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幼儿园园本课程的构建与实施
2019-09-10李瑞琼
李瑞琼
【摘要】园本课程构建是为了保障儿童全面发展,在我国山区,有丰厚的自然资源做基础,在其中可以感受文化传承、大自然的神奇,以幼儿实际需要和经验为出发点,构建丰富而有意义的课程。
【关键词】园本课程;构建与实施
一、园本课程构建的研究背景
(一)本园幼儿现状分析
我园招生对象以留守儿童居多,家庭教育相对缺失,祖孙辈的代沟十分明显,久而久之造成了孩子“自然缺失症”。对自己的乡土文化、地域文化的认识、了解更加缺失。基于此,有必要让儿童认识家园文化的美好。
(二)园本课程建构的资源
1.基于园的现有条件。我园是一所新办园,地处岭南粤北城乡结合部,占地面积17亩,可种植面积4000多平米;走出幼儿园,就是大片的农作物。我县素有“鱼米之乡”“淮山之乡”“板栗之乡”的美称,阳山鸡更是闻名广东,得天独厚的环境资源为幼儿学习种植、探索科学种植、培养探索兴趣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2.基于教师的已有经验。我园拥有一支青春活泼、结构优良的师资队伍,均毕业于幼儿师范学校,大学专科学历以上,她们大都来自清远的各县市,大部分都在农村长大,她们了解自己家乡浓郁的民俗风情,参与过农村的种植活动,有着一定的种植经验。
3.基于丰富的家长资源。我们的孩子三分二来自农村,祖辈基本都是农民,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一年四季什么时令种植什么,对于我们农村的家长,特别是祖辈家长来说,这是深植于他们血液中的本能。选择种植作为幼儿园的课题研究,可以充分利用丰富的家长资源。
4.基于地域的优势。我县山川秀美,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土壤肥沃、气候资源独特,海拔从1902米至 50米不等,高低落差大,形成“盛夏无酷暑,十里不同天”的山区气候,十分适宜种植各种不同气候带的作物及反季节蔬菜,有着得天独厚的种植条件。
二、园本课程与课程核心概念
什么是园本课程?
传统的幼儿园课程更加偏向于保证儿童健康成长,按部就班,但是对于个性的素养,文化认同等问题的教育缺失,园本课程则是为了弥补此问题;这项计划中参与的群体较多,但总体都是为了改善教育品质。
在此次课程学习中,如果可以帮助儿童对本土文化认可和对幼儿园热爱,在岭南本土文化特定的岭南地域萌发成长,以本地区的物质环境、风俗习尚、文化传统为社会背景,是劳动人民从自己生活的直接需要出发,按照自己的审美要求,通过艺术手段而创作。它们是岭南各族人民情与理、艺与术融于一体的产物。
我园将结合本园实际开展《融岭南文化 享田园之乐》,并贯彻《指南》精神,挖掘岭南本土文化、岭南游戏的文化内涵,融入幼儿园活动,结合五大领域渗透一日生活,构建岭南本土文化课程体系。
三、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1)引导幼儿喜欢参加岭南文化教育活动,引发热爱岭南乡土文化的情感;(2)引导幼儿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自由表达对岭南本土文化的认识,发展创造潜能。
(二)课程的具体培养目标:1.小班:(1)在教师的引导下,激发对岭南本土文化艺术的兴趣;(2)在生活和游戏中初步感受和了解岭南民间艺术文化。
2.中班:(1)愿意参加岭南本土文化艺术活动,并从活动中获得愉悦和美感;(2)进一步体验、探索和感知岭南民间艺术文化。
3.大班:(1)积极、主动参与各种岭南本土文化艺术活动,在活动中充分获得愉悦和丰富的情感体验;(2)通过体验与感知,初步发现岭南民间艺术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的区别。
四、课程结构与设置
(一)课程结构:我园全日制招收3~6歲幼儿,分为大中小三个年龄班,贯彻《指南》精神,挖掘岭南文化、岭南游戏的文化内涵,融入幼儿园五大领域,渗透一日生活,建构“幼儿岭南本土文化教育课程”体系。
(二)健康领域:岭南游戏提供了同伴间交流的机会与条件,既有竞技又有合作,在促进机体健康发展的同时,塑造幼儿良好品格。
(三)语言领域:粤语童谣、神话传说贴近幼儿生活。易浅易懂,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四)艺术领域:传唱岭南按岭南歌谣、欣赏粤剧表演、学习岭南工艺、描绘岭南美景,提供孩子们的艺术表现力和审美能力。
(五)种植领域:种植的含义不仅是指种粮食,它是现代社会必须了解的一项绿色活动,尤其在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有必要的环保意识从小种在儿童心里,提高整体素养。
五、教材选择与内容安排
(一)教材的选择
1.以开展幼儿岭南本土文化为切入点,整合五大领域内容,以幼儿参与的多种活动为核心。
2.整理乡土文化中具备典型性与积极性的文化,制作成教材,如岭南文化的形成都与团结有密切关系,同时又包含着浓浓的眷乡之情。还可以如各种节日的庆祝方式、家里的麦羹、白切鸡、番薯干等家乡产物作为课程选择主题。
各具特色的岭南主题活动:
六、课程实施
(一)课程实施的原则:1.生活性。以《指南》为指导,尊重幼儿的兴趣,尊重幼儿的生活,尊重幼儿的经验,“增强课程内容与生活的联系”.围绕幼儿生活选择课程内容,设计课程方案,提升幼儿生活经验,拓展幼儿的视野。
2.艺术性。《指南》中指出,要从生活习惯、规则意识、学习能力、情感等多方面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岭南传统文化艺术教育从外在的艺术环境、内在的艺术熏陶、直接的艺术体验、间接的艺术欣赏陶冶着幼儿的艺术情操,逐步形成用“艺术的、审美的态度对待生活”的核心价值观。
(二)课程实施途径:以内容整合、把握目标为原则,尝试以下实施途径。
1.以主题教学、游戏为主要形式。主题以岭南本土文化切入,并合理整合五大领域内容组织实施;2.预成活动与生成活动相结合,强调根据幼儿实际有机地将预成计划与生成计划融合。
(三)实施的要求:1.深入理解课程的内涵、认真学习相关理论;2.积极挖掘岭南本土文化教育内容,并结合幼儿实际改编、应用。
(四)对家长的要求:1.家长是幼儿园的教育资源,要积极参与课程实施;2.家长要参与到幼儿园的环境创设。
七、课程管理与落实
(一)领导小组:由园长、主任、组长、骨干教师、家长等组成,该小组主要任务为制定计划,对教学任务的大方向提出建议。
(二)研究小组:该小组主要负责计划任务的详细实施细节,例如课堂中的具体细节,在发现问题后进行研究,探索可行办法。
(三)实施小组:由教研组长与骨干教师组成,每周开研讨会,进行班级情况交流等,以保证课程实施。
附件:幼儿园课程实施管理网络
参考文献:
[1]虞永平.用“全收获”的理念开展幼儿园种植活动[J].幼儿教育,2019-01-27.
[2]虞永平.在生活中学习 在生活中成长[J].幼儿教育,20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