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有效应用情境教学法的对策
2019-09-10张汉成
张汉成
摘 要: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断探索并创新情境教学法在数学课堂上有效应用的策略,加强对培养并提高学生数学综合技能的重视,运用多种方式给学生创设生动欢快的学习情境,尽可能地使数学课堂充满趣味性,丰富学生的数学学习体验。笔者基于新课改的要求,在本文提出了以下三点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有效应用情境教学法的对策。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境教学法;有效应用;对策
由于大部分教师依旧采取死板专制的教学模式,一味地要求学生进行机械地数学练习,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体验和内心感受,使得数学课堂变得失去生机,导致学生逐渐消极,阻碍了学生数学技能的培养和发展。因此,为了改变以上现状,教师应该积极遵循情境教学的先进理念,在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给他们创造丰富的、生动的教学场景,不断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的数学技能在具体的情境中得到锻炼。
一、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故事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
数学中有很多抽象的概念知识,对于理解能力不高的小学生而言晦涩难懂,如果教师单传地照本宣科,将这些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他们会觉得数学课枯燥至极,磨灭学生在数学课上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应该充分结合当堂课的教学内容,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出发,给他们创设生动的、合理的数学故事情境,将学生原本的注意力转移到数学故事上来,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初步印象,充分地激发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探究兴趣,迈出情境教学的重要一步。
例如,教师针对教材中经常出现的“巧添算符”的题型,利用数学故事设计以下活动。师:“同学们,宋朝诗人苏轼曾作了画了一幅《百鸟归巢图》,但是没有配以诗文。清代有位大人收藏此图,为了弥补‘有画无诗’的缺憾,请当时的诗人题诗,‘归来一只又一只,三四五六七八只……’”教师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充分地引起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好奇与探究兴趣。生:“诗中只出现了1、1、3、4、5、6、7、8,并没有出现一百只鸟啊。”师:“这就需要添加数学中的运算符号了,1+1+3×4+5×6+7×8=100。”……教师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有效地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兴趣和意识。
二、设计游戏情境活跃教学氛围,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游戏是小学阶段学生较为喜爱的一项娱乐活动,教师将游戏融入到数学课堂对于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积极性有着正面的促进作用。教师要合理地将游戏活动与教学内容互相结合,给学生营造一种生动欢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逐渐发现其中的数学知识,在欢快的氛围中能够提升学生对数学课的喜爱程度,使学生越来越喜欢上数学课,同时给他们带来快乐的学习感受,不断丰富学生在数学课上的学习体验。
例如,教师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设计“猜一猜”小游戏。师:“同学们,请看幻灯片上饼干价格的所在区间是2元到3元,在同伴提示的情况下猜出正确的价格(2元7角)。先给你一个提示,饼干的价格比2元多,比3元少,猜猜饼干的价格。”生:“2元9角。”全班:“猜多了。”生:“2元2角。”全班:“猜少了。”生:“2元6角。”全班:“猜少了。”生:“2元7角。”教师通过游戏让学生充分感受2元到3元的“经过”,营造了一个很好的质疑氛围,丰富了学生的认识体验。
三、联系生活实际设计问题情境,培养运用知识的能力
贴近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能够有效地降低学生对抽象知识的陌生程度,使学生运用以往的生活经验主动地解决原本晦涩难懂的问题,有利于增强小学生的数学技能。在具体的数学课堂中,教师要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给他们设计具有启发意义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解决情境中问题的过程逐渐掌握数学知识,教师要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感受数学的生活气息,从而提高他们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
例如,教師在教学“生活中的负数”时,设计以下课堂活动。师:“同学们,今天的天气温度是多少呀?”生:“1℃~15℃。”教师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设计问题,初步引起学生的思考。师:“那气温变成零下3摄氏度,该怎么表示?”生:“﹣3℃。”联系学生以往的经验,检验学生对负数的认识。师:“小张欠小李50元,今天还了20元,那么小张还有多少钱?”生二:“﹣30元。”……教师联系学生的日常和生活实际来设计问题情境,有利于提高学生在生活中实际运用“负数”的能力。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师要严格遵循情境教学的先进理念,充分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原有的数学基础和经验以及对课堂内容的接受程度,从学生的生活出发,给学生创设丰富的、生动欢快的学习情境,逐渐降低学生对抽象知识的陌生程度,使学生自发地探索数学问题,充分地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师给予适时地引导,使学生掌握当堂课的要点知识,最大限度地发挥情境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学明.寓情于境,激活数学思维——例谈小学数学情境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9(31):139.
[2]刘光琼.谈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的妙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7):16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