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小学语文高年级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应用

2019-09-10刘莲英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138期
关键词:个性化阅读高年级小学语文

刘莲英

【摘要】自小学语文改革以来,学生的语文素养就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而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有效途徑,小学阶段是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在小学高年级加强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当前,很多学生对阅读没有足够的认识,并不能在阅读中获取有用的价值。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创新阅读教学方法,加强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教学,使学生转变阅读观念,从而提高语文阅读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高年级

语文一直以来都是基础学科教学中的重点,而阅读则是认识语文的重要途径。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不仅有利于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他们具有一定的阅读基础,所以不能再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阅读教学,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心理以及性格进行教学,打造个性化教学。这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具有非常现实的教学意义。

一、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现状

第一,阅读量不足,阅读目标不明确。语文是一门听、读、写能力相结合的学科,但很多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只重视学生的写作能力,而往往忽略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小学学生本身自我学习能力差,而语文阅读上课时间短,只靠阅读课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相当困难。学生的性格偏向于爱玩,放学期间很难自觉进行阅读,其余大部分时间用于写其他作业,导致学生的阅读量严重不足。因此,学生的阅读兴趣会慢慢降低,失去阅读的积累。这样,学生的语文知识必然受到严重影响,知识容易断层,不能够全面发展。另外,很多语文老师没有对学生提出明确的阅读目标和相应的要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

第二,缺乏科学的阅读指导。随着小学语文改革的推进,很多语文老师已经意识到需要转变课堂教学的思维,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然出现了一系列的教学问题。主要表现为阅读课堂没有对学生做出有效的阅读指导,让学生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阅读,并且在学生阅读过后,教师并没有针对学生阅读的情况做出指导,使得学生只是为阅读而阅读,并未从中得到收获。另外,课堂上,教师缺乏科学的阅读指导,使学生的阅读习惯越来越差,慢慢不再进行阅读。教师不给予学生科学的阅读指导,学生对于文章就只是通读,而不会积极思考文章所写的内容或所表达的意思。这样,学生既不能积累词汇,也不能提高阅读的能力。

二、小学语文高年级个性化阅读教学途径

第一,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为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语文老师必要以学生的心理以及性格为基础,结合阅读教材,开展丰富多样的阅读教学活动。丰富的阅读教学活动,能让学生自愿参与课堂之中,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阅读教学形式多样,多种阅读方式结合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保持对阅读的兴趣,真正爱上阅读。最常见的阅读教学方法有阅读比赛、古诗歌朗诵比赛以及阅读交流等。比如,教师在讲解语文六年级《古诗词三首》时,主要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体会到作者对大自然的感情。首先,教师可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情感,从而导入新的课程,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课堂之上,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其次,让学生进行自读,教师帮学生把握诗词的节奏,让学生正确读懂诗词。最后,全部进行交流,并分组进行阅读比赛,让学生边读边体验诗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够做到读准、读懂、读通古诗。在小学高年级的教学中,一定要发挥学生的课堂主动性,使学生真正喜爱阅读,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第二,重视学生的课堂主体性,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每个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思维不同,对于同样的文章,其阅读能力会有差异。所以,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要非常重视学生之间的差异,满足不同学生对于阅读教学的需求。首先,教师要精心准备教学方案,采取分层教学的方法,为学生准备个性化的教学方案。比如,教师在讲解六年级语文教材《故宫博物馆》时,由于每一位学生的人生经历不同,对于故宫博物馆的认识也不同,所以在进行备课时,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出不同的教学任务,并且选用不同的阅读方法,从而加强学生对于故宫博物馆的理解,进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民族创造精神。可以为没到过故宫博物馆的学生展示故宫图片,讲解故宫的重要地位,为课堂创造出良好的氛围,使学生在之后的阅读中更好理解文章的内容。而对于见识过故宫的学生,则可以安排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可以为家人制定故宫一日游,激发学生对于故宫的讨论。这体现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性,更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第三,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给予学生有效指导。小学阶段是教育的基础阶段,教师需要加强对小学生的引导,才能保证学生拥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小学生对于语文的很多字词都不认识,也很难对阅读提起兴趣,只有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才能保证学生的阅读量。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精心挑选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也可以利用多媒体等工具,为学生准备符合学生阅读的素材。另外,很多学生在进行阅读时容易产生一些坏习惯,如遇到不懂的字词,就选择跳过去;对于一些精美的句子,只是进行阅读,之后就再也想不起来。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大胆对不认识的字词进行猜想,并通过字典等进行认证,对于精美的语段进行摘写,以便自己写作时需要,同时能够提高学生的内涵以及素养。比如,在进行《桥》的课程教学时,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把握感人的句子,把描写人物外貌、情感、语言等精美句子进行摘写,如“惊慌、沙哑的、痛苦的、乱哄哄”等词语。

总之, 随着社会的进步,学生之间的差异越来越明显,他们都不是简单的学习者,每个人都具有独特的个性。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由于家庭、经历、教育等的不同,导致兴趣爱好、思维等也不相同。因此,必须要给与他们个性化的阅读教学方法。教师要充分认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促使他们阅读兴趣的提高。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让他们去感受、去思考,从而真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参考文献:

[1]郭利华.浅议小学语文高年级个性化阅读教学应用[J].初中生优秀作文,2015(22).

[2]朱晓萍.个性化阅读方法在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新课程,2019(1):47.

[3]朱和军.小学语文高年级实施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研究[J].文理导航旬刊,2017(1).

猜你喜欢

个性化阅读高年级小学语文
巧架桥梁,引“读”入胜
小学语文课堂个性化阅读教学探究
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个性化阅读
浅谈小学高年级英语分层教学
浅谈小学高年级合唱教学设计优化策略
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鱼·渔·喻:教学的三重境界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