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学困生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2019-09-10钟远超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139期
关键词:成因学困生初中

钟远超

【摘要】学习的困难影响着许多学生无法得到有效发展,甚至会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学困生的教育问题不仅与基础教育改革的成效、社会公平程度和现代化程度有关,而且与学生,家庭和教师的幸福感密切相关。初中阶段是逐步确定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重要阶段。本文采用观察法、访谈法、案例研究等方法进行研究。笔者在研究中发现,影响学困生学业困难的主要因素有三个:1.社会环境的影响使他们缺乏学习动机;2.家庭原因影响他们的成长;3.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导致他们的学习困境。家庭原因主要包括缺乏正常的家庭护理和家庭教育方法。学生非智力因素引起的学业困境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学习动机弱,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态度不合理,注意力不足。解决学困生需要多种综合的教育策略。首先,激发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动力,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提高学习态度;此外,他们可以通过激发学习困难的学生的学习兴趣来增强自信心。其次,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是成功的前提。教师应帮助学困生改善学习方法,使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再次,老师必须改变他们的教育理念,实施必要教育。最后,教师应鼓励父母积极参与学困生的教育,改变父母的教育观念,父母应营造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同时采取多种方式与孩子沟通。

【关键词】初中;学困生;学业困境;成因;对策

一、研究背景

学生的学习困难是很大的认知缺陷,中学教学中的普遍现象,也是中小学教育中的问题,更是世界各地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问题。在60年代,美国研究人员首先提出了“学习困难”的概念。后来,其他国家的研究人员和教育工作者开始研究学习困难。中国教育研究院学习困难研究所对某地区的中小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显示,约有10%的中小学生有学习困难。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已经过去了70年。在此期间,教育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各行各业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但是,我国的教育始终侧重于知识的学习,强调应试教育,而对学生寻求知识精神的培养却很少重视,导致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较弱。学习过的,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综合训练。当前,我们已经进入了大数据时代,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创新型综合人才的市场鸿沟在不断扩大。为此,国家发布了《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来解释:“素质教育应该是全面提高学生总体素质的根本途径。”

基于當前的《教育法》,此观点基于当前时代的人才需求标准。从未来发展的角度出发,它将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培养学生的态度,能力和品德。因此,我们目前所追求的素质教育,不仅是对传统教育理念的创新,而且是对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的全面改革,可以帮助学生发展全面学习的目标,帮助学生发展自主性。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概念使学生无法集中精力于考试科目,并无法提高其各个方面的能力。当前的考试制度仍然是中国中小学教育阶段的重要制度。探索在这种背景下如何进行素质教育,不仅是当今教育改革的立足之本,也是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关键因素。面对当前的教育背景,作为教育研究者,我们肩负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责任和义务,我们需要将自己与发展和改革联系起来,需要立即做好一切并采取主动,参与课程改革的每一步。

1.研究原因

初中三年级是一个需要为未来奠定良好基础的阶段。放弃学困生是不负责任的,学校和班级的教学质量将受到很大影响。学生的不适当教育会对学校,家庭和社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需要教育者采取有效措施来改变学困生,提高教育和教学质量。深入研究学困生的共同特点,并改变学困生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提高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理论意义

从理论上讲,有可能丰富学困生的教育研究。在过去十年的教学经验中,我们已经意识到学习困难的大多数学生都是正常的,他们的表现比其他学生差,并且很大一部分是由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引起的。这些学生有发展的可能性,一旦潜力被开发,他们将渴望实现自己的突破。因此,探索有学习困难的学生的成因并应用策略在理论上是可行的。研究造成学习困难的原因,寻找积极有效的教育对策,完成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转型,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涵,也是学校教育和班级管理的重要课题。

3.现实意义

从实践的角度看,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每个学生都有个性。我们的教育应注意学生的共同性,同时我们不能忽视他们的个体差异。重视每位困难学生的发展,改善教学方式和教书方式,培养学困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有利于学困生的成长、学校的发展和家庭的幸福。

(1)学困生尽管学习成绩低是由许多因素造成的,但对于他们来说,他们在受教育机会方面也处于不利地位。中学学习对于一个人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在这个阶段,如果学生学习困难并且没有得到纠正,可能会影响他们的终身发展。因此,为了学习学生自身的发展并使其有能力站在将来,他们必须找到学业困难的原因,并努力寻找促进其良好发展的对策。教育转变学困生意味着他们将从此开始新的人生旅程,学习困难的转变有助于提高学困生的自信心,促进学困生的健康成长。

(2)对学校的发展有好处。由于学习成绩差,学困生常常表现出以下特质:自卑、孤独、粗鲁、意志力薄弱、缺乏责任感等;但是,他们有很强的自尊心,希望引起别人的注意,渴望前进。老师的工作是使每个学生(包括学困生)都能得到教育机会、学习赏识、身心健康成长。学困生的学习将为教师提供具体的材料,以反映他们的教育和教学方法。作为教育的必然对象,在新的社会形势下,加强对学困生的研究和教育,关系到学校整体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学校本身的发展。如果不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学困生的产生,将不可避免地增加学困生的数量并影响其他学生,导致学习困难学生的比例逐渐增加,这将严重干扰正常的教育和教学。因此,做好学困生的教育转型,是学校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对于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家庭幸福的好处。与其他学生的父母相比,学困生的父母对其的学业和未来有更大的关注和烦恼。此外,许多学困生经常伴有精神健康问题和不良行为习惯。父母不知道如何与他们交流,容易引起亲子对立并影响家庭幸福。通过学困生的转化,通过合理有效的教育,使这些学生成为具有良好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的学生,意味着家庭摆脱了这些困扰,有助于提高家庭的幸福指数和家庭生活满意度。

二、初中学困生存在现状

素质教育要求每个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学习困难的学生人数令人担忧,学习困难的学生广泛出现在各个班级和学校中。为了调查学困生的数量和比例,笔者选择了重点中学、普通中学和乡镇学校作为调查对象,并以该校三年级的两个学期作为调查对象。为2010-2011学年。期末考试总分(总分390分,每门功课130分,学习困难学生总分不超过200分)。(图 1):

结合以上三所学校三年级考试成绩的统计数字,并采访相关老师,综合信息反映出以下几个方面:1.学习困难的学生是三所学校的普遍现象,每所学校有一定比例的学习困难学生。乡镇学校的学生最多,其中一年级学生占总数的19.6%,二年级学生占24.7%,初中学生占34.7%;初中生占24.7%,初中生占34.7%。其次是普通的中学生。在校生中,初中生占学生总数的13.8%,二年级生占学生总数的19.4%,初中生占学生总数的29%;初中生占学生总数的19.4%。实验初中生人数最少,初中睡眠生占总数的3.7%,二年级生占总数的7%,初中生占11.2占总数的百分比。由于乡镇学校的父母素质普遍不高,家庭教育落后,乡镇学校是学习困难学生的重灾区。2000年中国农村初中的“学习学生”超过1000万,与同期初中学生总数(10 346 351)相比,很明显,农村初中学生是学困生的大群体。

三、初中学困生成因调查与分析

1.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对象是初中学困生,从笔者所在学校的初中三个年级中选取学困生,共有 80 人符合上述标准,占学生总人数的 16.8%。

2.研究方法

(1)问卷法。问卷包括教师问卷、学生问卷和家长问卷。为了确保问卷的有效性,问卷被当场分发并当场收集。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可以了解他们对社会氛围、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同伴态度及其自身因素的看法,并为“学习困难”的成因提供有力的证据。

(2)访谈法。除了问卷之外,还对个别教师、学生和父母进行了访谈或个人访谈。这样,我们可以直观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老师的态度、对学生的态度、师生关系、学生与父母和學校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学困生产生原因的分析,笔者借鉴了关于学困生转化的一些方法。如,第一手资料是通过访谈掌握的,也弥补了问卷的不足。①在本次调查中,有40人参加了访谈,其中20名是“学困生”;②举办教师论坛,针对“学习型学生”和“学困生”的研讨会,20个老师参加了论坛以及20个学习困难的学生。

(3)课堂观察法。调查共听取了30课,包括语言、数学、英语、物理学、化学,历史、政治、音乐、美术、体育、生物学、地理和计算机课程。讲座的主要目的是观察课堂上学生的情况和老师在教学中的注意力,指导学习方法,从各个方面了解学困生的成因,并找到有效的转化方式。

四、转化学困生的教育对策

学困生的转型教育需要一个过程,复杂而艰辛。在此过程中,要求学生、家长和老师一起采取适当措施。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育,以帮助他们改变学业上的困境。

1.学习动机是学困生的根本动力

所谓“学习动机”是指直接促进学困生学习的内部动机,是激励和引导学困生学习的需要。正如布鲁纳所说:“学习是一个活跃的过程,学习的最佳动力是对所学材料的需求。”了解和激励学生学习很重要,有学习困难的学生在这方面非常虚弱,很难看到他们努力学习的愿望。如何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动力?重新获得学生的自信心是使他们进步的关键。

2.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困生的学习态度

在有强烈的学习动机之前,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作为老师,我们不仅必须让学困生明确学习目的,还需要引导他们端正学习态度。每个人都必须终身学习,社会的不断发展迫使我们需要学习,否则将无法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因此,学生应该设定一个崇高的目标,并理解为什么要学习。当务之急是没有目标,不愿设定目标的学生知道如何实现自己的价值观并建立自己的抱负。另外,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因此,有必要纠正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他们的学习。作为老师,可以在课堂上进行理想的教育主题课程,从实际情况出发,通过一些古代和近代的小故事,让他们理解为什么要努力学习。

3.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和好奇心是激发学生动机的基石,对学习缺乏兴趣是导致学生表现不佳的重要因素。因此,笔者认为,平时有必要激发学习困难学生的兴趣。当他们有兴趣时,遇到困难就不会退缩。相反,他们将尽力解决困难。陶行知说:“如果您对学习感兴趣,就会全力以赴做事。”尽管兴趣不高,但在一定程度上,教师也应尊重学困生的兴趣和爱好。学困生在面对一些学科表现出疲倦的态度时,如上课时不认真听讲,老师不应该排斥并放弃他们,而是想方设法让学生对这些学科产生一定的兴趣,了解学习这些主题的目的以及掌握这些主题的重要性。教师还可使用各种新媒体等技术手段展示教学的魅力,使学困生可以感受到教学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使他们想留在教室里,从而产生学习兴趣。学困生一旦失去意志力,他们更有可能选择放弃。因此,作为老师,我们必须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将“我想学习”改为“我要学习”。

参考文献:

[1]陈家麟.学校心理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5.

[2]韩玉昌.学习困难生的认知特征与对策[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3]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

[4]王书荃,张冬冬.国外学习障碍研究的历史和现状[J].中国特殊教育,1996.

[5]高红新,任娜.学习困难研究的述评﹒教书育人[J].教书育人(家教论坛),2004.(9):14:16.

猜你喜欢

成因学困生初中
用爱和机智帮助学困生转化
垛田形态多样性的自然成因探索
自相似视角下相对贫困成因分析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浅谈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罗素悖论的成因
罗素悖论的成因
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