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包环境下小学新基础语文教育案例研究
2019-09-10周燕
周燕
【摘要】电子书包走进课堂,提供了良好的交互平台与协作环境,能实现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并助力新基础教育理念在语文课堂的落实。本案例主要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探究探讨借助电子书包,如何实施构建小学语文“减负高效,智慧发展”的新基础教育课堂。
【关键词】小学语文;电子书包;新基础教育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电子书包逐步走进课堂,它具有资源丰富、内容播放、互动学习、在线学习、测试评价等功能,提供了良好的交互平台与协作环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促进了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有效提高了师生交互水平与教学质量。而这正符合当下“新基础教育”主张构建的“互动生成式”新型课堂的特点,课堂必须是师生交互作用并生成智慧的动态过程。本文将以《荷叶圆圆》一课为例,探讨借助电子书包,如何实施构建小学语文 “减负高效,智慧发展”的新基础教育课堂。
一、课前有效预习
以前预习这一作业,大多学生都是在家长的督促下完成,完成质量不高。电子书包作为一种智能化学习终端和平台,是有效支撑学生个性化学习、师生及时互通、数据实时统计的一大利器。它的引入,有效地解决了预习不到位这一难题。本单元的主题是“夏天”,因此,在课前笔者利用电子书包的优课平台从两个方面进行了资源的推送,第一是有关荷塘的儿歌如《荷花姑娘》以及有關夏天的儿歌,让学生充分感受夏天这个季节的特点,让学生感受儿歌中的生活气息、优美的生活意象,生成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第二推送课文录音以及生字教学微课。在电子书包优课平台中有许多丰富的资源,如图文并茂的电子教材和课文录音,生字学习工具等。推送课文录音,让学生模仿朗读,并上传自己的作品,电子书包的实时统计功能可以有效地检查预习作业完成的情况,同时还能提高学生朗读兴趣和水平。学生点击“生字学习”微课,便可进行生字字音、结构、部首、字义、笔顺等学习,这样达到了良好的有效预习效果。
二、课中有效开放
(一)借助电子书包高效识字
1.评测先行,有的放矢
因为预习阶段推送了“生字学习”预习模块,每个学生都带着自己的“前概念”进入课堂,所以了解学生的已知水平能更好地调整教学策略。在识记生字环节开始前,通过优课平台推送一些选择题和连线题来检测预习的效果,如正确读音的选择(重点集中在平舌音、翘舌音和前鼻音、后鼻音的区分上)以及词语搭配的练习,电子书包的交互、统计功能,可以帮助教师实时观测到学生的答题进度和答题内容,对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可以及时发现,并调整教学内容。这样就避免识字教学平均用力,提高了识字的效率,真正体现了“以学定教。”
2.微课推送,归类识字
新基础教育强调以结构性思维为指导,将教学内容按类相对集中,形成类知识结构,引导学生运用类结构思维策略,实现类结构迁移。在这堂课上,我们就利用了电子书包推送资源的功能,帮助学生利用偏旁归类法来认记“身”字旁的字。 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和《语文园地五》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接触了偏旁归类法这种方法结构,所以学习“身”字旁时,笔者采用了“猜想——看微课——交流”的方式来学习。
师:(出示生字“躺”)今天这个生字中有我们要学的一个新偏旁“身”字旁。“身”字和“身”字旁有什么不同?你们想想“躺”的意思,猜猜“身”字旁跟什么有关呢?
生:应该跟“身体”有关,“躺”就是指身体躺下来了。
师:那他到底讲得对不对呢?请大家打开电子书包中的“身”字旁微课,边看视频边跟着做做动作。(微课推送中主要是展示了“身”字变成“身”字旁的演变过程以及“躲藏、射箭、鞠躬”带拼音的词语)学生边看边做动作,一下就验证了“身”字旁的字跟身体有关。
接着,让学生汇报交流说说刚才的猜想对不对,并简述原因,其他同学补充完善。在这个“用结构”的过程中实现了生生互动,学生把自己的思维活动用语言描述出来,可以让思维过程更清晰更有序,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同类字的记忆。
3.效果检测,及时反馈
识字效果检测是识字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电子书包的功能,对传统的开火车检测方法变成“生字大闯关”游戏:把单一的题型变成游戏式作业,学生只需点击鼠标便可在电子书包上完成,如连线题、翻纸牌、选择题等;把批改、检测作业的任务交由电子书包平台,学生只要一按“核对”, 便可得知自己的成绩;一按重做,便可重新答题。而教师也可通过平台迅速了解学生的答题情况,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评讲。学生在这一人机互动、师生互动环节中表现出了极高的兴趣,知识缺漏也在人机良好的互动中得以巩固,提高了识字的效益。
(二)借助电子书包落实言语实践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应该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语言运用”是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最重要、最基础的部分,因此,在课堂上我们一定要重视言语实践。课堂上采用问题领航、任务驱动的方式,学生在电子书包的平台中,模拟真实的场景表达,实现了开放、互动生成的课堂。
1.创设情境,积累语言
《荷叶圆圆》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散文诗,语言凝练,充满童真,具有极高的语言育人价值,积累优美的语言是本课的重点。在《荷叶圆圆》的教学中,我们运用电子书包的多媒体功能将情境图与课文语言要素进行有机连接,帮助学生将课文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首先通过呈现荷叶的图片,问:这是怎样的荷叶?让学生根据图片和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表达,这是“圆圆的/大大的/碧绿的/又大又圆的荷叶。”接着过渡:“课文又是怎么说的呢?”自然引出课文第一自然段“荷叶圆圆的,绿绿的”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引导学生留意课文中不同的表达形式,读起来更美,更有情趣。然后电子书包推送图片(荷花、水珠、苹果、香蕉、西瓜等),让学生结合图片或者自己联想到的事物,仿照课文句式进行表达。学生先在四人小组内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在思辨中互动,交流的兴趣浓厚。这时老师再点拨,有些同学看到了事物的大小形状,有些同学看到了事物的颜色,有些同学还留意了事物的味道和气味,从而学生在此环节中不但积累了优美的语言,还懂得了可以从事物的不同方面去描述事物,发展了语言智慧,提升了语文能力。
2.导图呈现,关注言语表达形式
《荷叶圆圆》一课的段落结构相同,呈现反复的特点,每个自然段都围绕两个问题展开:谁把荷叶当成什么,它和荷叶做了什么。那么怎么让学生去关注课文的表达形式呢?我们可以在任务驱动的形式下让学生从内容到形式进行自主探究。先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思维导图,基于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师用电子书包平台设计了匹配的任务来帮助学生完成思维导图。
让学生形成有条理的知识结构,学生全员参与,电子书包平台实时统计完成情况,并让学生汇报。接着再将这四个自然段放在同一页面,学生在小组中交流,从这四个自然段中你发现了什么相同之处,学生经过内容的梳理,自然能感受到课文段落结构相似的特点,同时为课后的创编儿歌迁移运用做好了铺垫。学生们在电子书包平台下,自主学习、探究,这一过程既互动生成,又交互反馈、開放延伸。学生通过自我体验获得内化和感悟,真正提高了语文素养。
3.借助多媒体,表演朗读
朗读能促进学生外部语言向内部语言发展,低年级学生,内部语言还没有很好形成,因此喜欢依靠语音、声调理解读物内容。而游戏、表演的方式又符合低年级学生爱玩、好动、善于模仿的特点。因此,在课堂上,笔者借助电子书包的多媒体功能让学生进行表演朗读。《荷叶圆圆》一文是非常优美的散文诗,首先,我们一起配乐欣赏了课文朗读动画视频,鲜活的画面把孩子带入到了夏日美丽的荷塘中,接着电子书包推送了课文的插图(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蝌蚪),学生根据图片的提示,在四人小组内,分角色抓住文中重点的动作词,一边表演一边朗读,有了角色代入感,学生的表演更能激活学生的朗读细胞,同时也充分感受到荷叶和小伙伴们之间的快乐。小组内合作朗读完,再请上台表演,其他同学当评委,老师这时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动词进行评价。在这个环节中,实现了全员参与,生生互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理解、观察、表达、评价能力。
三、课后延伸拓展
(一)创编儿歌,上传展评
新基础教育理念强调,语文教学要注重言语的想象力、创造力,而《荷叶圆圆》一文就是一个良好的创作范例。课后笔者让学生观察生活,在课文的基础上联想夏日中还有哪些事物是你喜欢的(如大树、小草……)能不能仿照课文来编一编呢?这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变成了言语的主人和实践者,同时课文范例的引入也降低了学生创作的难度。因此,学生创作热情非常高,而电子书包的拍照上传功能及时有效地帮助教师落实了这一环节。
(附一学生作品:
蕉叶弯弯的,绿绿的。
香蕉宝宝说:“蕉叶是我的屋檐。”香蕉宝宝躲在了蕉叶的树荫下,甜甜地睡了。
七星瓢虫说:“蕉叶是我的滑滑梯。”七星瓢虫爬上蕉叶,“哗”地一声滑落到叶尖。)
学生完成后通过电子书包拍照上传,同时展评优秀的作品,节省了收作业的时间,也能让孩子们放飞的想象力得到及时的肯定。
(二)类比阅读,提升思维
电子书包不仅可以突破教材资源的有限性,还可以突破课堂学习的局限性,这一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资料。课后,老师通过电子书包推送了同步的阅读材料,以一篇带多篇,通过阅读跟该课文主题有关,但表现形式和角度不同的作品,加强语感,让阅读资源丰富化,思维得到提升。
借助电子书包,语文的教学结构更加开放,教师创造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多元化学习环境,教学过程更注重互动生成,实现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即时的分享与交流,它能有效帮助语文老师在语文课堂落实新基础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1]吴玉如.中小学语文能力培养与实践[M].福建教育出版社.
[2]李政涛.“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第3辑 学科教学的育人价值及其开发[M].上海教育出版社.
[3]龚建新.基于深度学习的语文阅读教学: 内涵、特征及策略[J].江苏教育研究,2016(1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