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发阅读兴趣,提升阅读素养

2019-09-10陈颖颖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135期
关键词:阅读素养阅读兴趣教学活动

陈颖颖

【摘要】阅读是学习英语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它能够帮助学生得到乐趣,获取信息,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拥有正确的阅读技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根本,只有通过不同的方式方法,才能促使学生体验阅读的快乐,提升阅读素养。

【关键词】阅读兴趣;教学活动;阅读素养

根据《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在小学毕业时应达到二级水平,能够看懂英文动画片和程度相当的英语教学节目,也就是每学年不少于10小时,平均每周不少于20-25分钟,掌握600-700个单词和50个左右的习惯用语。要达到这样的要求,没有大量的语言输入是不行的。因此,阅读教学成为了英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的一环。如何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英语文本阅读能力,推动课堂阅读教学?显然,有效激发小学生英语阅读的兴趣是根本。下面笔者将结合教学实际,谈一谈如何在教学中有效激发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

一、整合课内外资源,营造英语阅读环境

小学生对英语阅读提不起兴趣,主要原因是看不懂。特别是对于高年段的学生来说,阅读材料犹如学习路上的拦路虎,让他们又怕又恨。而仅靠教材提供的故事阅读,又不足以支撑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有必要跳出教材,整合课内外资源,为学生提供合适的阅读文本,营造良好的英语阅读环境。在笔者看来,在挑选阅读文本的时候应当要遵循以下两个原则:1.立足于学生。以我校学生为例,由于家庭的客观因素,大部分学生只能从课堂上去获取阅读资源,词汇量仅限于课本的单词,过难的阅读材料容易给学生带来阅读障碍,影响阅读的情感和效果,也就达不到阅读的效果。因此,教师需要避免挑选一些长篇幅的、涵盖大量生单词的阅读文本。故事、童话、幽默笑话等阅读材料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以图画加文字为载体,图文并茂,即使学生看不懂,也能通过图画去帮助理解文本。难度降低了,学生自然也就愿意去阅读。2.立足于教材。偏离学生认知实际的阅读文本不仅不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也让学生无法理解。教师在挑选阅读材料时应该从教材出发,挑选一些与教材话题相关的文本。比如,在教授牛津版六年级上M2U4 My neighbours时,单元故事为A noisy neighbour,在此基础上挑选阅读材料A noisy kingdom就非常合适了。学生已经讨论过相关的话题,再去进行阅读,便能在熟悉的话题中有新的体会。除此之外,教师可以通过“好文推送、师生共读、图书漂流”等不同形式的活动为班级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让英语阅读的种子真正在学生心中发芽,从课堂上延伸到课堂外,为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多管齐下,培养英语阅读技能

小学生在遇到阅读文本时只靠瞎猜,不会通过抓关键词、联系上下文去理解文本,深究其因还是缺乏有效的阅读策略。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当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多管齐下,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技能。

1.积累词汇,降低阅读的难度。词汇是文本的基础,小学生词汇量的多与少关系着阅读效果的好坏。在教学时教师应重视学生对词汇的积累与识记。课内,教师应该有意识地渗透phonics教学,通过学法指导,帮助学生把单词记牢固。课外,带动学生滚动地复习之前学过的单词,可定期举行单词竞赛,给表现突出的学生颁发“单词大王”的称号。同时鼓励学生制作生词本,积累课外的单词,定期进行班内PK。通过不断地强化记忆和课外积累,学生的词汇量得到增长,阅读自然也就没那么困难了。

2.情境创设,激发阅读的兴趣。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有意注意时间短,教师应该注重阅读课的趣味性和新颖性,避免单一、呆板的教学模式。例如在教授牛津版5AM4U2故事《Yaz, the meat and the fire》时,开展预测活动,只呈现标题、插画让学生去预测阅读的内容,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大胆猜想,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除此之外还可通过提出问题,使学生产生阅读的需要;丰富阅读材料背后的文化背景,加深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不同阅读材料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活动设计,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

3.策略指导,保持阅读的兴趣。学生在阅读时最怕就是遇到生词生句,从而丧失读下去的兴趣。因此,在阅读教学时,教师应重视对学生阅读策略的指导,以保持学生阅读的动力。例如,在故事《A little horse》教学时,笔者是按照这样的步骤进行教学的。初读故事,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同桌齐读,回忆故事内容,给图片排序—再读,在文中画出下列句子—小组互读,在文中画出问題的答案—根据图片提示,复述故事。经过以上的教学步骤,学生对于故事大意有了整体的了解,能够正确理解一些单词和句子的意思,掌握了阅读方法,阅读难度也降低了,再加上教师的适时指导,效果也会事半功倍。

三、活动推进,提升阅读素养

英语阅读教育不仅针对的是知识的传授,同时也是对学生阅读品格的培养。除了阅读能力,阅读品格还包含学生的阅读体验。在阅读教学中,适当开展读后活动,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同时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真正体验到阅读的快乐。比如,在学习故事《Little Justin》后,让学生小组互相合作,演绎故事,并鼓励学生可对故事进行续写或者改写。小学阶段的学生爱唱爱跳爱表演,这一活动提供了让学生展示才华的平台,是他们所喜爱的教学活动之一。同时在表演的过程中,学生跳出了文本,对故事有了更丰富的情感体验,还锻炼了自己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除此之外,在阅读教学中笔者还尝试让学生给故事配图,给故事进行趣配音等等。通过不同活动的课后延伸,阅读对于学生而言不再枯燥无味,而是有了更多的成就感。

正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新课标背景下提出的阅读素养有着丰富的内涵,教师应紧跟时代的脚步,不断探索,创新阅读教学指导模式,让每一个学生喜欢阅读,享受阅读。

猜你喜欢

阅读素养阅读兴趣教学活动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大学生阅读素养现状分析及高校图书馆对策探究
中班幼儿绘本阅读兴趣巧培养
如何提高中职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参与度
兴趣引领,快乐阅读
初中英语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近十年我国数字阅读的发展状况与趋势
探究如何培养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