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工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建设的问题与原因刍议
2019-09-10杨宁
杨宁
摘 要:高校教工党支部是党在高校以专任教师党员为主的基层组织,是提升教师党员思想认识的基本单位,是党与广大师生之间的桥梁纽带,是把党的重大政策落实到高校基层的前沿战场。加快推进“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是新形势下推进高校党的建设的有力举措,但面临着教师党员对政策不了解、难以处理好教学科研与党务之间关系、符合“双 带头人”条件的党员不多、落实“双带头人”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适时破解“双带头人”工作中出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成为摆在高校思政和组织工作者面前现实课题。
关键词:高校 双带头人 党支部 党建
2018 年 5 月 28 日,教育部颁布了《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的实施意见》,文件中指出:“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的建设目标是力争2020年底前实现全覆盖,使教工党支部书记普遍成为“双带头人”。推动高校教工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是建设高校党建持久性的重要任务,主要是为高校挑选政治素质高、师生威信高、党务工作能力强、教学科研能力强的教工党支部书记。过往的实践证明实施这一培育工程,是加强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有力抓手,是提升教師党支部组织力的助推器。通过实施“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支部工作与教学科研工作联系更加紧密,“双带头人”先进典型不断涌现,示范引领作用明显,有效夯实了学校党建工作基础。但是在看到成效初显的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探究解决路径。
一、在思想认识上,存在重教学轻党建的“两张皮”现象
根据相关学术资料显示,多少教工党员能够做到紧跟支部安排,履行党员义务,但对于担任支部书记和支部委员热情不大,因此存在重教学轻党建的“两张皮”现象。究其原因,一方面大部分学校把教学工作作为年终考核指标,与福利待遇息息相关;而党建工作不是硬性考核指标,对年终福利影响不大,工作量多少或者好坏对后期晋升评职称影响不大,导致党建工作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另一方面由于高校特殊的教学研究属性,广大教师习惯于在教学和科研领域投入精力,对其自身所处的学科探究较为细致,教学科研工作与自身专业研究难以协同发展,普遍对党务及党建工作“知之甚少”甚至“不感冒”。因此,造 成多数支部书记会疏忽党建工作,重视教学工作。以至于部分教师党支部书记对党务工作程序和规定都不了解,甚至出现了开会程序和开展活动不符合规定,只把三会一课和发展党员当成主要党建工作,党的组织生活形式单一,党员参加组 织生活的积极性不高,少数教师党员党的意识得不到提高、先锋模范作用得不到发挥,没有激发党支部形成合力、齐头并进。
二、“双带头人”人才培养与选配存在困难
党支部书记及支委是支部建设中最为重要的部分,选好配强支部班子成员关乎支部堡垒作用是否能够真正体现。按照2017 年《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党支部的意见》精神,部分院校对教师党支部进行了调整,选聘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职称或者博士研究生学历学位的优秀党员教师担任支部书记,但在推行过程中存在一些实操层面的问题,一方面体现在,广大副高级职称的教师党员作为高知群体时间精力相对较为有限,科研任务较为繁重且年龄结构普遍偏大,对待党务工作热情难以保证,新时期我党加强了党支部及支委的学习及考核要求,使得部分符合任职资格的教师对“双带头人”建设工作认识不足,害怕因为从事党务工作占用自身科研教学时间,也担心不能够胜任这一关键岗位受到问责;另一方面“双带头人”培育过程中,大多数支部书记是第一次担任教师党支部书记,对党务工作程序和规定不熟悉,而党务工作是一个系统性、专业性较强的工作,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周期才能开展好相关工作,只有熟悉了党务工作的各个流程和程序才是有创造性的开展支部工作的开始,这就造成了部分支部过党组织生活和发展党员,党的组织生活形式单一,不能充分调动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的积极性,少数教师党员党的意识不强、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突出,没有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另外,年轻的教工党员富有热情和精力,但是迫于“资历”不够,不能直接或者较快的参与支部建设工作,也是“双带头人”人才培养与选配存在困难的原因之一。
三、部分教工党员对“双带头人”工作缺乏积极性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部分教工党支部书记对支部工作存在“心有余力不足”以及“爱莫能助”的心态。多数情况下,能够保证支部下达的学习任务和组织生活任务是广大教工党员的“底线”,而对于作为党员的根本意义、加强支部的根本原因以及聚焦党建的根本目的并没有深入思考,更难谈及主动作为。通过调研,笔者发现这主要源于一下几个层面的原因:一是部分教师党员党性不强,理想信念缺失,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的政策和走向关注不足,对“双带头人”政策的实施的目的和意义不熟悉甚至有偏差;二是部分教师认为教学和科研压力大已经成为教师党支部书记开展工作的最大障碍,面对学校各方面的竞争和压力,他们不得不把自己的大部分精力放在教学科研业务上。因为教师的职称晋升等都与业务水平密切相关,业务强,科研水平高就能脱颖而出,就有学术地位。而做党支部书记工作,不但没有任何利益和好处,还要“浪费”很多时间。在这种背景下,党务工作对党员吸引力不足,造成支部书记工作积极性下降。三是教师党支部书记评价和激励保障机制不够健全 。一方面,各高校尚未建立系统健全的教师党支部书记考评机制,对兼职党支部书记的工作如何考评尚无评价标准和考核办法,也未与年终考核、工资收益等挂钩,使得教师党支部书记缺乏有效的鞭策手段;另一方面,教师党支部书记多为兼职,工作既没有行政待遇,也没有经济待遇,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四是近年来各高校为实现短期内跨越式发展,制定人才引进政策,大力从海外引进优秀人才组建科研团队,这些团队中的多数骨干大多为非党或民主党派人士,虽然其中有不少人可以担任学术带头人,但将其吸收入党需要时间过程也有一定难度。因此,在“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实施过程中,学术带头人的精力投入、奉献意识以及政治身份也是需要克服的现实问题。
以上问题的出现对于高校教工党支部“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是一件好事,这说明高校的党建工作的开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问题愈加复杂和棘手就越证明了此项工作开展的紧迫性,下一步笔者将继续深入研究提出相关对策。
参考文献:
【1】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的实施意见[Z].教党〔2018〕26号 .
【2】骆军,龚炜.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 建设探析[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12):32-34.
【3】杜刚跃.形势下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路径探究[J].现代交际,2018(20):160-162
基金项目:
天津理工大学基层党组织建设基金项目“高校“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建设困境于解决思路探究”课题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