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德树人,任重道远

2019-09-10方笑婷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139期
关键词:德育工作小学生班主任

方笑婷

【摘要】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因此,在班主任工作中学生的德育工作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而怎样对学生展开品德教育和学生今后的成长息息相关。对此,本文主要探讨了新形势下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以期为广大教育同仁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生;班主任;德育工作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为班级管理者,班主任在学生灵魂塑造、学习成长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小学阶段中德育是极为重要的一种思想教育手段,直接影响着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发展。小学阶段的学生人格尚未发育成熟,良好的德育可以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班主任不仅要注重学生的知识学习,更要对小学生的德育发展引起重视,竭尽全力把小学生的德育做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1.营造宽松、愉悦的班级环境。班级是小学生进行学习的重要阵地,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品格。良好班级环境的创设,这项工作具有一定的系统性。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班级管理的“主人翁”意识,可以鼓励生生之间相互探讨,一同制定班规班级,有效提高学生的兹举行,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展开自我教育;要将所有学生的优势和特长充分发挥出来,选拔班干部,使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得到锻炼,让学生自主开展工作;可以召开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

2.创设良好的网络环境。现阶段,我们已步入网络社会,网络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角度,把学生和网络完全隔离是不可能的。网络尽管有消极的一面,但也有积极的一面,班主任要给予学生引导,使其学会正确使用网络。构建小学生专属的网络平台,可以将网络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将班级专区设置在学校网站上,把学生的绘画、文学作品展示在上面,以此让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到网络之中;设置聊天专区,为生生之间进行更好地交流提供方便;设置学生喜欢的游戏和动画片,以便于学生在学习后可以展开休闲娱乐。借助网络,教师可以第一时间将学生的思想动态掌握到,有效开展德育工作,还可以利用网站把正确的舆论导向和价值观传递给学生,促进德育工作有效性提升。

二、班主任要以身作则,用行动感染学生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发展阶段,外界的各种事物对其影响较大。因此,班主任和科任教师首先要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以此获得学生的尊敬,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教师是学生十分喜欢模仿的对象,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影响极大,因此,班主任要把榜样作用发挥好。良好习惯的养成靠的不是限制和约束,而是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强制性约束学生,很容易引发其排斥心理,教师应借助正确的引导方式展开教学洗礼和熏陶,以此启发学生的心灵。

在笔者教四年级时,有一段时间班上的纪律很差,小学阶段的学生十分活泼好动,课堂纪律很差,在课堂教学中他们很难安静下来,笔者也尝试了很多方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借助好晨读时间,但效果并不理想。之后在学生晨读的时候,笔者干脆坐在讲台上办公,改变了以往批评和监督学生的方式,只是专心地在讲台上学习和看书。没过多久,一些学生便主动把书本打开并开始朗读和背诵课文。由此可知,相较于为学生讲述大道理,言传身教的效果更佳显著,实际上学生并没有恶意,只是需要渲染和引导。

三、积极鼓励学生,增强其自信心

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很强的自尊心,当前诸多家庭都只有一个小孩,这些孩子从小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更喜欢获得别人的关注,进入集体生活后,心理很容易出现问题,若是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只是一味地批评学生,容易对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造成伤害,不利于学生今后的成长。所以,班主任要善于鼓励和赞扬学生,将其身上的长处挖掘出来,以促进学生自信心增强,用积极的态度面对自身存在的不足。1.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在集体生活中容易出现骂人、不按时完成作业、不讲卫生、打架、不听课等错誤,班主任需要正确看待学生容易出现的各种问题,逐渐引导和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使其充分认识自身的不足,进而积极改正,不能只知道批评指责学生,如此,很容易引发学生逆反心理的出现;2.就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优点,班主任需要第一时间表扬和鼓励,同时及对其长处进行挖掘,给予学生帮助,增强其自信心,不断发扬自身的闪光点;3.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小,但具有很强的自尊心,班主任不能动不动就请家长到学校严厉批评学生,这样很容易引发学生的排斥心理,班主任应积极和学生沟通、交流,合理解决错误。

四、加强实践教育,促进学生知行统一

小学班主任要对德育工作形式予以丰富,突破课堂和课本的限制,将德育工作积极向生活实践延伸,使小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体验德育教育。例如,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作为志愿者维持交通秩序。在维持的过程中,可以加深学生对遵守交通规则重要性的了解,并在生活中做到不违反交通规则;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到公园中捡地上的垃圾,启发学生将乱丢垃圾的不良生活习惯改掉。在道德实践活动中,使学生受到深刻教育,促进学生道德意识和行为加强,顺利实现知行统一的目的。教师在开展道德实践的过程中,自身行为会在不知不觉中对学生造成影响。因此,教师应注重自身的言行举止,让学生借助教师的正确引导和教育,将良好的道德行为形成,为自身道德综合素质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增强学校和家庭的联系,强化德育

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德育并非短时间就可以实现的,需要班主任长期努力,才能获得效果。小学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出家庭在这一方面的作用。因此,班主任不仅要把日常管理工作做好,同时还要和学生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积极沟通与交流,把学生的思想动态以及存在的问题充分了解到,然后第一时间采取有效手段,以免问题不断加重。基于此,学校和家庭应加大合作力度。班主任要和家庭得以目标保持同步,以推动德育工作顺利开展。同时,班主任还要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告诉家长,定期进行家访,将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反馈给家长,使家长将学生的日常状态了解到,进而为德育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总而言之,教育是一门艺术,教育学生更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只有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实践、探索和总结,因材施教,才能获得显著的教育成果,也才可以把德育和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体现出来,只要教师用心教育,势必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社会真正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柴秀云.小学班主任如何加强德育工作[J].课外语文,2017(10):196.

[2]周丽娟.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分析[J].都市家教月刊,2017(3):161.

[3]谢文勇.关于小学生诚信教育的有效策略分析[J].当代教研论丛,2018(2).

猜你喜欢

德育工作小学生班主任
我的班主任①
浅析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教育部下发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
探讨如何提高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内蒙古从10方面加强德育工作
我是小学生
我们的班主任等
我的班主任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