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部编教材的特点和教法初探

2019-09-10覃丽蓉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14期
关键词:教材解读教学建议小学语文

覃丽蓉

摘 要:部编语文教材是由教育部直接组织编写的教材,自投入使用以来,它先进的编写理念,先学认字再学拼音,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体系,增加优秀古诗文的篇目等,教材选文贴近学生生活,力图体现时代性等特征,都使得部编本教材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和好评。下面将对部编本语文教材进行解读,以及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关键词:部编本教材;小学语文;教材解读;教学建议

叶圣陶先生曾经将“语文”这样定义:“什么叫语文?语文就是语言,就是平常说的话。嘴里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在字面上的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就是语文。”简而言之,就是:口头为语,书面为文。语文作为我们的传统母语,其学科发展也是最古老的是我国的民族性学科,它的发展历史十分悠久,同时伴随发展的还有它的教材。我国古代的语文教材主要呈现为蒙学教材、经学教材、文选教材、诗选教材和作文教材这五大类。

一、小学部编本教材的解读

对部编本教材的解读,首先要了解的是新教材的特色。温儒敏主编在发布会上曾经将新教材的总体特点归纳为四点,分别是:

(一)强调立德树人,却又避免做表面文章,努力做到润物无声。

(二)“接地气”,希望有新理念,又不挂空,能实用好用。

(三)“守正创新”。教材编写需要听取各方面意见,会受到这样那样的制约,和一般个人著作是不同的,它的空间有限,但还是要努力去创新。新教材并没有颠覆以往的教材,而是在以前各个版本教材的基础上去创新。

(四)力图贴近当代中小学生的“语文生活”,体现时代性。

在这四点上,我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解读,新特点有:

1.强调教材中的民族性:习近平总书记于2014年在北京师范大学探望一线教师的时候曾说过:“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的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那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从这段讲话中可以了解,新教材中将会加入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经典范文。

2.强调教材中的适龄性:不再一味地将深奥的知识点灌输给学生,而是将适合该学段学生的文章加入教材中,更贴切学生的认知规律。

3.强调教材中的时代性:新教材中增加的文章,应该更符合时代特征。

4.强调教材中的书法性:随着科技进步,电子设备越来越普及。在这样的大趋势下,人们对于书写越来越不重视,甚至会发生提笔忘字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部编本教材在每课后的“读读写写”,其示范字由知名书法家撰写,既呈现了书法艺术之美,又能够规范学生的书写,提升鉴赏能力和书写能力,同时可作为硬笔书法习字帖使用,一举两得。

在了解了部编本教材的编写特点之后,教师才可以更有效的对教材进行解读研习。如何在教学过程中理解新教材精神,吃透教材,最大程度的挖掘新教材的教学价值,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是当前语文教育的重要命题。

二、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新变化

(一)以“单元”为单位,研读教材

首先要了解的就是教材的编写结构。温儒敏先生也曾给过这样的建议:“部编本语文教材的单元模块设置比以前更加清晰,但彼此融合,综合性也有所加强。老师们在使用教材时,要在彼此融合方面多用心。”在这样的建议下,“单元整体教学”作为新教材的切入点,以单元为基本单位,在发现每一篇教材的独特性以及这篇教材在整个单元中的意义,发现每个单元各内容之间的关联点,发现单元中培养和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教学点。既强调了深入研读单篇文本的重要性,同时也强调单元各部分內容之间的联系,并不是孤立各部分内容。

(二)先学识字,再学拼音

温儒敏先生在编写小学部编本语文教材的时候曾提出:“对于汉语拼音的教学,往往改变了以往入学即学拼音的方式,安排在识字单元之后,使拼音和认字互为拐棍。教师们在汉语拼音教学中,要注意两点,一是对汉语拼音的要求不宜过高;另外要重视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降低拼音学习的难度,增加学习的趣味性。”皮亚杰在他的认知发展理论中提出,该阶段的学生处于具体运算阶段,正在启蒙时期,已经出现了“守恒”的概念,以形象思维为主,有较强的记忆力。在大范围的母语和汉字的熏陶下,学生也潜移默化的形成了一些对汉字的初步认识。并且一开始就让学生学习汉语拼音,学生在新事物的面前容易产生畏难情绪。所以先识字,再学拼音,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符合该学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使其更加科学化。

三、部编本语文教材实施建议

针对以上笔者总结研读出来的新教材的新问题新变化,也应该考虑到其相关教学建议。

(一)单元教学建议

立足单元内容,补充相关课外资源,做到课内外通融。从上文中提到的“单元”为单位进行教学,每个单元都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不仅仅是单一的课文内容,就连课后习题都会有其相应联系。例如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在快乐读书吧内的文章内容就是选自安徒生的《丑小鸭》,相呼应的第三单元的习作也是要求学生编写一則童话故事。因此,名著阅读课要与单元教学相整合,既可以与课内文章文本教学相链接,也可以与单元写作任务相联系。在单元授课时,更应该强调单元整体性。

(二)识字教学建议

借游戏活动寓教于乐,激发识字热情。低年级的学生在这一阶段符合皮亚杰的认知理念,学生有一定的逻辑能力,注意力比前一阶段较为集中,可是集中时间较短。但是这一阶段他们的好奇心强,对外界事物充满兴趣,所以又容易被吸引。教师应该结合这些心理特征,来进行识字教学。

结束语:

教材作为教学的重要工具,现在的我们作为新课改下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认真研读“部编本”教材,深挖其教材特色,了解各部分有机组合的意义;同时要紧跟学生为本的教育发展理念,抓住学生主体的教育思想,从而建设有效的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徐林祥.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2]温儒敏.如何用好“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J].小学语文,2017(Z2).

[3]温儒敏.“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特色及实施建议[J].课程·教材·教法,2016(11).

猜你喜欢

教材解读教学建议小学语文
苏教版教材“解决问题的策略”新授课解读
教学反思的四个着眼点
浅析泛义动词“打”及其对外汉语教学
“沉淀溶解平衡”认知结构测查及其学习困难分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单元教学模式下,如何进行教材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