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落实以德树人的运行机制
2019-09-10吴熙
吴熙
摘要:现代教育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心,首先强调了德育问题,提出了以德育为首的改革要求,形成了以德树人教育教学发展趋势。初中语文是优化学生综合素质的基本科目,蕴藏着丰富的德育思想,所以初中语文教师要积极落实以德树人教育问题,切实优化德育运行机制。本文将从以隐性资源渗透德育、根据学生言行确定德育方向、全面拓展德育指导内容三个角度来分析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如何落实以德树人理念。
关键词:初中语文、以德树人、运行机制
初中生处于最令人头疼的青春成长阶段,开始萌生独立自主意识,越来越看重自己的人格、自尊需求,普遍认为自己长大,渴望当家做主,但是却并不具备辨别是非的能力,难以抵制不良诱惑,所以经常出现一些偏激行为与不当问题。这些现实问题都促使初中语文教师积极落实以德树人理念,全面关注初中生的现实成长,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以便全面优化学生的身心健康,使其逐渐成长为新时代人才。为此,初中语文教师要积极整合本学科的育人资源,根据初中生的意识行为表现来引入德育教育,打造一个德智共生的语文课堂。
一、以隐性资源渗透德育
隐性资源是指隐藏在语文知识背后的文化知识、人文精神与高尚情操,虽然并不明显,但是却对初中生的健康成长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比如,文学兼美、内涵丰富的课文便体现着作者的人生感悟与思想情感,反映着某种值得学生效仿的人生品格。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大力挖掘语文教材的丰富德育资源,切实突出本学科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程目标,以便全面优化学生的学习品质与人生信念,潜移默化地推动德育教育。
就如在《春》《济南的冬天》《雨的四季》等写景类文本阅读活动中,笔者就积极引导学生们探究了写景作文所特有的情景交融手法,使其通过不同作者对大自然景物的赞美与喜爱之情培养了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而且,每篇文章的自然景物都千变万化,有着独特的风格韵味,所以笔者也借此引导学生了解了我国语言文字的多种变化,使其鉴赏了写景文章,懂得欣赏祖国文字与文学作品,积极培养了学生的文学素养。另外,笔者也会直接根据某一篇文本主题去突出作者的突出品质,比如利用《再塑生命的人》一文引导学生懂得感恩与热爱老师,以《观沧海》引导学生学习曹操的雄伟抱负与大智谋,以《窃读记》引导学生热爱读书、珍惜学习的机会,等等。
二、根据学生言行确定德育方向
保证以德树人理念可以切实落到实处的基本前提便是要保证德育知识可以切实引导学生警醒自我,反思现实,而不是逐字逐句传授高深的大道理。针对这一特性,初中语文教师要全面观察初中生的一言一行,分析外在行为举止背后所表露出来的道德品质问题,追究不良意识行为的形成原因,针对性地制定德育引导策略与德育教育方向,以便切實优化初中生的德育认识,健全初中生的心智发展,切实保障以德树人教育工作的现实价值。
就如在《皇帝的新装》一课教学中,本班有几个学生便积极展示了自己的童话阅读能力,不仅完整地汇总了童话的叙事过程、主要人物、发生环境,还积极批判了童话主人公的性格特点与行为问题,切实展开了批判性阅读。但是,这些学生却难以接受其他同学所提出的阅读观点,不能尊重其他同学的发言。对此,笔者立即告诉学生,阅读活动人人平等,每个学生都有表达个人观点的权利,而学生虽然可以坚守个人观点,但是同样也需要尊重与认可他人,还要谦虚地接受他人所提出的可行建议。然后,笔者告诉学生要保持虚心、认真的学习态度,希望学生可以积极改善个人学习行为。
三、全面拓展德育指导内容
常规的初中语文教学存在“应试”思想,教师或多或少都会过于关注初中生的学习情况,导致德育教育的内容受限。在素质教育体制下,学生需要在德智体美劳五个层面实现协调发展,而语文学习也只是智育的基本组成。因此,在落实以德树人理念时,初中语文教师要注意拓展德育教育内容,全面关注初中生的成长问题,切实优化德育内涵,全力推动初中生的健康成长。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笔者除了会关注学生的学习行为与学习品质之外,还会着重分析学生的人格道德。比如,有的学生在小组合作活动中存在较强的控制欲,希望同组成员可以完全服从自己,十分专横霸道。对此,笔者客观批评了学生不尊重他人、过于突出自我的现实问题,告诉学生每个人身上都有值得自己学习的优良品质,而且小组内部之间不存在等级之分,应该是平等合作的关系。待学生意识到错误之后,笔者就着重引导学生学习了如何与他人相处,希望学生可以换位思考,主动为他人着想,不要因为个人利益损伤他人权利。
总而言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以德树人理念有着天然的优势,教师高超的沟通技术与丰富的语文资源都有可能对初中生的思想、品德与思想意识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全面落实以德树人理念,全力优化德育教育。
参考文献
[1]邱锦红.初中语文教材德育内容及其实践路径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38):42-43.
[2]陈允绣.立德树人:初中语文教学的应然归宿[J].教书育人,2018(17):71.