暖的爱。即使贫穷、苦难、相信诗意、幸福也会与你同在。”

3. 预测故事的写作特色——从封底亚马逊书店的评论“这是一本传统的、优美的、含着泪水与微笑的、蕴藏着爱的力量的书。”

板块三:根据预测进行快速浏览(20分钟)

板块四:交流预测印证(10分)

1.与预测的哪些不一样。

2.与预测的哪些一样。

3.对未读的内容有哪些预测。

二、由图及文——巧用预测帮助阅读

一本好的图书,往往图文并茂,从封面设计到插画,无不与内容相得益彰,有不少插画出自作者之手,对读者理解书的内容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小王子》的插图出自作者埃克苏佩里之手,《兔子坡》里的插图出自作者罗伯特·罗素之手。有些则出自大畫家之手,例如,美国画家伽斯·威廉姆斯就为《夏洛的网》《精灵鼠小弟》《时代广场的蟋蟀》《桥下一家人》等书作画。

在整本书阅读指导中,如能利用插画让学生进行预测,可激发阅读兴趣,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及想象能力。

案例2:《小王子》教学

作者:埃克苏佩里(法国)

【教材说明】本书以一位飞行员作为故事叙述者,讲述了外星球的小王子从自己星球出发前往地球时的各种经历。作者以小王子孩童的眼光,透视成人的空虚、盲目,愚妄和死板教条,用浅显天真的语言写出了人类的孤独寂寞,表达出作者对真善美的讴歌。

【教学目标】

1.学习借助书籍插图进行预测的阅读策略。

2. 通过观察封面、插图,学习多角度进行预测,激发阅读的欲望,提升阅读速度。

3. 感受本书的语言魅力。

【学习过程】

板块一:借图预测人物形象——初识飞行员(5分钟)

师:观察第一章的第一、二幅插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生:(略)

师:阅读第一章,对照图文,谈谈你觉得文中故事的叙述者“飞行员”是个怎样的人。(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从而揣度书中“我”的人物形象)

生:(自由想象,自主发言)

阅读第一章,印证预测感受。

板块二:借图预测写作风格——了解隐寓(5分钟)

师:观察第十章、第十二章、第十三章的插图,说说在小王子在参观过程中看到了什么?

生:(略)

师:这三个极小的星球分别住着一个大衣占满了整个星球的国王,一个嗜酒者,一个生意人,你们觉得作者在表达什么想法?

阅读第十至十五章,重新调整预测,交流整本书大致要表达的思想。

生:(小组讨论,代表发言)

板块三:借图预测情节发展——推动阅读(5分钟)

师:观察第十七章、二十六章的插图,图上小王子与蛇会有怎样的对话?

生:(略)

板块四:根据预测进行快速浏览(25分钟)

三、由此及彼——巧用预测对比阅读

很多文学作品内容或形式相近或相对,如果将两本书或几本书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引导学生预测文本的内容或表达方式,通过预测形成的心理暗示,在阅读过程中将其有关内容不断进行比较、对照和鉴别,既可以帮助学生开阔思维,活跃思想,又促使学生深入阅读,把握特点,对书本了解更加充分、深刻,看到差别,提高鉴赏力。

案例3:《长腿叔叔》与《亲爱的汉修先生》

【教材说明】

《长腿叔叔》(简·伟伯斯特 美国)是一本书信体小说,以81封信构成,主要讲了孤女茱迪得到匿名为“长腿叔叔”的善心人士资助,长期书信往来,最后彼此相爱的故事。

《亲爱的汉修先生》(贝芙莉·克莱瑞 美国)由34篇日记和26封信组成,写了雷伊在小学二年级时读了一本课外读物,他很喜欢那本书的作者汉修先生,便写信同他联系。通过和汉修先生的书信往来,雷伊有了全新的生活。

【教学目标】

1.学习通过比对进行预测的阅读策略。

2.通过多文本相似点及不同点的预测,帮助学生形成阅读指向性。

3.感受本书的语言魅力。

【学习过程】

板块一:第一次预测,对比相同点。(5分钟)

师:快速翻阅两本文,观察行文,同学们发现了什么?

生:(引导学生发现两本书都是书信体,通过一封封信或日记的内容推动故事发展)

师:从两本书的名字来看,预测这两本书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生:(引导学生大致了解书信体文本里的倾诉对象,以及这两个人物在书本中承载的份量)

师:以随便翻翻的方式,了解两本书的故事情节,同学们又发现了什么?

生:两本书都叙述了主人公在书信中获得帮助的事。

板块二:第二次预测,对比不同点。(5分钟)

师:设想一下,是什么原因使得雷伊写信给汉修先生,朱蒂写信给长腿叔叔呢?

生:(引导学生大胆预测)

师:通过写信,雷伊和朱蒂的生活分别有什么变化?

生:(引导学生预测故事的结局)

板块三:选择一本书快速浏览,印证预测。(30分钟)

四、由点及面——巧用预测推动阅读

很多经典著作,篇辐较长,在指导阅读时,选择整本书里的一些经典片断,指导学生围绕片断进行点的预测,继而进行全书发散拓展阅读,有利于学生较快的把握内容,进入深层阅读。

案例4:《三国演义》

【教学目标】

1.学习通过由点及面预测的阅读策略。

2. 通过以小见大,分层预测,帮助学生构建阅读方法。

【学习过程】

板块一:阅读《草船借箭》(5分钟)

师:谁来说说对周瑜、鲁肃等人的印象?

生:(大多根据文章进行评价)

师:(出示几个读过《三国演义》的学生谈论鲁肃、周瑜的对话。)

生:(生疑,对别人的评价提出疑问)

师:(引导预测,在《三国演义》里,这些人物可能有其他的什么表现?)

生:(略)

板块二:快速浏览《三国演义》里的第一场战争“刘关张三兄弟讨伐黄巾贼”。(5分钟)

师:此战役双方兵力如何?刘关张以弱胜强的关键在于什么?罗贯中如此描写有什么玄机?

生:(略)

师:《三国演义》里有十场著名的战役,会有哪些相同与不同之处,罗贯中用什么方法把每场战役都写得精彩?

生:(略)

板块三:根据对人物、事件的预测,进行全书阅读。(30分钟)

师:读完请列出三国人物关系表,如魏蜀吴三国的主要人物,包括姓名、外貌、使用武器等;列出战役表,魏蜀吴三国之间发生的著名战役。

五、由人及文——巧用预测深入阅读

书中的主人公以及其他有趣的角色,都是作者浓墨重彩的地方,对人物形象的把握往往能帮助读者展开有效自主阅读。引导学生在阅读前对人物形象、性格、做事方式等进行预测,对学生迅速进入全书阅读,高效阅读很有帮助。

案例5:《窗边的小豆豆》

【教学目标】

1.学习通过人物形象进行预测的阅读策略。

2.通过对书中多个人物形象的初步预测,搭建阅读全书的思路。

3.感受书中独特的教育方式。

【学习过程】

板块一:预测小豆豆的形象。(6分钟)

师:快速阅读第一章“第一次来车站”。你觉得书中的小豆豆会是个怎样的孩子?

生:从“她一直小心翼翼地握着车票,一看到要把票交出去,非常舍不得”,我觉得小豆豆跟所有小朋友一样,对新鲜事物非常感兴趣,容易依恋。

生:从小豆豆问检票叔叔“这些,全部都是叔叔的吗?”看得出在小豆豆心里,检票叔叔非常富有。小朋友对世界的认知跟大人的价值观是完全不同的。

生:一會儿功夫,小豆豆的梦想从原来的当间谍到当售票员到最后要当宣传艺人,我觉得每个小朋友都经历过这样的时刻。书中的小豆豆一定是一个很真的孩子。

师:第一章只有短短几百字,但是同学们非常有共鸣,小豆豆的形象在第一章里已经很立体,难怪联合国官员评价作者黑柳彻子“再也没有比她更了解孩子了”。

板块二:预测小林校长的形象。(6分钟)

师:阅读第五章“校长先生”。你觉得书中小林校长给你怎样的感觉,你猜猜在全书,小林校长还会有哪些表现?

生:我觉得小林校长很亲切,当小豆豆冒冒失失问他“您是校长先生呢,还是车站的人?”他马上笑着答“是校长先生啊。”在书中,他应该是一个非常了解孩子的校子。

生:“校长先生让小豆豆坐到椅子上”,把自己的椅子“拉到小豆豆跟前,面对小豆豆坐下来”这些细节都看得出小林校长十分尊重孩子。

生:小林校长认整整听小豆豆说了四个小时的话,并且是认认真真地听,小豆豆心里非常安心,非常温暖,“能永远和这个人在一起就好了。”我想这也是所有小孩子的愿望。整本书里,应该还会有很多这样温暖的片断。

师:拥有尊重、耐心、懂得与陪伴,这应该也是所有大人的愿望,是每个人活着的需求。

板块三:阅读全书,印证拓展预测。(28分钟)

师:请阅读全文,将印证预测的片断与愿意分享的同学一起交流。

生:(自主阅读、交流)

巧用预测进行导读,指导学生迅速从某个角度切入文本,关注文本,这对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深入文本,掌握阅读方法,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美)艾比·马克斯.如何阅读:一个已被证实的低投入高回报的学习方法[M].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 .

[2](美)珍妮佛·塞拉瓦洛.刘静,高静娴(译).美国学生阅读技能训练[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2).

[3]将军晶.让学生学会阅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整本书预测
选修2—2期中考试预测卷(B卷)
选修2—2期中考试预测卷(A卷)
选修2—2期中考试预测卷(A卷)答案与提示
选修2—2期中考试预测卷(B卷)答案与提示
《论语》整本书阅读
统编教材视野下的整本书阅读策略——以四年级《夏洛的网》阅读指导为例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课程体系建设必须斟酌的基本问题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课程体系建设必须斟酌的基本问题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