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加快宝鸡市现代种业发展的探讨

2019-09-10魏小社侯银娟木卜文杨薇刘宝琴

种子科技 2019年14期
关键词:新形势发展

魏小社 侯银娟 木卜文 杨薇 刘宝琴

摘   要:分析了宝鸡市种业发展现状,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困难,并对如何在新形势下加快宝鸡市种业发展提出了相应措施及建议。

关键词:新形势;现代种业;发展

近年来,宝鸡市积极贯彻落实中省有关现代种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弥补种业发展短板,积极探索加快种业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深化改革创新,使种业企业的科研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得到提升,种子管理和技术服务水平得以增强。但是随着现代种业发展向纵深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开展、农产品加工业的推进、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及农业产业扶贫工作的需要,面对新任务、新机遇、新挑战,如何加快种业发展成为新的课题。

1   现状

近年来,宝鸡市高度重视现代种业发展工作,按照中省总体要求制定出台了《宝鸡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发展意见》《深化种子体制改革实施意见》《2015—2020年现代种业发展规划》等,推进了全市现代种业突破发展。

一是试验示范基础条件逐步改善,主要农作物新品种试验示范推广工作成效显著。根据宝鸡市山川塬不同生态类型,建成岐山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陈仓、陇县、千阳省级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加之市级科研试验基地,全市試验基地总面积近66.7 hm2,设施齐全,装备精良。每年开展100多个新品种试验示范,承担了国家及省市大量的品种试验示范任务,成为全市农作物品种试验推广的重要阵地。

二是种子质量监管体系基本完善,全市已初步建成市级抽检、县(区)普检、企业自检的纵向种子质量检验体系,同地同季种植鉴定和海南异地种植鉴定相结合的横向检验检测体系,保障了农业生产用种安全。2018年宝鸡市检测小麦、玉米、豆类、蔬菜类种子样品128份;多地、多点开展转基因检测工作,共检测样品6 012份;田间一共抽查检验小麦种子“三田”面积3 338 hm2;开展小麦、玉米种子纯度田间小区种植鉴定55份50余个品种。

三是全市种子企业育繁推一体化显著推进,科研育种水平不断提高。宝鸡市B证企业有2家,C证企业有3家,近年来一共培育审定小麦、玉米、大豆新品种10余个,登记了一批辣椒、甘薯等新品种。

四是全市各级种子管理机构比较健全,业务指导和技术服务能力日益增强,为发展现代种业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和技术支持。市、县两级有种子管理服务机构13个,具有农艺师职称以上专业技术人员50余人。

2   存在问题

2.1   农作物品种展示示范及种子质量检测监管的作物种类较少

目前,宝鸡市种子行业每年引进、试验、展示、示范新品种达100余个,但种类仅限于小麦、玉米、油菜,按照宝鸡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减、扩”对农作物品种的要求,依据“保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调减玉米,扩优质小麦、专用玉米、名优杂粮,恢复水稻”的目标及观光油菜、机收油菜发展需求,展示示范作物种类偏少,不适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品种的要求。同时,全市农作物种子质量抽检检测也存在检测作物种类少的情况,仅做到对小麦、玉米及极少蔬菜种子的质量抽检,检测种类偏少,监管存在盲区,仍需加强。

2.2   种子企业规模小,科研育种能力不强,市场竞争力较弱

截至2018年,宝鸡市注册资金在3 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2家,注册资金在5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3家,5家企业中,民营企业占4家,相对弱小,存在技术力量薄弱、经营理念落后、自有品种少等情况,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竞争力较弱。因此,宝鸡市急需着力打造1~2个育种能力强、生产技术先进、营销网络健全、技术服务到位的“育繁推一体化”现代种业集团,在提升全市供种水平的同时,积极开拓外部市场,扩大宝鸡市种子企业的区域影响力,增强竞争力,努力建设种子强市。

2.3   没有完全解决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

如何把经过试验示范确定的新优良种更快、更好地宣传到农户、落实在地头,缺乏有效的途径和手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品种推广成为企业间实力竞争的角逐场。

2.4   基层种子管理机构普遍缺少推广专项经费

目前基层种子管理机构主要依靠省级项目支撑,但省级项目覆盖面有限,部分县(区)种子工作开展难度较大。同时,受限于编制和人员进出政策等因素,市县机构普遍存在专业结构不合理、专业技术人员相对偏少的问题,影响相关工作的开展。

3   采取措施

面对新形势,宝鸡市种子行业在“创新、绿色、开放、协调、共享”五大理念引领下,结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实需求,突破常规发展思维,创新跨越发展方式,以加快良种推广、保障用种安全、发展壮大现代种业为目标,全力做好品种试验、质量监管等重点工作,发挥优势,弥补短板,推动宝鸡市现代种业上台阶、进位次。

3.1   进一步加强展示示范,增加种类,扩大规模,大力推广新优品种

种子管理部门不仅要依据生产实际和作物种植特点开展新品种示范,而且要组织辖区企业开展品种展示,市、县种子站分别抓好市级、县级示范展示点,建立起市、县农作物品种展示示范网络。品种试验展示还要联合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主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发挥其优势,创新性地开展工作。

积极落实宝鸡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在做好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品种展示的同时,加强对蔬菜、青贮专用玉米、马铃薯、小杂粮、水稻等作物优良品种的引进展示,积极引进推广优质强筋小麦品种、优质青贮专用玉米品种和优质杂粮品种,继续注重适宜机械收获品种的引进和试验,以适应新的农业生产发展形势。

3.2   不断提升改善试验示范基础条件和管理技术水平

一要在积极落实中省项目资金的同时,争取市级现代种业项目,每年安排一定资金用于试验站和示范园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试验示范条件,做到基地固定、人员固定、经费固定。

二要从试验方案设计、田间种植管理、调查记载、资料分析等方面,加强对试验示范人员业务技能的培训和学习,做到种植规范、管理到位、记载标准、总结全面。

三要根据区域特点,合理布局试验示范点,合理进行分工,市种子站负责新品种征集引进、制定方案、技术指导、资料汇总、组织观摩等工作,县(区)站负责试验播种、田间管理、记载、收获、总结等具体工作,形成市县一体化的试验示范模式。

四要结合宝鸡国家级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建設项目发展智慧农业,实施“互联网+”现代种业行动,建立陇县、岐山、千阳、陈仓4个智慧农作物品种试验示范点,推广物联网、生产可视化监控等技术,开展精准化作业、精准化控制试验示范。

3.3   加强质量管理,提升种子质量监管能力

一要结合现代种业项目,重点加强种子质量管理工作比较薄弱县区的基础条件和检测能力,建设县(区)站种子质量检测室,扶持种子企业开展种子质量自查自测工作,构建以市级检测为中心、县级检测为骨干、企业检测为基础的“能力过硬、布局合理、层次分明”的全市种子质量检验体系。

二要按照各级农业主管部门统一安排,做好春、秋、冬三季种子质量抽检工作。在市站抽检的同时,各县(区)种子管理站确保对辖区内所有种子经营门店进行抽查,不留死角。同时,加强种子生产基地的检查,在小麦、油菜、玉米种子生产关键时期,做好田间检验工作,从源头上确保种子质量。

三要积极开展培训,增强县(区)种子站及种子企业检验人员种子转基因检测能力。落实属地管理和企业主体两个责任,突出品种选育、种子生产和南繁基地3个重点环节,切实加强转基因农作物品种的检测和管理,防止转基因品种的违法扩散。

3.4   组织观摩座谈,扩大试验示范结果的宣传

新品种展示示范是为了优良新品种尽快在生产中推广应用,产生社会效益。为此,一要做好示范展示点的插标立记,做到标牌位置醒目、内容翔实,让周围群众一看就明白,就能记住品种和技术,起到宣传作用。二是及时召开品种观摩会。组织市县(区)有关农业行政和技术单位、供种企业、制种大户和制种专业合作社人员,观摩新品种展示示范田,座谈讨论,对品种表现进行综合预判。近年来,有些企业举办的大密度的品种观摩也可借鉴。三是及时制定品种布局指导意见并宣传。把示范中表现突出的新优品种纳入品种布局意见,促进品种推广,同时利用宣传手册、专题培训、电视宣讲、农业网络、手机平台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扩大示范宣传效果。

3.5   加大财政资金扶持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第六十三条指出,“国家加大对种业发展的支持,对品种选育、生产、示范推广、种质资源保护、种子储备以及制种大县经费扶持。”因此建议市级财政每年固定拿出一定资金,用于全市现代种业的发展。特别是县级财政要在保证本级种子管理、执法部门运行经费的基础上,还要拿出一定资金加大对本县种业发展的扶持。

(收稿日期:2019-08-28)

猜你喜欢

新形势发展
区域发展篇
新形势下“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新形势下的外企财务管理建议分析及相关问题阐述
新形势下班集体建设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协调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我们究竟来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