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依恋关系分析二胎家庭中被忽视的孩子
2019-09-10杨娅红
杨娅红
摘 要:近年来我校老师在实践工作中发现小学低年级阶段二胎家庭的孩子性格上存在两种极端情况,一种乐于分享、积极向上;另一种利己主义,行为习惯欠缺。本文从心理学中关于依恋关系的角度来尝试分析一个真实的案例,试图找到这部分孩子性格和习惯养成的原因,以期能提出帮助这些孩子培养更好的行为习惯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可行性措施。
關键词:二胎家庭;低年级学生;性格;依恋关系
我们发现在小学低年级阶段二胎或多兄妹家庭的孩子性格上往往出现两种极端的情况,一是更乐于分享、积极向上;二是利己主义,行为习惯欠缺。我们班就出现了这样一个孩子,他是老师们公认的全年级“大魔头”,打人、撒谎、自私、偷懒、耍赖,可以说很多不好的习惯都可以在他的身上找到,他就是典型的二胎家庭中被忽视的那个孩子。作为班主任,我邀请其他任课老师与我一起帮助改善这个孩子的行为习惯。
一、学生表现
故事主人公:我就不服的先先进
这是个倔强、行为习惯差、爱打人、爱顶嘴、爱哭、爱狡辩、爱打小报告的孩子,上课常常不是在桌箱里玩儿小东西就是各种瘫坐在自己位置上,或者下位置打扰其他同学听讲。标志性动作:瘫坐在椅子上,走路各种懒、拖沓,跟人说话时眼睛斜视,犯了错被发现第一反应哭,写字歪歪扭扭一会儿大一会儿小。具体有什么表现,我们来看两则故事。
1.故事一:上美术课时,先先进已经是第n次不带画笔和材料,他向同学借没人愿意借给他,于是他开始赖着小萌呆借几支画笔给他,小萌呆受不了,便借了两只水彩笔给他。先先进觉得两只太少,要小萌呆再多借几支给他,小萌呆不愿意,于是先先进开始抢,小萌呆和先先进打在了一起。美术老师进入教室,问清事情原委后要求先先进向小萌呆道歉,先先进哭着撅起小嘴:“明明是他先打我的!”小萌呆:“他抢我笔,我才打他!”最后在老师的威严下先先进哭着很不情愿地道了歉,还借走了小萌呆两支画笔。上课了,所有小朋友都在好好画画,先先进两笔一涂扔一边不画了,开始去动别人的东西,或者下位置打扰其他人,美术老师问他为什么不好好画,他说“我只有两个颜色怎么好好画。”美术老师:“我们不是昨天还特地强调今天要带什么材料了么?”先先进:“我又不是故意不带。”美术老师:“如果下次再忘记,你就停课一次。”先先进:“我错了,我知道错了,求求你再给我一次机会。”美术老师:“好的,你自己保证的,你是男子汉,要说到做到。”
美术老师转身离开去查看其他小朋友画得如何,身后先先进嘟囔:“她是猪!”不巧,被美术老师听得清清楚楚,美术老师转身问他:“你说谁是猪?”先先进沉默。美术老师:“请给老师道歉,能随便骂人是猪么?”先先进:“我没说!”美术老师:“我都听到了,你还不承认?去见你们班主任。”美术老师要求先先进到办公室找我,先先进刚一出教室就开始哭。
办公室里,我:“先先进,你哭什么呢?”先先进:“我没骂人。”我:“可是同学们都听到了,你怎么解释呢?”先先进:“我给美术老师道歉了啊!”我:“那为什么美术老师说你没有道歉,让你来找我呢?”先先进:“我打算道歉,她就拉我进来了。”我:“那这样,等下课了,你亲自去向美术老师诚恳地道歉。”先先进沉默。等到下课后,美术老师回到办公室,先先进走到她面前可是一句话也不说,我:“你刚刚怎么说的?你现在来干嘛来了呢?”先先进还是一句话不说。美术老师生气了:“以后我的美术课不要他上了,已经不是第一次犯错了。”先先进见状赶紧道歉:“对不起,我再也不敢了!”美术老师:“你每次都是再也不敢了,你做到了么?明天叫你爸爸妈妈来跟我谈谈!”先先进一听要叫他爸爸妈妈来,“扑通”就跪下了,抱着美术老师的腿哀求到:“求求你,求求你,就再给我一次机会,我真的,真的不敢了!”见到这个场景的我一下子惊呆了,这么小的孩子,居然跟演电视剧一样,另一方面他应该非常害怕自己的父母。
2.故事二:一天午饭后同学们在食堂外排队等着回教室,只有先先进一个人各种打闹同学影响大家排队,于是我提醒了他三次:“我们一起来看看谁先站好了?”先先进装作没听见。第二次:“我们大家都站好了么?还有谁没站好呢?”先先进装作听不见,继续前踢一下同学,后打一下同学。第三次:“先先进同学,大家都在等你,你准备好了么?”先先进大声朝我吼:“关你屁事!”我:“请你站好!”先先进懒懒散散地站回了自己的位置。我:“请问你刚刚和老师说话的方式好么?”先先进沉默,脑袋东晃晃西摇摇,就是不肯好好听别人讲话,此事暂时作罢。
二、问题分析及解决
先先进这样的孩子其实不是个例,在学校经常会碰到。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在自己的认识里判断事物,只对自己有利的部分感兴趣,很少认为自己真的做错了什么事情,当与外界发生冲突的时候认为整个世界都是错的,都在伤害他,他自己是个无辜的受害者。这样的孩子性格形成和原生家庭环境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分析问题
1.二胎影响
经过家访进一步了解到,先先进的父母都是农民,务农之外妈妈主要带孩子,爸爸属于农民工常年奔波于不同的工地。先先进3岁的时候,家里多了个妹妹,父母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你是哥哥!你要让着妹妹!”或者“你是哥哥,你要照顾妹妹!”从此先先进觉得自己的妹妹抢走了父母的爱,认为自己在家里面的地位没有妹妹高。于是他经常欺负妹妹,甚至大人不在的时候会动手打妹妹。可是每次事情发生后,父母并没有问清或者照顾到他的感受,而是一旦先先进犯错就是一顿狠揍,尤其是先先进的爸爸,动不动就会扇耳光。妹妹出生后,先先进的父母并没有很好地考虑过他的感受,而是用一种你是哥哥你什么都要让着妹妹的态度来要求先先进。三岁是一个人性格和心理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孩子和父母关系的定型时期。先先进也就是在三岁时多了一个妹妹,从此在家里的地位和父母的关系产生了变化。
2.不安全依恋关系的影响
我向先先进的父母了解到,追根朔源得知孩子从第八个月断奶后几乎就一直由外公外婆照顾,因为父母常年外出务工,没有足够的时间陪伴孩子。在先先进的妹妹出生后,母亲才经常在家照顾孩子。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先先进感觉自己从小都没有得到过母亲长时间的陪伴,妹妹一出生就有母亲天天陪伴,因此觉得父母认为妹妹比自己重要。
依恋关系理论首先由英国精神病学家JohnBowlby提出,他开展的一系列研究指出:在个人生活的最初几年里,延长在公共机构内照料的时间和或经常变换主要养育者,对人格发展有不良影响。依恋研究重要人物Ainsworth认为:依恋关系中个体间的重要差异在于依恋的安全性和不安全性。到现在依恋关系类型分为以下:
先先进的行为和特点符合依恋关系中的第二种“不安全-回避型依恋”,在安全依恋建立的关键时期6个月-2岁期间,父母正好很少陪伴他。对于他来说从小与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的时间较多,对父母的离开已经视作常态,但是内心实际上渴望得到父母更多的关注和爱,所以他处处作对,以此来表达对父母忽视的不满。
(二)解决问题
1.分析得知,先先进性格中倔强、逃避责任、利己的特点与这一段时间的家庭环境有很大的影响。同样比较与他同年的表哥小小宏,也在同样多了个妹妹,但是小小宏的父母在处理兄妹的问题上时,比较照顾小小宏的感受,让小小宏觉得自己不仅没有因为多了一个妹妹而变得不重要,反而因为多了个妹妹而感觉生活中多了个可以一起玩耍的小伙伴。
2.与父母沟通
我经常找先先进聊天,起初他并不愿意多表达自己的想法,认为说了也没用。我想这也许就是孩子在家里受委屈后,父母的态度造成的后果。在联系父母,表达了我的想法后,父母表示以后不会轻易向孩子动手,且也会倾听孩子的想法。学校和家庭达成共识,在看到孩子表现较好的时候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让孩子找到自我存在感。
3.教师合作
我找来办公室所有的老师,分析了先先进的情况后,大家一起在学校帮助先先进改正不良的行为习惯。首先,我们让先先进多承担帮助老师做事情的任务,这种任务通常学生都會认为是一种很值得期待和完成的事情。比如美术百米画卷活动时,特地让先先进帮助发生过不愉快事情的美术老师,而且是美术老师亲自让先先进全程帮助自己布置会场。活动进行时,老师们也会有意识地走到先先进画的那块区域故意停下来赞不绝口“这是谁画的啊?太漂亮了。”先先进一下子突然觉得老师们并不讨厌自己,而且也开始喜欢画画。其次,我们约定好每天给先先进找一个值得表扬的事情进行口头赞扬。慢慢地发现这个孩子越来越可爱。从老师的心理层面也消除了对他起初的不好印象。再次,我们有意识地将他的表现告诉父母,在放学时当着所有家长的面夸奖他,他先是不好意思,后来慢慢认为自己真的也不错,变得也可以帮助其他同学。最后,每当先先进在家帮助父母做了什么事情后,父母也会将他的表现发到家长群里,家长们也会称赞他懂事,逐渐这个孩子真的如大家预期的一样渐渐改掉了身上很多的戾气,开始考虑别人的感受。
三、小结
孩子无法在出生时选择自己的父母,进入一个怎样的家庭,而父母却可以帮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先先进是一个典型的不安全型依恋关系和二胎影响的孩子,这样的熊孩子还有很多,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矫正和帮助,会持续影响他们青春期乃至成人后的家庭关系。先先进现在的情况趋于稳定,打人的事情很少发生,犯了错误也会及时道歉,在家里偶尔也会和妹妹和平玩耍,写字也越来越认真。同样,我们也要意识到,很多问题可能只是暂时得到了缓解,需要长期的观察和帮扶,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因此儿童成长的心理档案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希望这个小故事可以帮助一些困惑中的班主任们。
参考文献:
[1]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 [M].李其龙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版
[2]李晓东,张向葵,东北师范大学,沃建中,北京师范大学:小学三级数学学优生与学困生解决比较问题的差异. [J].心理学报.2002年第34期
[3]王松,安徽师范大学:导师支架自我教育. [J].教学论坛.2008年第6期
[4]赵彩宏:小学学困生心理辅导策略研究. [J].高教高职研究.2018年3月
[5]武淑娟:小学学困生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剖析. [J].理论与探索.2017年10月
[6]马肃霜:学困生真的能转化吗?——从多元只能理论看学困生及其转化. [J].班主任.2005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