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这边风景“读”好

2019-09-10陈群

江苏科技报·E教中国 2019年14期
关键词:图书课外阅读读书

陈群

课外阅读的益处,已经不再需要用任何方式来证明,读书的重要,也不需要任何教育名家来呼吁,注重阅读早已成为所有教师和学生的共识。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现状

很多农村地方的小学,课外阅读并没有落到实处。原因无非有以下几点。

一、学生无门道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剧,很多农村小学的本地学生数量急剧减少,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大量涌入城镇。这些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有一个最大的特性就是不稳定,在这样的环境下,安静的阅读变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

而一些条件好的家庭,家长会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可家长的重视,往往又体现在给孩子报非常多的培训班。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并没有时间进行阅读。

二、阅读无实效

市场中的书品繁杂,不经甄选的书本,或许并不能促进学生的阅读。一些内容粗俗的书,以夺人眼球的标题进入学生的视野,吸引了学生的关注,而一些名家名作却少人问津,难以成为学生们阅读的主流。

三、阅读无动力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科技的进步,手机电脑变得常见。巨大的诱惑,连许多大人都无法抵挡,更何况是生性好奇的学生,书本因此再难吸引住学生们的目光。

鉴于此,需对阅读提出课程化的要求,只有实现阅读的课程化管理,才能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

课外阅读课程化

的价值意义

课外阅读,功夫在课外,功力在课内。课程化建设是提高课外阅读质量的必经之路。

一、课外阅读课程化是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

读书,重积累,少读则少进,多读则多进。《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提到:“1~2年级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3~4年级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的总量40万字,5~6年级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语文标准修订召集人温儒敏认为:“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这是整个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精髓所在。”

二、课外阅读课程化是师生的共同需求

课堂教学是有策略、有方法的。教师有各类参考用书、教案资料;学生有各类补充习题。师生可按图索骥,可个性发挥,总有一款适合课堂教学。同时,学校也经常组织各类针对课堂教学的教研活动、专题研讨,以多途径的方式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相比而言,课外阅读就显得没章法可言,难成气候。大多数教师虽然也意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会让学生多读书,可对该读什么,如何读,怎么指导,指导到什么程度,还知之甚少。而学生受到大众阅读的影响和误导,课外阅读存在着碎片化阅读、消遣式阅读、放羊式阅读等问题。所以课外读物急需课程化的规范与指导。

课外阅读课程化

平台的开发

书本之于课外阅读,就如教材之于课程。一个功能完善的课外阅读平台,可以很好地解决学生读什么书的问题。学校都建有图书馆,但是据笔者观察,很多学校图书馆的使用率并不高,借书并没有成为学生的日常活动,学生也没有利用好图书馆的场地与资源。

农村地区的小学学校硬件相对较差,学生阅读习惯、阅读方法相对浅薄。基于这样的现状,近年来,学校就建设“书香校园”做了很多有益尝试,下文就如何建设课外阅读课程化的平台做出讨论。

一、构建图书流通平台

书如果只是放在图书馆,束之高阁,那么那些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只会蒙上一层灰尘,并不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所以只有让书本产生流动,成为学生生活学习之必需,书本的实际作用才能得以发挥,传统文化的精髓才能得以传承。

为此,我们学校在教学区和活动区构建了一个“图书漂流”平台,辅以文化布置,让学生能在潜移默化下热爱读书。文化布置以中国的图书发展为主线,以中国文字的演变为副线进行铺陈。图书漂流由一个总站和五个分站组成。每一个站牌的设计加入了许多中国元素,如中国结、灯笼、脸谱等。站牌包括站名、读书品质、成语故事、成语意思。

(1)构建图书漂流

站点漂流:我们根據不同的需求,设置了不同的图书漂流的形式。有站点漂流、班级漂流、办公室漂流和家校漂流。五个漂流站点,每月图书轮换一次,以便满足不同读者的个性需求。

班级漂流:每个班级均精心布置一个小书屋,配备木质书柜,发动学生将家里的图书带来放入其中,供同学们借阅。图书角设有好书推荐栏目,软体板报建立班级英语角及其他学习阵地,可展示经典佳句和阅读成果。

办公室漂流:教师多读书才能更好地带动学生多读书。所以学校以办公室为单位,一月一本书、一月一交流、一月一漂流,办公室联动读书。

家校漂流:学校通过家长会、QQ、微信群向家长提倡亲子共读模式,希望家长在家中开辟读书小天地,将阅读漂流的平台落实到每个家庭中去,从而真正地提高课外阅读的效率。学校也会定期组织评选“书香家庭”。

(2)发放漂流书签

交流、分享,是图书漂流的主题思想。因为不同读者心中有不同的哈姆雷特,一个人读一本书,会产生一种想法;两个人读同一本书,可以相互交换想法;多人共读一本书,可以共同交流碰撞。每一位学生作为一本书的读者传递图书时,可以领取一张漂流书签粘贴在图书的扉页上,扉页上面不仅需要记录姓名、时间等传递信息,还有许多其他空页用于书写个人的读书心得。这样,学生不仅传递了图书,更是分享了自己的读书心得。当下一位读者阅读此书的时候,还能思考别人的阅读体会。

(3)发行漂流书币

为了激励学生传递图书,学校还设计发行了一套“图书漂流书币”,以图书漂流站为主要元素,分别设置了“一元”“二元”“五元”“十元”“二十元”的面值。这些书币主要是传递图书、阅读比赛等活动的奖励。它造型小巧、设计精美,还富有教育意义,可以流通,也可以收藏,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

(4)聘任图书管理员

每一个站点都由学生自我管理,站长一学期一换,通过公开竞聘,学校审核,然后正式上岗。站长在自己班级聘用站员,站长与站员主要负责所在站点的常规管理工作,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书籍,同时做好日志的记录工作。

二、构建课外阅读管理平台

(1)时间管理

课外阅读时间的落实,是课程实施成败的关键。学生在校时间有明确的规定,如何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到既不增加学生的负担,又能以培养学生的读书热情为前提,是课程化实施成败的关键。

晨读经典:学校以校本教材《根之韵》中“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首”为内容,在每天晨会课开始前5分钟,由各班诵读之星带领同学们齐声诵读,在每节语文课授课之前抽出1~2分钟时间,由语文教师抽样检查学生的背诵情况。

课外阅读:学校每天中午抽出30分钟以上的时间用于学生课外阅读,周一至周三主要阅读语文推荐书目;周四至周五主要阅读英语的专项课外内容(其中1~2年级全部阅读语文推荐书目)。课外阅读的前10分钟,以班级为单位,组织10~15名学生到指定图书漂流站点阅读,站点有相应的站长和站员服务同学;课外阅读的后20分钟,以班级为单位,由教师组织进行课外阅读指导或进行阅读交流活动,以保证学生在校的课外阅读时间。图书漂流分五个站点,覆盖学生教学区、活动区,全天候、全方位地向所有师生开放。学生通过自我管理与自我阅读,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双丰收。

亲子共读:每日由语文教师结合当前教学进度和每学期读书安排,在家庭作业中布置家庭阅读任务,家校合力共同倡导亲子共读与心得交流,定期评比书香家庭。不同时段的阅读让学生保证每天在校阅读时间不少于半小时,在家阅读时间不少于半小时,共计阅读1小时。这样的方式培养了学生课外阅读、定期阅读、终身阅读的良好习惯。

(2)社团管理

针对课外阅读,学校开设了“经典诵读”“童话阅读”“绘本阅读”等学科类少年宫活动小组。在辅导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在社团中学习不同文体、不同类型的书本阅读,学生在阅读的同时,可以就所阅读到的内容进行交流,以期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

三、构建课外阅读交流平台

阅读,既是对书本知识的一个吸收、消化的过程,也是利用现有知识并结合生活经历,根据不同的理解,试图与书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自己对话的过程,更是对书本的解读与创新的过程。优质的阅读一定不是消遣式、娱乐式的阅读,而是不断丰厚人生底蕴、不断充實心灵的过程。

阅读与表达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学校开设了微信公众号,组建了几个关于课外阅读的固定栏目,为想表达、会表达的师生提供了充分展示的舞台。

(1)我是朗读者

2017年中央电视台的《朗读者》节目红透了半边天,受到了人民群众极大的欢迎。学校也仿照其模式,让教师、学生阅读经典、诵读经典,在了解作者、了解经典背后故事的基础上,以自己的方式表达独特的理解。从最初的自选阅读,到现在结合传统节日、结合时政要闻,进行相关材料的阅读,学生的阅读越发有深度、有热度、有态度。截至目前,学校已经陆续推出了三十多期内容,每期内容都备受关注。

(2)苔米花开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首诗感动了我,因为它是很多乡村学生的真实写照。也许这些学生的知识储备与习作表达还不够优秀,但他们同样也有表达的欲望。所以学校开设了《苔米花开》这个栏目,希望学生能通过这个平台,展示自己并实现心中的梦想。学生们学习在乡村、生活在乡村、欢乐在乡村,更应该植根于乡村,用手中的笔描摹乡村、记录乡村。基于此,学校确定了《苔米花开》栏目的四大主题与五大文体:风土画(写景、状物)、叙事诗(记事)、好伙伴(写人)、奇妙想(幻想文)。

家校联动共同促进学生进行良好阅读的途径与方式是多样的。首先学校教导处会利用微信工作群、QQ群定期向教师们推送“百草园书店”“为你读诗”等美文,然后再由教师利用家校联系群向家长进行辐射,形成家校联动;其次教导处还会组织教师们加入“蒋勋讲文学”之类的网络学习班,以达到提升教师人文素养的目的;学校红领巾广播、电视台更会定期录制节目,记录学生们的阅读过程,展示学生的阅读成果。

课外阅读课程化建设,除了需要做平台建设外,还需要安排科学的课程计划、设计合理的阅读课程、定制完善的评价机构等。但平台建设是基础,是课外阅读课程化的物质保证、制度保障。若一个平台建设得好,学生便可以更好地开展课外阅读,同时一个良好的课外阅读平台也能为课程化阅读保驾护航。无论在课堂上、课堂外还是回家后,课外阅读课程化将贯穿其中,学生也将会重燃对阅读的兴趣,愿意多读书、读好书。

猜你喜欢

图书课外阅读读书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班里有个图书角
值得孩子阅读的100种图书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