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粤教版选修4第一单元的教材研读
2019-09-10张楚腾
张楚腾
【摘要】对教材的研读有助于语文教学的进一步深入,本文对粤教版选修4第一单元进行整体解读,把《五猖会》放在这一单元中进行详细解读。单元以记忆为编排的线索,教师要加强对教材的研读,增强文体意识。
【关键词】教材研读;记忆;《五猖会》;文体意识
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4是《中国现代散文选读》,属于选修课程“诗歌与散文”系列中的一个模块。在教材“致同学”中写明了本教材的编写体例,它是按照文体文类来构建单元的。文类指的是将散文这种文学体裁分为记叙性散文、抒情性散文、幽默性散文、哲思性散文和文化性散文五个文类,并以这五个文类为依据分为五个单元。而内容方面,也分成了五大主题。在“致同学”的前言中明确了第一单元是属于记叙性散文文类,主题是“珍藏记忆,心系家国”。
本文主要研读的是第一单元“珍藏记忆 心系家国”,本单元选编的散文属于记叙性散文,是学生较为熟悉的散文类型。在笔者看来,在高中语文的课堂上,教师应该更好地抓住文体这一基本文体来进行教学,增强学生的文体意识。这就要求教师在研读教材和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增强自身的文本意识,加深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对教材的研读,文体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因为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教法。
那么先来分析这一单元的文体特征。这一单元的记叙性散文的文体特征,我认为首先是它的记叙性,也就是说它是作者通过具体的事情来表达自己的感情的。而从内容上来说,而在第一单元,它的关键词是“记忆”,也就意味着作者对事情的叙述不是处在“现在”的状态,它是一种回溯性的视角看待这件事情,“记忆”由此而来。这也是这个单元的课文的特点,把握住这个特点才能更好地把握教学内容。
在《五猖会》中,是“我”对五猖会的一些零碎记忆和对“五猖会”的向往和背书时的无奈;在《想北平》中,作者表达了既“想北平”却“说不出来”的复杂微妙的心理;在《这思考的窑洞》里,作者以一种对历史回顾的视角,带领我们走近伟人毛泽东的思想;《碗花糕》以“我”的视角述说童年的我和嫂子之间的故事。这些课文都带着“记忆”的印记,上面分析的是这些记忆是什么。但在我看来,记忆是什么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这些记忆是如何被记叙的?
其次是对学情的分析。对于高二学生来说,他们对散文并不陌生,在高中的学习中,他们已经接触了各类散文。与这个单元直接相关的散文也有,比如,在高一学习的《拣麦穗》这篇散文,它也可以被归入这个单元的系列。学生对记叙性散文的文体特征也不陌生,基本能熟练掌握课后的习题,如归纳作者在散文中记叙的一件事情或者是几件事情,并且找出这些事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或是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考。在笔者看来,学生对散文的这些内容的分析和归纳是接触这类散文的基本条件,只有走进文本,走近作者的情感世界,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文。学生掌握这类散文,尤其是关于“记忆”主题的散文的不足就在于,他们的阅读起点停留在作者这些记忆是什么,却没有进一步思考这些记忆是如何被记叙的,作者为什么要记叙这些记忆呢,甚至还需要进一步探究这些记忆是否真实等等更深入的问题。
王荣生教授曾经提到,如何确定教学内容,其实就是要确定学生的起点和终点。那么本单元的学情就是学生基本能掌握作者叙述的有关记忆的内容,终点就应该是学生能进一步思考作者是如何记叙这些记忆的。教师需要的则是如何搭建一座桥,使得学生从起点走向终点。而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教师往往也很容易忽略记叙性散文当中的“回忆性散文”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作者是如何记叙记忆以及作者在散文中视角转换的问题。
接下来具体分析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五猖会》,对教材怎样的解读才更有利于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呢?曾经在一个高中听了《五猖会》的两节课,两位老师对于内容和主题的把握大不相同。一位老师把《五猖会》的主旨归纳为揭露旧式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表现父母对儿童天性的压制正反双方的两个观点,接着举行了一场辩论赛。另一位老师把课文主旨归纳为“我”对父亲感情的转变和怀念。两位老师的课堂各有特色,这里只谈论两位老师对这篇课文主旨的解读。《五猖会》的内容写的是“我”对五猖会的记忆,这些记忆有些是零碎的,印象最深的应该是“我”去五猖会前却被父亲留下背书,背书过后的我,对五猖会全然失去了先前的兴趣和热情。对一篇课文的解读当然是多样化的,两位老师归纳的两种主旨也都能自圆其说。
值得商榷的是,两位老师似乎忽略了作者“我”的存在,还有作者对于“五猖会”的记忆的叙述方式这两个相关的问题,其实也就是一个大问题,回忆性散文的“我”在课文中的独特存在。关于记忆,如果运用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学说,在我看来,可以这样理解,人的记忆是潜意识的一部分,而潜意识就像“冰山”一样,露出水面的只有一个角,更大部分是作者潜藏在海面底下的那些记忆。在《五猖会》里,一共记叙了四次的“五猖会”,前三次的“我”,是以成年人的视角记叙童年的“我”在儿时关于庙会的所看所闻所想所感。这些部分,读出的更多是作者对于庙会这种民俗的喜爱,毕竟这些也是作者珍藏的关于童年美好的一部分回忆。大多数课堂分析的是第四次关于五猖会的记叙,这次记忆读来并不是这么的愉快,“我”盼望已久的五猖会,一切的人和事都已就绪,而且“大家大清早就起来了”,“妇孺们是不许看的,读书人即所谓士子,也大抵不肯赶过去”,“我”可以说是好不容易才适逢一次这样的盛会,但这个时候父亲却让“我”背天书一样的《鉴略》,最终“我”好不容易“通关”了,却失去了先前的兴趣。在这里,父亲自然代表了一种“不好”的人物,而父亲又是传统意义上所要批判的旧式父母,而“我”对五猖会的喜爱代表就是一种儿童爱玩的天性,从这些可以得出课文的主旨就是父母对儿童天性的扼杀或是不理解。总的来说,就是指出鲁迅先生在《五猖会》这篇文章仍然是以一个“启蒙者”的姿态对旧式父母进行了无情的批判。
这种解读总是跟课文总有些“隔”。如果换个视角来看这篇课文,从记忆是如何被记叙的这个角度来看的话,不难发现,“我”在叙述东关五猖会时,作者是以儿童视角叙述这次五猖会。这样“我”的心理,就转变成一段非常真实的记忆,很多的细节也就被还原了。而最后一句“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这时的“我”又转回到现在的记忆。第二个课例也注意到了一点,所以最后探究的是父亲形象的转变和“我”对父亲的怀念。“我”为什么诧异呢?诧异的是父亲为何要在这个时候叫“我”背书,但这里,我认为并不是要批判。在课文中,不难读出“我”对五猖会这个民俗的喜爱,也就是说这段记忆是作者儿时非常珍贵的记忆。人到中年的鲁迅,走在人生边上的鲁迅或许并不在于批判,而在于通过写作与回忆中的父亲父进行了和解,也和自己进行了和解。父亲早已离去,而自己也人到中年了,中年的鲁迅以“我”的视角整理了潜藏在记忆深处的这次五猖会,这也是一次心灵之旅。“我”最终以一个“通关者”的姿态赢得了去看五猖會的机会,而“我”的诧异也随着父亲的离去而永远成为了一个谜。在鲁迅的思想中,很多事情是“无常”的,“诧异”已经是对这段记忆最好的注脚。
通过这些分析,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对教材有较好的研读,有较强的文体意识,最终这些都应该更好地帮助我们进行文本解读。文本解读的逐步深入,可以带领学生更好地触摸作者的记忆,以及去思考这些记忆存在的方式,这是笔者对本单元的研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